一种锅炉高效节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686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高效节能控制系统,包括新型高效节能器、补水箱、循环水泵和控制模块;所述的新型高效节能器回收烟气中的余热,用于加热锅炉补水或用作生活热水热源;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检测和控制热回收水系统的温度、控制循环水泵的启停和变频调节、以及新型高效节能器的温度和压力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特别适合安装高度和位置紧张的锅炉房;新型高效节能器回收锅炉烟气冷凝余热的同时,消除冒白烟的现象,从而达到环保和节能的目的;控制模块可实现自动控制检测水温、水泵启停和过压报警,可减少锅炉工人的劳动时间和误操作的发生,提高锅炉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高效节能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锅炉高效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燃油、燃气锅炉作为一种重要的采暖和生活热水热源,广泛应用于各类公共建筑、商业建筑以及民用建筑内。随着燃油、燃气资源的日趋紧张,锅炉的燃料费用日益增加,提高锅炉的效率日趋迫切。同时,随着环保和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意识也越来越高。通常,燃油、燃气锅炉的排烟温度一般在160℃~250℃,高温烟气排放不但造成热量浪费,同时,对环境危害很大,特别是在室外气温较低的冬季,容易产生冒白烟的现象。目前的锅炉高效节能器主要采用普通圆管外加翅片的换热管,其换热效率低,且管外翅片易积灰和烟气中的凝结污染物,容易造成节能器烟气侧换热效果严重下降和增大烟气侧的阻力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高效节能控制系统,能有效提高锅炉节能器的热效率,降低锅炉能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高效节能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烟囱上的新型高效节能器,新型高效节能器包括外壳,外壳两端分别与烟囱连接,在外壳烟气进入侧设置有集水母管、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高效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烟囱(2)上的新型高效节能器(1),新型高效节能器(1)包括外壳(101),外壳(101)两端分别与烟囱(2)连接,在外壳(101)烟气进入侧设置有集水母管(105)、第一压力传感器(107)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08),在外壳(101)烟气排出侧设置有分水母管(104)、第二压力传感器(109)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10),分水母管(104)和集水母管(105)上均间隔设置有多根连接支管(103),分水母管(104)和集水母管(105)上相对的两根连接支管(103)之间通过多根间隔设置的三维变结构高效传热管(102)连通;还包括循环水泵(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高效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烟囱(2)上的新型高效节能器(1),新型高效节能器(1)包括外壳(101),外壳(101)两端分别与烟囱(2)连接,在外壳(101)烟气进入侧设置有集水母管(105)、第一压力传感器(107)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08),在外壳(101)烟气排出侧设置有分水母管(104)、第二压力传感器(109)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10),分水母管(104)和集水母管(105)上均间隔设置有多根连接支管(103),分水母管(104)和集水母管(105)上相对的两根连接支管(103)之间通过多根间隔设置的三维变结构高效传热管(102)连通;还包括循环水泵(4)、补水箱(5)、电磁阀(8)、第三温度传感器(9)、第四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五温度传感器(12),补水箱(5)通过供水管与分水母管(104)连通,集水母管(105)通过回水管与补水箱(5)连通,第三温度传感器(9)、电磁阀(8)和循环水泵(4)设置在供水管上,第四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回水管上,第五温度传感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应德朱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