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用曲轴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柴油机用曲轴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曲轴使柴油机中的重要零件,现有的曲轴抛光装置中,部分使用抛光带进行抛光,较为繁杂,不便于进行拆卸和维护,大部分曲轴抛光装置无法对主轴颈和连杆轴颈进行同时抛光,工作效率低,很难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如专利号为201720549355.5,申请日为2017.05.17,公开了一种曲轴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杆(2),所述液压伸缩杆(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底部设置有两组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的外壁通过传动轴连接有张紧轮(5),两组所述张紧轮(5)之间连接有抛光砂带(6),右侧所述连接座(4)的外壁设置有传动电机(7),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腔插接有滑座(9),所述滑座(9)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10),所述工作台(10)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滚轮(11),且滚轮(11)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接触,所述底座(1)的后侧设置有挡板(12),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机用曲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能够固定曲轴两端的夹持装置、升降装置、抛光装置;夹持装置包括间距可调的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分别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两端,升降装置固定在底座上,并处于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之间,抛光装置能够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连接在升降装置上;所述抛光装置包括顶部敞口的壳体、固定在壳体内部底面的多个主轴颈抛光部及多个连杆轴颈抛光部,所述壳体连接在升降装置顶部,主轴颈抛光部、连杆轴颈抛光部间隔交叉排列,其位置与曲轴上主轴颈、连杆轴颈位置对应,抛光时,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曲轴位于同一轴线上,主轴颈抛光部抵在主轴颈上,连杆轴经抛光部抵在连杆轴颈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用曲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能够固定曲轴两端的夹持装置、升降装置、抛光装置;夹持装置包括间距可调的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分别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两端,升降装置固定在底座上,并处于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之间,抛光装置能够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连接在升降装置上;所述抛光装置包括顶部敞口的壳体、固定在壳体内部底面的多个主轴颈抛光部及多个连杆轴颈抛光部,所述壳体连接在升降装置顶部,主轴颈抛光部、连杆轴颈抛光部间隔交叉排列,其位置与曲轴上主轴颈、连杆轴颈位置对应,抛光时,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曲轴位于同一轴线上,主轴颈抛光部抵在主轴颈上,连杆轴经抛光部抵在连杆轴颈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用曲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安装槽中,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分别固定在安装槽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用曲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夹持电机、第一夹持环、气缸、支撑台;所述夹持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环,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支撑台端部,夹持电机固定在支撑台顶面,气缸固定在底座顶面,且气缸与第二夹持装置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夹持环与第二夹持装置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用曲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底部设置滑块,底座顶面还设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导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用曲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为固定件,包括支撑座、转轴、第二夹持环;支撑座固定在底座的端部,转轴水平的固定在支撑座顶部,第二夹持环固定在转轴的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柴油机用曲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电机、丝杆、轴承、螺母、连接杆;升降电机固定在安装槽底面,并紧靠一侧面,丝杆一端固定在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槽与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宏艳,陈倩倩,尹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