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55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导向套、缸体、活塞、缓冲套和缸底,缸体其中一端由缸底密封,缸体的开口端内壁连接导向套,导向套内壁前端与活塞杆外壁密封配合,活塞杆置于缸体中的一端端部为阶梯型圆柱,依次套设有缓冲套和活塞,活塞杆置于缸体外部的一端上连接第一耳环,缸底上设有第二耳环,第一耳环和第二耳环上均设有油杯,缸体靠近开口端上设有前油口,导向套上沿轴向方向设有过油孔,缸体靠近缸底的一端上设有后油口,前油口与有杆腔连通,后油口与无杆腔连通,上腔油管组件和下腔油管组件对应设置在缸体两侧,并且出口端置于缸体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伸缩自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
技术介绍
挖掘装载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多功能的建设施工机械。由于它可快速更换多种作业装置多品种,高质量及高效率等特点,因此受到广大施工作业单位的青睐,其生产制造业也日益蓬勃发展。应用在挖掘装载机上的油缸要求在铲挖的过程中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目前在工程机械动臂油缸的使用过程中,存在油缸动作慢,泄压、油封处漏油的情况。从经济和产品质量以及提升产品性能的角度出发,需要设计并加工制造一款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产品融合的一款挖掘机油缸。因此,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就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伸缩自如的挖掘机动臂油缸。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导向套、缸体、活塞、缓冲套和缸底,所述缸体其中一端由缸底密封,所述缸体的开口端内壁连接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外壁上两端及中部均设有第一O形密封圈,所述导向套内壁前端与活塞杆外壁密封配合,所述导向套内壁后端与活塞杆外壁留有间隙,所述导向套前端内壁上依次设有第一防尘圈、孔用挡圈、轴用密封圈、缓冲圈、滑动轴套和孔用钢丝挡圈,所述活塞杆置于缸体中的一端端部为阶梯型圆柱,依次套设有缓冲套和活塞,所述缓冲套套设在活塞杆上,并且一端抵在活塞杆上,另一端抵在活塞的一端上,所述缓冲套内壁与活塞杆外壁密封配合,所述缓冲套能够卡合在所述导向套内壁后端与活塞杆外壁之间留有的间隙中,所述活塞内壁上设有第二O形密封圈,所述活塞外壁前部与缸体内壁密封配合,在外壁上依次设有纳污环、第一成型导向环、孔用密封环和第二成型导向环,所述活塞外壁后部与缸体内壁留有间隙,在外壁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置钢球,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内六角紧定螺钉,所述内六角紧定螺钉抵在钢球上,所述钢球抵在活塞杆的凹槽中,所述活塞杆置于缸体外部的一端上连接第一耳环,所述缸底上设有第二耳环,所述第一耳环和所述第二耳环均内置轴套,所述轴套两端均设有第二防尘圈,所述第一耳环和所述第二耳环上均设有油杯,所述缸体内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缸体靠近开口端上设有前油口,所述前油口对应的缸体及导向套后端位置均设有径向通孔,所述导向套上沿轴向方向设有过油孔,所述过油孔一端与径向通孔连通,另一端连通有杆腔,所述缸体靠近缸底的一端上设有后油口,所述前油口与所述有杆腔连通,所述后油口与所述无杆腔连通,所述前油口连接上腔油管组件,所述后油口连接下腔油管组件,所述上腔油管组件和所述下腔油管组件对应设置在缸体两侧,并且出口端置于缸体中部。进一步的,所述缸底与所述第二耳环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耳环上的油杯与活塞杆轴线呈45°,所述第二耳环上的油杯与活塞杆轴线呈90°。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内径为115mm,所述活塞杆直径为65mm。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与所述活塞杆的收拉范围为1100-1810mm。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行程为71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使用周期长且稳定性好;2、伸缩自如,2000工作小时内无泄压、漏油、伸缩慢的情况发生;3、提高了整机生产效率和生产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的结构示意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的结构示意右视图。图4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活塞杆,2.导向套,3.缸体,4.活塞,5.缓冲套,6.缸底,7.第一O形密封圈,8.第一防尘圈,9.孔用挡圈,10.轴用密封圈,11.缓冲圈,12.滑动轴套,13.孔用钢丝挡圈,14.第二O形密封圈,15.纳污环,16.第一成型导向环,17.孔用密封环,18.第二成型导向环,19.螺纹通孔,20.钢球,21.内六角紧定螺钉,22.第一耳环,23.第二耳环,24.轴套,25.第二防尘圈,26.油杯,27.有杆腔,28.无杆腔,29.前油口,30.径向通孔,31.过油孔,32.后油口,33.上腔油管组件,34.下腔油管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图1至图5中,1.活塞杆,2.导向套,3.缸体,4.活塞,5.缓冲套,6.缸底,7.第一O形密封圈,8.第一防尘圈,9.孔用挡圈,10.轴用密封圈,11.缓冲圈,12.滑动轴套,13.孔用钢丝挡圈,14.第二O形密封圈,15.纳污环,16.第一成型导向环,17.孔用密封环,18.第二成型导向环,19.螺纹通孔,20.钢球,21.内六角紧定螺钉,22.第一耳环,23.第二耳环,24.轴套,25.第二防尘圈,26.油杯,27.有杆腔,28.无杆腔,29.前油口,30.径向通孔,31.过油孔,32.后油口,33.上腔油管组件,34.下腔油管组件。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1、导向套2、缸体3、活塞4、缓冲套5和缸底6,缸体3其中一端由缸底6密封,缸体3的开口端内壁连接导向套2,导向套2的外壁上两端及中部均设有第一O形密封圈7,导向套2内壁前端与活塞杆1外壁密封配合,导向套2内壁后端与活塞杆1外壁留有间隙,导向套2前端内壁上依次设有第一防尘圈8、孔用挡圈9、轴用密封圈10、缓冲圈11、滑动轴套12和孔用钢丝挡圈13,活塞杆1置于缸体3中的一端端部为阶梯型圆柱,依次套设有缓冲套5和活塞4,缓冲套5套设在活塞杆1上,并且一端抵在活塞杆1上,另一端抵在活塞4的一端上,缓冲套5内壁与活塞杆1外壁密封配合,缓冲套5能够卡合在导向套2内壁后端与活塞杆1外壁之间留有的间隙中,活塞4内壁上设有第二O形密封圈14,活塞4外壁前部与缸体3内壁密封配合,在外壁上依次设有纳污环15、第一成型导向环16、孔用密封环17和第二成型导向环18,活塞4外壁后部与缸体3内壁留有间隙,在外壁上设有螺纹通孔19,螺纹通孔19内置钢球20,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1)、导向套(2)、缸体(3)、活塞(4)、缓冲套(5)和缸底(6),所述缸体(3)其中一端由缸底(6)密封,所述缸体(3)的开口端内壁连接导向套(2),所述导向套(2)的外壁上两端及中部均设有第一O形密封圈(7),所述导向套(2)内壁前端与活塞杆(1)外壁密封配合,所述导向套(2)内壁后端与活塞杆(1)外壁留有间隙,所述导向套(2)前端内壁上依次设有第一防尘圈(8)、孔用挡圈(9)、轴用密封圈(10)、缓冲圈(11)、滑动轴套(12)和孔用钢丝挡圈(13),所述活塞杆(1)置于缸体(3)中的一端端部为阶梯型圆柱,依次套设有缓冲套(5)和活塞(4),所述缓冲套(5)套设在活塞杆(1)上,并且一端抵在活塞杆(1)上,另一端抵在活塞(4)的一端上,所述缓冲套(5)内壁与活塞杆(1)外壁密封配合,所述缓冲套(5)能够卡合在所述导向套(2)内壁后端与活塞杆(1)外壁之间留有的间隙中,所述活塞(4)内壁上设有第二O形密封圈(14),所述活塞(4)外壁前部与缸体(3)内壁密封配合,在外壁上依次设有纳污环(15)、第一成型导向环(16)、孔用密封环(17)和第二成型导向环(18),所述活塞(4)外壁后部与缸体(3)内壁留有间隙,在外壁上设有螺纹通孔(19),所述螺纹通孔(19)内置钢球(20),所述螺纹通孔(19)螺纹连接内六角紧定螺钉(21),所述内六角紧定螺钉(21)抵在钢球(20)上,所述钢球(20)抵在活塞杆(1)的凹槽中,所述活塞杆(1)置于缸体(3)外部的一端上连接第一耳环(22),所述缸底(6)上设有第二耳环(23),所述第一耳环(22)和所述第二耳环(23)均内置轴套(24),所述轴套(24)两端均设有第二防尘圈(25),所述第一耳环(22)和所述第二耳环(23)上均设有油杯(26),所述缸体(3)内分为有杆腔(27)和无杆腔(28),所述缸体(3)靠近开口端上设有前油口(29),所述前油口(29)对应的缸体(3)及导向套(2)后端位置均设有径向通孔(30),所述导向套(2)上沿轴向方向设有过油孔(31),所述过油孔(31)一端与径向通孔(30)连通,另一端连通有杆腔(27),所述缸体(3)靠近缸底(6)的一端上设有后油口(32),所述前油口(29)与所述有杆腔(27)连通,所述后油口(32)与所述无杆腔(28)连通,所述前油口(29)连接上腔油管组件(33),所述后油口(32)连接下腔油管组件(34),所述上腔油管组件(33)和所述下腔油管组件(34)对应设置在缸体(3)两侧,并且出口端置于缸体(3)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机动臂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1)、导向套(2)、缸体(3)、活塞(4)、缓冲套(5)和缸底(6),所述缸体(3)其中一端由缸底(6)密封,所述缸体(3)的开口端内壁连接导向套(2),所述导向套(2)的外壁上两端及中部均设有第一O形密封圈(7),所述导向套(2)内壁前端与活塞杆(1)外壁密封配合,所述导向套(2)内壁后端与活塞杆(1)外壁留有间隙,所述导向套(2)前端内壁上依次设有第一防尘圈(8)、孔用挡圈(9)、轴用密封圈(10)、缓冲圈(11)、滑动轴套(12)和孔用钢丝挡圈(13),所述活塞杆(1)置于缸体(3)中的一端端部为阶梯型圆柱,依次套设有缓冲套(5)和活塞(4),所述缓冲套(5)套设在活塞杆(1)上,并且一端抵在活塞杆(1)上,另一端抵在活塞(4)的一端上,所述缓冲套(5)内壁与活塞杆(1)外壁密封配合,所述缓冲套(5)能够卡合在所述导向套(2)内壁后端与活塞杆(1)外壁之间留有的间隙中,所述活塞(4)内壁上设有第二O形密封圈(14),所述活塞(4)外壁前部与缸体(3)内壁密封配合,在外壁上依次设有纳污环(15)、第一成型导向环(16)、孔用密封环(17)和第二成型导向环(18),所述活塞(4)外壁后部与缸体(3)内壁留有间隙,在外壁上设有螺纹通孔(19),所述螺纹通孔(19)内置钢球(20),所述螺纹通孔(19)螺纹连接内六角紧定螺钉(21),所述内六角紧定螺钉(21)抵在钢球(20)上,所述钢球(20)抵在活塞杆(1)的凹槽中,所述活塞杆(1)置于缸体(3)外部的一端上连接第一耳环(22),所述缸底(6)上设有第二耳环(23),所述第一耳环(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俊娇安贞飞王建东杨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恒岳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