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油缸及其缓冲活塞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能够起到缓冲效果的缓冲活塞总成,以及一种设置有该缓冲活塞总成的缓冲油缸。
技术介绍
高速油缸动作一般会在0.1s至0.2s内完成,由于时间短,压力高,所以冲击及噪音较大。因此,油缸的缸底一般会设置缓冲结构。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油缸缓冲结构如图1所示,活塞的尾部作凸台A,油缸底部作缓冲油腔B,凸台A和缓冲油腔B配合以实现缓冲。并且,在油缸油口处还增设有单向阀和节流阀(工作时须按照工况缓冲需求调节节流阀),以控制油液流向和流速。但是,上述油缸中,活塞与缸筒之间的间隙难以把控,缓冲效果不佳。而且,上述油缸缓冲结构对加工及材料要求较高,由于加工条件有限,活塞与缸底撞击现象仍有发生,甚至发生凸台A直接撞击油缸缸底的现象,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缓冲效果和保护作用,而且容易导致油缸损坏。因此,如何对油缸缓冲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达到理想的缓冲效果和保护作用,并且,降低加工工艺要求和材料要求,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活塞总成和缓冲油缸,能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活塞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活塞(3)和缓冲塞(5),其中:所述主活塞(3)包括活塞杆和活塞体,所述活塞体远离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缓冲盲孔;所述缓冲塞(5)套设在所述缓冲盲孔内,所述缓冲塞(5)位于所述缓冲盲孔内的内端与所述缓冲盲孔的孔底构成缓冲油腔(7),所述缓冲活塞总成上设置有与所述缓冲油腔(7)连通的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缓冲盲孔的孔口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缓冲塞(5)脱离的限位结构(6);所述缓冲塞(5)位于所述缓冲盲孔内的内端端面与所述缓冲盲孔的孔底底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缓冲塞(5)的外端伸出所述缓冲盲孔外的伸出长度,均大于零,且依据缓冲油缸在使用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活塞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活塞(3)和缓冲塞(5),其中:所述主活塞(3)包括活塞杆和活塞体,所述活塞体远离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缓冲盲孔;所述缓冲塞(5)套设在所述缓冲盲孔内,所述缓冲塞(5)位于所述缓冲盲孔内的内端与所述缓冲盲孔的孔底构成缓冲油腔(7),所述缓冲活塞总成上设置有与所述缓冲油腔(7)连通的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缓冲盲孔的孔口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缓冲塞(5)脱离的限位结构(6);所述缓冲塞(5)位于所述缓冲盲孔内的内端端面与所述缓冲盲孔的孔底底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缓冲塞(5)的外端伸出所述缓冲盲孔外的伸出长度,均大于零,且依据缓冲油缸在使用过程中的缓冲行程大小进行设置;所述出油孔的出油阻力依据所述缓冲油缸在使用过程中的缓冲阻力要求进行设置;所述进油孔的进油阻力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缓冲油腔(7)被压缩时,所述进油孔不导通,或者反向导通阻力依据所述缓冲油缸在使用过程中的缓冲阻力要求进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活塞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为设置在所述缓冲塞(5)上的轴向导油孔(52),所述轴向导油孔(52)的一端与所述缓冲油腔(7)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缓冲塞(5)的外端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活塞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塞(5)上的径向节流孔(51);设置在所述主活塞(3)上且位于所述缓冲盲孔的周侧的径向导油孔(31);缓冲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军,龚俊,陈斌,伍锡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