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排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48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排气歧管,其包括四根排气管;第一排气管与第四排气管结合形成一呈弯弧型的横管,第二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分别与横管连通,第二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均呈弯弧状;横管的出气口通过连通管道连接有催化转换器,连通管道的两侧内凹,连通管道的内壁设置有螺旋纹;四根排气管上均设有分流管,分流管呈弯弧状,且每根分流管的弯弧方向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的弯弧方向相反,每根分流管的弯弧角度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的弯弧角度不同;排气管、分流管和连通管道的外表面均镀设有陶瓷层,排气管与分流管的内壁均设有消音网,消音网上设有一耐磨层;该汽车用排气歧管结构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排气歧管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排气歧管。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消费者对汽车的动力性、舒适性、经济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同样也面临着此类问题,汽车排气歧管作为汽车发动机的一个辅助部件,主要用于与汽车发动机的各个气缸连接,并将各个气缸所产生的废气排出。在所有车辆中,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燃烧得到的燃料-空气混合物作为排气排出,气缸内部的燃烧气体从排气歧管排出;目前,由于各缸的排气是通过各自的气道排除,又由于各缸的燃烧情况不一样,在进入到催化转换器前不能充分混合,使催化效果不好。同时,随着汽车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发动机排气温度不断升高,排气歧管表面温度也随之升高。发动机工作时,铸铁排气歧管会不断地受到发动机排气的冷热冲击,因此对排气歧管的耐高温和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效果好、耐高温和较高结构强度的汽车用排气歧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排气歧管,其包括位于同一平面内、依次间隔排列的四根排气管;其中,第一排气管与第四排气管结合形成一呈弯弧型的横管,第二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分别与横管连通,第二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均呈弯弧状;横管的出气口通过连通管道连接有一催化转换器,连通管道的两侧内凹,连通管道的内壁设置有螺旋纹;四根排气管上均设有分流管,分流管呈弯弧状,且每根分流管的弯弧方向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的弯弧方向相反,每根分流管的弯弧角度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的弯弧角度不同;排气管、分流管和连通管道的外表面均镀设有一陶瓷层,排气管与分流管的内壁均设有一消音网,消音网上设有一耐磨层。进一步地,每根排气管与其对应连接的分流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每根分流管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一体成型,陶瓷层为氧化铝,陶瓷层的厚度为0.1~0.5mm。进一步地,第二排气管的弯弧方向与第一排气管的弯弧方向相同,第三排气管的弯弧方向与第四排气管的弯弧方向相同。进一步地,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第三排气管和第四排气管的直径相同。进一步地,排气管直径为其连接的分流管直径的3~6倍,连通管道的厚度排气管的厚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汽车用排气歧管采用四根排气管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均呈弯弧状结构设计,很好的缓解了气流应力,提高了结构强度;且通过对四根排气管排列连接结构的有效设计,使其整体结构较为紧凑,既缩小了排气管的装车空间,有利于整车的空间结构布置,又降低了排气背压。该汽车用排气歧管通过分流管及其结构的设置,既避免排气管的应力集中,又在连接末端处进行了气流汇合,提高了气体的混合效率;通过对陶瓷层的选取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其抗高温、抗氧化和抗腐蚀性;避免在不断受到发动机排气的冷热冲击时,弯管处极易产生热疲劳开裂的现象;加强筋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吸收排气管与分流管的变形应力,既提高了排气管与分流管的连接强度,又大大降低了排气管与分流管弯管处的开裂风险。同时,发动机气缸内部的燃烧气体很快通过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第三排气管和第四排气管,进入到第一排气管与第四排气管结合形成的横管中部内先初步混合,再汇总到连通管道,在连通管道内再次混合;同时连通管道的内壁设置有螺旋纹,进一步确保了气体混合的均匀有效;如此,经多次有效地混合,使气缸内排出的气体得到了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到催化转换器,增强了催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汽车用排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汽车用排气歧管的气流走向示意图。图3为汽车用排气歧管的消音网和耐磨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排气管;2、第二排气管;3、第三排气管;4、第四排气管;5、催化转换器;6、连通管道;7、螺旋纹;8、分流管;9、陶瓷层;10、消音网;11、耐磨层;12、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3所示,该汽车用排气歧管包括位于同一平面内、依次间隔排列的四根排气管;其中,第一排气管1与第四排气管4结合形成一呈弯弧型的横管,第二排气管2与第三排气管3分别与横管连通,第二排气管2与第三排气管3均呈弯弧状,横管的出气口通过连通管道6连接有一催化转换器5。在具体实施中,四根排气管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均呈弯弧状结构设计,很好的缓解了气流应力,提高了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对四根排气管排列连接结构的有效设计,使其整体结构较为紧凑,既缩小了排气管的装车空间,有利于整车的空间结构布置,又降低了排气背压,有效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发动机气缸内部的燃烧气体很快通过第一排气管1、第二排气管2、第三排气管3和第四排气管4,进入到第一排气管1与第四排气管4结合形成的横管中部内先初步混合,再汇总到连通管道6,在连通管道6内再次混合,优选连通管道6的厚度排气管的厚度。优选连通管道6的两侧内凹,连通管道6的内壁设置有螺旋纹7,进一步确保了气体混合的均匀有效;如此,经多次有效地混合,使气缸内排出的气体得到了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到催化转换器5,增强了催化效果。该汽车用排气歧管的四根排气管上均设有分流管8,分流管8呈弯弧状,且每根分流管8的弯弧方向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的弯弧方向相反,每根分流管8的弯弧角度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的弯弧角度不同;优选每根分流管8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一体成型,第二排气管2的弯弧方向与第一排气管1的弯弧方向相同,第三排气管3的弯弧方向与第四排气管4的弯弧方向相同。在具体实施中,通过分流管8及其结构的设置,既避免排气管的应力集中,又在连接末端处进行了气流汇合,提高了气体的混合效率;排气管与分流管8的内壁均设有一消音网10,用于减小噪音;消音网10上设有一耐磨层11,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排气管、分流管8和连通管道6的外表面均镀设有一陶瓷层9,优选陶瓷层9为氧化铝,陶瓷层9的厚度为0.1~0.5mm;通过对陶瓷层9的选取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其抗高温、抗氧化和抗腐蚀性;避免在不断受到发动机排气的冷热冲击时,弯管处极易产生热疲劳开裂的现象。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每根排气管与其对应连接的分流管8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2;在具体实施中,通过对加强筋12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吸收排气管与分流管8的变形应力,既提高了排气管与分流管8的连接强度,又大大降低了排气管与分流管8弯管处的开裂风险。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第一排气管1、第二排气管2、第三排气管3和第四排气管4的直径相同,使得每根排气管所受的应力相同。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排气管直径为其连接的分流管8直径的3~6倍,经多次试验后得出,在该范围内,分流气体能够较好的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内的气体混合。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同一平面内、依次间隔排列的四根排气管;其中,第一排气管与第四排气管结合形成一呈弯弧型的横管,第二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分别与所述横管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均呈弯弧状;所述横管的出气口通过连通管道连接有一催化转换器,所述连通管道的两侧内凹,所述连通管道的内壁设置有螺旋纹;四根所述排气管上均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呈弯弧状,且每根所述分流管的弯弧方向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的弯弧方向相反,每根所述分流管的弯弧角度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的弯弧角度不同;所述排气管、分流管和连通管道的外表面均镀设有一陶瓷层,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分流管的内壁均设有一消音网,所述消音网上设有一耐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同一平面内、依次间隔排列的四根排气管;其中,第一排气管与第四排气管结合形成一呈弯弧型的横管,第二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分别与所述横管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均呈弯弧状;所述横管的出气口通过连通管道连接有一催化转换器,所述连通管道的两侧内凹,所述连通管道的内壁设置有螺旋纹;四根所述排气管上均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呈弯弧状,且每根所述分流管的弯弧方向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的弯弧方向相反,每根所述分流管的弯弧角度与其对应连接的排气管的弯弧角度不同;所述排气管、分流管和连通管道的外表面均镀设有一陶瓷层,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分流管的内壁均设有一消音网,所述消音网上设有一耐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家本魏东胡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绵阳华元航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