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38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属于液体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混肥装置包括固体肥输送机构、混肥箱和设置在混肥箱内的混肥机构,固体肥输送机构的出口与混肥箱连通,关键是:所述的混肥机构包括在混肥箱内沿竖向排列的一组水肥混合斜板,水肥混合斜板的进料端与混肥箱固定连接、出料端向下倾斜,每个水肥混合斜板的出料端都延伸到位于其下方的水肥混合斜板的进料端上方,混肥装置还包括与水源连通的输水管,固体肥输送机构和输水管的出口都位于最上方水肥混合斜板的进料端上方。混肥效果好,而且工作时的震动幅度小、噪音小、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体肥生产设备
,涉及到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量的60%以上,我国的水资源短缺,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肥一体化可以实现节水灌溉和水肥的高效管理,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水肥一体化作业一般需要先用固体肥输送机构将固体肥输送到混肥箱内,固体肥与水在混肥箱内混合变成液体肥后,再被输送到地里。为了使得固体肥与水充分混合,一般会在混肥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进行搅拌时震动幅度较大、噪音较大、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混肥效果好,而且工作时的震动幅度小、噪音小、能耗低。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包括固体肥输送机构、混肥箱和设置在混肥箱内的混肥机构,固体肥输送机构的出口与混肥箱连通,关键是:所述的混肥机构包括在混肥箱内沿竖向排列的一组水肥混合斜板,水肥混合斜板的进料端与混肥箱固定连接、出料端向下倾斜,每个水肥混合斜板的出料端都延伸到位于其下方的水肥混合斜板的进料端上方,混肥装置还包括与水源连通的输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包括固体肥输送机构(1)、混肥箱(2)和设置在混肥箱(2)内的混肥机构,固体肥输送机构(1)的出口与混肥箱(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肥机构包括在混肥箱(2)内沿竖向排列的一组水肥混合斜板(3),水肥混合斜板(3)的进料端与混肥箱(2)固定连接、出料端向下倾斜,每个水肥混合斜板(3)的出料端都延伸到位于其下方的水肥混合斜板(3)的进料端上方,混肥装置还包括与水源连通的输水管(4),固体肥输送机构(1)和输水管(4)的出口都位于最上方水肥混合斜板(3)的进料端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包括固体肥输送机构(1)、混肥箱(2)和设置在混肥箱(2)内的混肥机构,固体肥输送机构(1)的出口与混肥箱(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肥机构包括在混肥箱(2)内沿竖向排列的一组水肥混合斜板(3),水肥混合斜板(3)的进料端与混肥箱(2)固定连接、出料端向下倾斜,每个水肥混合斜板(3)的出料端都延伸到位于其下方的水肥混合斜板(3)的进料端上方,混肥装置还包括与水源连通的输水管(4),固体肥输送机构(1)和输水管(4)的出口都位于最上方水肥混合斜板(3)的进料端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混肥箱(2)内所有的水肥混合斜板(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由上向下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混肥箱(2)内水肥混合斜板(3)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为上斜板、中斜板和下斜板,下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4.5°-5.5°,中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7°-8°,上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γ为8.5°-9.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肥装置还包括循环泵(5),循环泵(5)的进口与混肥箱(2)连通,循环泵(5)的出口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出口端延伸到最上方的水肥混合斜板(3)的进料端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肥装置还包括储肥箱(6)、以及设置在储肥箱(6)与混肥箱(2)之间的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进口与混肥箱(2)的出口连通,过滤机构的出口与储肥箱(6)的进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体肥混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机构是设置在混肥箱(2)与储肥箱(6)之间的过滤池(7),过滤池(7)的底板包括斜板(8)和沉淀槽(9),沉淀槽(9)位于斜板(8)的最低处,斜板(8)上开设有过滤口,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英张西群张喜英邵立威郝秀钗李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