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纳米氧气泡协同载体生物VOCS废气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VOCS废气处理
,尤其是指微纳米氧气泡协同载体生物的VOCS废气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VOCS(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Pa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目前,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中大量排放的有机污染物(VOCS)等威胁着人类自身健康和赖以生存的环境。传统的空气净化技术如喷淋、吸附、过滤、加药、膜分离和选择性还原技术等,存在净化效率低、净化效果差、运行费用高、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的问题。为此,寻求一种创新性的VOCS废气治理净化方法,以解决目前VOCS有机VOCS废气难以分解而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净化效果好且不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氧气泡协同载体生物的VOCS废气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纳米氧气泡协同载体生物的VOCS废气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A: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氧气泡协同载体生物的VOCS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A:混合水和氧气,并对水和氧气的混合物进行加压,使得水中形成直径小于30微米的氧气泡;B:对水和氧气的混合物进行升压,使得水中产生纳米级的氧气泡,形成微纳米氧气泡水;C:对微纳米氧气泡水进行电离,形成电离微纳米氧气泡水;D:利用电离微纳米氧气泡水喷淋上升流动的VOCS废气,电离微纳米氧气泡水与VOCS废气接触后变为水;E:利用步骤C中产生的电离微纳米氧气泡水喷淋经步骤D喷淋后的VOCS废气,电离微纳米氧气泡水与VOCS废气接触后变为水;F:收集步骤D和步骤E产生的水,循环步骤A至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氧气泡协同载体生物的VOCS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A:混合水和氧气,并对水和氧气的混合物进行加压,使得水中形成直径小于30微米的氧气泡;B:对水和氧气的混合物进行升压,使得水中产生纳米级的氧气泡,形成微纳米氧气泡水;C:对微纳米氧气泡水进行电离,形成电离微纳米氧气泡水;D:利用电离微纳米氧气泡水喷淋上升流动的VOCS废气,电离微纳米氧气泡水与VOCS废气接触后变为水;E:利用步骤C中产生的电离微纳米氧气泡水喷淋经步骤D喷淋后的VOCS废气,电离微纳米氧气泡水与VOCS废气接触后变为水;F:收集步骤D和步骤E产生的水,循环步骤A至步骤E;G:令经过步骤E喷淋后的VOCS废气通过设置有菌群的生物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氧气泡协同载体生物的VOCS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的生物载体为聚氨酯泡沫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氧气泡协同载体生物的VOCS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所用的菌群为PSB菌、B350菌以及B110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氧气泡协同载体生物的VOCS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PSB菌、B350菌以及B110菌的个数比例为1:2:1.5。5.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微纳米氧气泡协同载体生物的VOCS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纳米氧气泡处理装置(1)、生物处理装置(2)以及回旋微纳米氧气泡发生器(3);所述微纳米氧气泡处理装置(1)包括第一通道(11)、与所述第一通道(11)连通的第二通道(12)、用于向所述第一通道(11)通入VOCS废气的进气口(13)、设置于第一通道(11)内部的一级微纳米氧气泡释放头(15)以及设置于第二通道(12)内部的二级微纳米氧气泡释放头(16),所述进气口(13)设有正压加压机构(14);所述回旋微纳米氧气泡发生器(3)的输出口与所述一级微纳米氧气泡释放头(15)的输入口以及所述二级微纳米氧气泡释放头(16)的输入口均连通,所述一级微纳米氧气泡释放头(15)位于所述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龙,张培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名航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