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350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沉淀装置,该装置包括混合反应单元以及与混合反应单元相连通的沉淀分离单元,混合反应单元设有进水口,沉淀分离单元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隔板,该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沉降侧及分离侧,壳体底部设有与沉降侧相连通的排泥口,分离侧设有挡板分离机构,壳体侧面设有与分离侧相连通的出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连续通入污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挡板分离机构能够对沉降侧内沉淀后的上层水进一步净化,保证了污水的处理效果,同时分离侧底部的污泥易于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沉淀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混凝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沉淀是工业用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最基本的处理过程,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颗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然后与水体中的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的絮凝体。絮凝体具有强大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絮凝体通过吸附,体积增大而下沉。在混凝剂的作用下,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然后分离除去絮凝体。混凝沉淀既可以降低原水的浊度、色度等水质的感观指标,又可以去除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然而,现有混凝沉淀池一般分为混凝和沉淀两个池体,混凝充分后再进入沉淀区进行沉淀分离,其成本较高,占地面积大。此外,现有的混凝沉淀过程大都为间歇操作,每批次只能处理一定量的污水,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混凝沉淀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凝沉淀装置,该装置包括混合反应单元以及与混合反应单元相连通的沉淀分离单元,所述的混合反应单元设有进水口,所述的沉淀分离单元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混合反应单元以及与混合反应单元相连通的沉淀分离单元,所述的混合反应单元设有进水口(1),所述的沉淀分离单元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在壳体(2)内部的隔板(3),该隔板(3)将壳体(2)的内部空间分为沉降侧(4)及分离侧(5),所述的壳体(2)底部设有与沉降侧(4)相连通的排泥口(6),所述的分离侧(5)设有挡板分离机构,所述的壳体(2)侧面设有与分离侧(5)相连通的出水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混合反应单元以及与混合反应单元相连通的沉淀分离单元,所述的混合反应单元设有进水口(1),所述的沉淀分离单元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在壳体(2)内部的隔板(3),该隔板(3)将壳体(2)的内部空间分为沉降侧(4)及分离侧(5),所述的壳体(2)底部设有与沉降侧(4)相连通的排泥口(6),所述的分离侧(5)设有挡板分离机构,所述的壳体(2)侧面设有与分离侧(5)相连通的出水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反应单元包括进水管(8)以及设置在进水管(8)与壳体(2)之间的混合反应管(9),所述的进水口(1)设置在进水管(8)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8)上设有加热器(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反应管(9)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药剂加料口(11)、第二药剂加料口(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万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景青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