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糖-丝素蛋白复合抗凝血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这一
,特别涉及到一种多糖-丝素蛋白复合抗凝血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血液环境是人体最重要的环境之一,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材料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类与血液接触的医用介入装置,血液净化与透析装置,体外循环装置及人工肺、人工肝、人工心脏等各种人造脏器。具有巨大的临床意义。但是多数的合成材料和血液接触时会非特异性地诱导多种蛋白质(包括凝血因子)的吸附,通过内源和外源性凝血途径诱导生成凝血活酶,激活血小板,最终导致凝血。人们通过合成新型抗凝血材料和对现有材料的表面修饰制备具有良好抗凝血性的生物材料。由于现有的各种生物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较低的价格,并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类生物医用装置中,因此通过对现有材料的表面修饰,在维持材料良好物理机械性能地基础上,改善材料的抗凝血性,是一种经济和有效的方式。目前的研究应用中,人们采用包括表面化学接枝、表面光化学接枝等多种表面技术及涂层技术对材料表面进行了修饰,通过调节材料的表面电荷、亲疏水性、负载各种药物和生物分子,改善材料的抗凝血、抗感染性,取得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糖‑丝素蛋白复合抗凝血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玉米淀粉20‑25份、阿拉伯胶10‑16份、甘露聚糖2‑8份、聚乙烯碳酸酯10‑18份、聚碳酸酯2‑8份、丝素蛋白8‑10份、偶联剂2‑5份,加入超声震荡器内进行分散、偶联,得到的溶液过筛分选,备用;(2)将步骤(1)的溶液加入到真空反应釜中,加热至50℃后再依次加入聚二甲基硅烷2‑6份、磷酸三乙酯2‑5份、乙胺丁醇1‑2份、甲基磺酸3‑6份,然后温度再次升至180‑185℃,抽真空,持续反应2‑5h,反应结束后炉内气压回复至常压,反应物保温备用;(3)将步骤(2)的反应溶液注入注塑机中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糖-丝素蛋白复合抗凝血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玉米淀粉20-25份、阿拉伯胶10-16份、甘露聚糖2-8份、聚乙烯碳酸酯10-18份、聚碳酸酯2-8份、丝素蛋白8-10份、偶联剂2-5份,加入超声震荡器内进行分散、偶联,得到的溶液过筛分选,备用;(2)将步骤(1)的溶液加入到真空反应釜中,加热至50℃后再依次加入聚二甲基硅烷2-6份、磷酸三乙酯2-5份、乙胺丁醇1-2份、甲基磺酸3-6份,然后温度再次升至180-185℃,抽真空,持续反应2-5h,反应结束后炉内气压回复至常压,反应物保温备用;(3)将步骤(2)的反应溶液注入注塑机中进行注塑压模,然后冷却、固定、脱模;(4)将步骤(3)的注塑件放入无菌蒸馏水中进行超声清洗,去除表面有机杂质残留,晾干;(5)将步骤(4)的注塑件放入正聚电解质水溶液中进行,吸附平衡30-50min,用无菌蒸馏水洗涤,自然晾干;(6)将步骤(5)的注塑件放入负聚电解质水溶液中进行,吸附平衡30-50min,用无菌蒸馏水洗涤,自然晾干;(7)用乙醇清洗步骤(6)的注塑件,然后用氮气吹干,在75-80℃氮气保护氛围下进行材料固化90-150min,然后包装,即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糖-丝素蛋白复合抗凝血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超声功率为250KW,超声振荡30-5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糖-丝素蛋白复合抗凝血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过筛孔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