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缝合新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合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缝合新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医用缝合线是外科手术中伤口缝合或组织结扎和组织固定的专用无菌线。目前,大量使用的医用缝合有三种:丝线、羊肠线及脂肪族聚酯类可吸收缝合线。羊肠线生产工艺落后,污染环境,可吸收性差,易过敏和产生抗体反应。脂肪族聚酯类可吸收缝合线主要有聚乙醇酸缝合线、聚乙醇酸与聚乳酸共聚物缝合线、聚二氧杂环己酮(PDS)缝合线、乙交酯和三亚甲基碳酸酯缝合线等。医用缝合线必须具有以下性能要求:(1)线的强度较高,不受体液的影响而变形,在伤口愈合前力学性能没有大的变化;(2)纤维的柔韧性良好,勾结强度高,缝合时通过人体组织容易,结扎时操作方便,作结后持结性良好;(3)生物相容性良好,组织反应小,不影响人体组织的生长;(4)对于吸收性缝合线,在组织修复后应完全被吸收,不在人体内留下异物;(5)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能够长期保存,容易消毒而不变性;(6)没有毒性、过敏性、电解性、脓毒性、致癌性和毛细管现象。可见,缝线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但当前大多数缝线存在生物相容性低、缝线在组织内抗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缝合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15‑25份聚己内酯和10‑20份聚丁二酸丁二酯混合,加入40‑70份80%乙醇溶液,以300‑500r/min搅拌至均匀状态,得混合液A;S2:将8‑12份聚L‑乳酸、3‑7份聚酰胺、6‑10份柠檬酸三丁酯和10‑20份丙酮混合,在温度60‑80℃下搅拌反应30‑50min,得混合液B;S3:将步骤S1中混合液A和混合液B超声处理5‑10min,随后在压力0.15‑0.25MPa下,经直径0.4‑0.6mm喷丝孔喷入55‑65℃纺丝箱中;S4:将上述纺丝混合体与10‑20份艾草提取液、8‑13份骨胶原混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缝合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15-25份聚己内酯和10-20份聚丁二酸丁二酯混合,加入40-70份80%乙醇溶液,以300-500r/min搅拌至均匀状态,得混合液A;S2:将8-12份聚L-乳酸、3-7份聚酰胺、6-10份柠檬酸三丁酯和10-20份丙酮混合,在温度60-80℃下搅拌反应30-50min,得混合液B;S3:将步骤S1中混合液A和混合液B超声处理5-10min,随后在压力0.15-0.25MPa下,经直径0.4-0.6mm喷丝孔喷入55-65℃纺丝箱中;S4:将上述纺丝混合体与10-20份艾草提取液、8-13份骨胶原混合,超声振荡处理15-20min;在真空干燥箱中于70-80℃下干燥3-5h,收集纺丝得纺丝体;将2根纺丝体合并为1股,经混编后即得到医用缝合新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洛特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