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修饰聚吡咯包裹载药相变材料光热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627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质酸修饰聚吡咯包裹载药相变材料光热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热治疗剂包括载药相变材料核心、聚吡咯外壳以及吸附在聚吡咯壳层表面的透明质酸。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光热治疗剂形态均一,大小均匀,粒径约为233nm,可靶向作用于肿瘤部位。同时,其相变材料核心可响应于温度变化,呈现温度敏感性药物释放。而且,透明质酸修饰聚吡咯包裹载药相变材料光热治疗剂还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和光声显影效果,当负载抗肿瘤药物之后还具有靶向肿瘤化疗‑光热治疗的协同作用,提高了肿瘤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明质酸修饰聚吡咯包裹载药相变材料光热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药物领域,具体涉及透明质酸修饰聚吡咯包裹载药相变材料光热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刺激响应性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治疗研究领域越来越吸引研究者们的注意。触发刺激响应性纳米给药系统的刺激可以是内部的或者外部的。根据细胞内稳态,内部刺激可以为氧化还原、酶、pH等,外部刺激可以为磁共振,光,超声,温度,电场等。基于这些内部或外部刺激构建的抗肿瘤药物递送平台可通过改变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参数,实现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可控释放,提高药物生物利用率,从而增强抗肿瘤疗效,并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有机相变材料(phasechangematerials,PCM),包括许多脂肪酸和脂肪醇,因其具有独特的温度敏感性,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这些PCM中,天然脂肪酸由于其无毒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而特别具有吸引力。当脂肪酸被加热至熔点以上时,其迅速从固相变为液相,加速包封药物的溶解与释放。近红外光敏剂在波长范围为700-900nm的近红外领域(near-infrared,NIR)具有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质酸修饰聚吡咯包裹载药相变材料光热治疗剂,其特征在于该光热治疗剂由复合相变材料、聚吡咯、化疗药物和透明质酸组成,抗肿瘤药物和相变材料被封装于纳米粒核心,聚吡咯包裹在其表面,并进一步吸附透明质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质酸修饰聚吡咯包裹载药相变材料光热治疗剂,其特征在于该光热治疗剂由复合相变材料、聚吡咯、化疗药物和透明质酸组成,抗肿瘤药物和相变材料被封装于纳米粒核心,聚吡咯包裹在其表面,并进一步吸附透明质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修饰聚吡咯包裹载药相变材料光热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制剂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大豆磷脂6~12份,化疗药物0.2~1.2份,复合相变材料0.2~2.4份,透明质酸0.1~2份,吡咯3.8~7.8份,蒸馏水200~1600份。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明质酸修饰聚吡咯包裹载药相变材料光热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处方量月桂酸和硬脂酸(4/1,w/w),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得到相变材料溶液;(2)称取处方量大豆磷脂和药物于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相变材料溶液,旋转蒸发成膜,然后加入处方量的蒸餾水,震荡使薄膜脱壁,得到载药相变材料脂质混悬液;(3)将步骤(2)得到的载药相变材料脂质混悬液于50~55℃水浴超声处理2~5min,得到载药相变材料脂质纳米粒,将该纳米粒于4℃冷却;(4)将步骤(3)得到的载药相变材料脂质纳米粒,0~10℃下搅拌10min,加入适量的聚乙烯醇溶液、三氯化铁溶液和吡咯,反应0.5~1h后,得到聚吡咯包裹载药相变材料纳米粒;(5)在步骤(4)得到的聚吡咯包裹载药相变材料纳米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珂赵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