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排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25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排排水阀,主要包括底座、拍盖、溢水管、双排按钮机构及拉链;溢水管固定于底座一侧的支座上,拍盖封盖于底座出水口上,其一侧由枢接杆枢接于底座的支座上,而拉链则一端连接拍盖,另一端与双排按钮机构的拉杆相连;其特征在于:该排水阀还包括半排浮桶及全排浮桶,半排浮桶滑动设于溢水管上,其底端由枢接座枢接于底座的支座上,全排浮桶也枢接于底座的支座上,而半排浮桶、全排浮桶与拍盖上设有可将拍盖挂起而延时下落的相互配合的卡位装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马桶水箱内的排水阀,尤指一种双排排水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很多结构简单的排水阀通常只具有单排功能,这种单排排水阀已经不能满足现今水资源缺乏的状况。而通常具有双排功能的排水阀却结构复杂,其典型的结构如本申请人日前所申请的“节水型双排排水阀”新型专利,专利号为02220887.9,已于2003年4月30日授权公告。该排水阀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其排水阀主体1′主要由调节杆11′、半排浮桶12′、内芯管13′、全排浮桶14′、排水阀本体15′、调节杆支撑16′和L形行程钩17′构成。其中半排浮桶12′固定于调节杆11′上,调节杆11′又与调节杆支撑16′连动;而调节杆支撑16′与全排浮桶14′均设有抵块162′、143′,内芯管13′上又设有可与上述两抵块配合的凸台133′。该种双排排水阀不但结构复杂,还存在下列缺点1、由于结构复杂,致使装配极其不易,从而增加装配成本。2、排水时,半排浮桶12′或全排浮桶14′需挂在内芯管13′的凸台133′,如一旦挂不住则致使运行不可靠,而且运行时也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顺畅且可靠的双排排水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排排水阀,主要包括底座、拍盖、溢水管、双排按钮机构及拉链;溢水管固定于底座一侧的支座上,拍盖封盖于底座出水口上,其一侧由枢接杆枢接于底座的支座上,而拉链则一端连接拍盖,另一端与双排按钮机构的拉杆相连;该排水阀还包括半排浮桶及全排浮桶,半排浮桶滑动设有于溢水管上,其底端由枢接座枢接于底座的支座上,全排浮桶也枢接于底座的支座上,而半排浮桶、全排浮桶与拍盖上设有可将拍盖挂起而延时下落的相互配合的卡位装置。该卡位装置为设于半排浮桶的枢接座上及全排浮桶上的压块,及拍盖的枢接杆上相对拍盖另侧延伸的抵块,该抵块可抵靠于所述压块下。该半排浮桶的枢接座上铰接有一调节杆,半排浮桶可调节的固定于该调节杆上。该底座的支座上设有一组可限制半排浮桶及全排浮桶上下位置的限位块。该全排浮桶上设有可调节全排浮桶进水量的调节片。该双排按钮机构可调动的设于溢水管上方的固定座上。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是在原来单排排水阀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而分别设置了半排浮桶及全排浮桶,不需外加排水阀体及内芯管等部件,因此结构非常简单,装配也非常容易,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成本。另外,由于本技术作为卡位装置的压块及抵块设于外部,因此其抵靠面积可相对较大,从而使运行顺畅且可靠。此外,本技术还具有下述增进功效半排浮桶的高度可在调节杆上上下调整,因此可调节半排冲水的排水量;而全排浮桶的调节片则可调节全排浮桶的进水量,进水量大,封存空气少,全排浮桶的浮力也小,这样就可调节全排冲水的排水量。对半排及全排排水量的调节,就可使本技术适用各种具有不同排水量要求的马桶。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双排排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关闭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半排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全排状态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底座1、拍盖2、溢水管3、双排按钮机构4、拉链5、半排浮桶6及全排浮桶7。其中底座1固定于抽水马桶水箱内的排水口处,其一侧设有支座11,底座1上还开有出水口12。拍盖2相对底座1支座11的一端设有枢接杆21,该枢接杆1枢接在支座11上;而拍盖2下设有封水片22,当水箱内注满水后,拍盖2在水的压力作用下被紧封于底座1的出水口12上;另外枢接杆21相对拍盖2另侧延伸有抵块23。溢水管3固定在底座1的支座11上方。双排按钮机构4则固定于溢水管3上方,其上设有拉杆41;当按压全排按钮时,拉杆41的提拉高度高于按压半排按钮拉杆41的提拉高度,而该双排按钮机构4的内部结构与习用技术相同,不赘述;另外,为使该双排按钮机构4可适合不同水箱,可将双排按钮机构4滑动设于溢水管3上方的固定座上,即在该固定座上设置一滑槽,双排按钮机构4下方设有可在该滑槽内滑动的滑块,因此该双排按钮机构4可左右滑动,使其与水箱上的按钮孔相对。拉链5设于拍盖2上方,其另一端与双排按钮机构4的拉杆41相连。半排浮桶6滑动设有于溢水管3上,其一端设于具有齿条的调节杆61上,半排浮桶6可在调节杆61的齿条上滑动而固定(其结构与习用技术相同),调节杆61下方铰接在一枢接座62上,该枢接座62枢接于底座1的支座11上,而枢接座62上设有可压抵拍盖2抵块23的压块63。全排浮桶7也枢接于底座1的支座11上,其上也设有可压抵拍盖22抵块23的压块71;全排浮桶7上还设有可调节全排浮桶7进水量的调节片72。另外,底座1的支座11上还设有若干可限制半排浮桶6及全排浮桶7上下位置的限位块13。如图3所示,当向水箱注水时,拍盖2将以其封水片22封盖于底座1的出水口12上,半排浮桶6与全排浮桶7在浮力的推顶下处于最高位置。当注水到设定水位时,水箱的进水阀将自动切断水源,而完成注水工作。如图4所示,当进行半排冲水时,按压双排按钮机构4的半排按钮,其拉杆41则提拉拉链5,使拍盖2打开,水箱内的水由出水口12排入马桶,从而开始进行半排冲水。而拍盖2向上抬起后,其后侧的抵块23挂于半排浮桶6枢接座62的压块63上,而水的浮力则使半排浮桶6以其压块63压抵拍盖2的抵块23,从而使拍盖2延时下落。当水箱内的水排出一半,即到达半排浮桶6位置时,由于半排浮桶6的浮力消失而下落,从而使拍盖2的抵块23脱离半排浮桶6压块63的抵顶而下落,拍盖2的封水与22又封于底座1的出水口12上。此时,水箱内的水排出一半,完成半排冲水过程。之后水箱又开始注水,为下一次冲水做准备。如图5所示,当进行全排冲水时,按压双排按钮机构4的全排按钮,其拉杆41同样提拉拉链5,使拍盖2打开,水箱内的水由出水口12排入马桶,从而开始进行全排冲水。此时,由于拉杆41的提拉高度更高,拍盖2向上抬起的角度更大,因此其后侧的抵块23将挂于全排浮桶7的压块71上,而水的浮力则使全排浮桶7以其压块71压抵拍盖2的抵块23,从而使拍盖2延时下落。当水箱内的水排出一半,即到达半排浮桶6位置时,虽然半排浮桶6下落,但由于拍盖2并不受该半排浮桶6控制,因此并不下落,直到水箱内的水位到达全排浮桶7位置时,由于全排浮桶7的浮力消失而下落,从而使拍盖2的抵块23脱离全排浮桶7压块71的抵顶而下落,拍盖2的封水与22又封于底座1的出水口12上。此时,水箱内的水全部排出,完成全排冲水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拍盖2被半排浮桶6或全排浮桶7的挂起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压块63、71与抵块23配合,其它可将拍盖2挂起以使其延时下落的卡位装置均可。权利要求1.一种双排排水阀,主要包括底座、拍盖、溢水管、双排按钮机构及拉链;溢水管固定于底座一侧的支座上,拍盖封盖于底座出水口上,其一侧由枢接杆枢接于底座的支座上,而拉链则一端连接拍盖,另一端与双排按钮机构的拉杆相连;其特征在于该排水阀还包括半排浮桶及全排浮桶,半排浮桶滑动设于溢水管上,其底端由枢接座枢接于底座的支座上,全排浮桶也枢接于底座的支座上,而半排浮桶、全排浮桶与拍盖上设有可将拍盖挂起而延时下落的相互配合的卡位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信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尼松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