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斛枫斗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6245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斛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斛枫斗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选取所有种类的新鲜石斛为加工原材料,先将石斛茎段置于阳光下暴晒杀青,当石斛茎段缩水卷曲后拉直扎孔,烘至含水量为40~45%后卷曲成螺旋饼状,再对卷曲成螺旋饼状的半干石斛喷施酰基辅酶A的稀释液,水分挥发完全后烘干,卷曲成球,包裹牛皮纸后烘至足干,于斜坡上自由滚落后即得成品石斛枫斗;石斛茎段上扎有的针孔与施酰基辅酶A相互协同作用,让石斛组织结构中最外一层蜡质分解更加充分,让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在食用溶解的更加彻底,提高石斛有效成分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斛枫斗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斛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石斛枫斗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石斛又名仙斛兰韵。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cm,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并且还可以帮助清暑解热、利尿通便、降脂除油,对于血清中的甘油三醇和胆固醇含量的降低具有很强的作用,调节血脂可以起到很强的保健作用。石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方法曾在《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石斛五两,酒二斗浸。”南北朝、唐朝、宋朝、明朝以“酒制”为其主要炮制方法,清朝出现了“蜜炙”、“盐水拌炒”等炮制方法。目前这些炮制方法已经较少采用。研究表明,不同的加工炮制工艺对石斛的有效成分含量会有影响。有科学研究发现,石斛组织结构中最外一层腊质是不透水的,这给石斛有效成分的溶出带来了困难。古代采用“宽汤久煎”的方法来煎煮,以免造成资源浪费。但是,由于生火做饭方式的更迭,小煤火或炭火或柴火的加热方式基本已经不复存在,现当代家庭式“宽汤久煎”的中药熬煎方式越来越难,而由于石斛组织结构中最外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斛枫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清明前采收成熟石斛,去除叶片、花梗、花序、杂质,将石斛鲜条剪切成5~7cm长的茎段;b、将上述石斛茎段平铺于孔径≤0.5cm的竹筛上,摆放整齐,厚度一层,置于阳光下暴晒至石斛茎段脱水卷缩,表层颜色暗淡;c、将上述脱水卷缩后石斛茎段拉直,再采用消毒后的无菌绣花针在茎段上扎8~12个针孔,扎孔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干燥回潮5~6h;d、取干燥回潮后石斛茎段置于65~70℃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至含水量为40~45%,取出趁热螺旋弯曲,形成圈数为3~4圈的螺旋饼状,圈与圈之间相距2~3mm;e、将上述螺旋饼平铺于孔径2~3mm的簸箕中,铺放一层,再向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斛枫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清明前采收成熟石斛,去除叶片、花梗、花序、杂质,将石斛鲜条剪切成5~7cm长的茎段;b、将上述石斛茎段平铺于孔径≤0.5cm的竹筛上,摆放整齐,厚度一层,置于阳光下暴晒至石斛茎段脱水卷缩,表层颜色暗淡;c、将上述脱水卷缩后石斛茎段拉直,再采用消毒后的无菌绣花针在茎段上扎8~12个针孔,扎孔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干燥回潮5~6h;d、取干燥回潮后石斛茎段置于65~70℃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至含水量为40~45%,取出趁热螺旋弯曲,形成圈数为3~4圈的螺旋饼状,圈与圈之间相距2~3mm;e、将上述螺旋饼平铺于孔径2~3mm的簸箕中,铺放一层,再向簸箕中螺旋饼喷施酰基辅酶A的1000倍稀释液,至螺旋饼表面湿润但不滴水,将簸箕转移至干燥的阴凉通风处,至螺旋饼表成水分完全挥发;f、待螺旋饼表层水分完全挥发后置于95~100℃的微波烘干机中烘至含水量为30~35%,取出冷却至55~60℃时卷曲成球,外表成包裹洁净牛皮纸,轻微压紧,至牛皮纸无卷缩或空鼓,再放入70~75℃的烤箱中烘烤至含水量≤11%;g、上述烘烤结束后冷却至40~45℃,将石斛球体上的牛皮纸拆除,让石斛从30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青孙墅东阮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龙县西城秀树农林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