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仙斛系列”铁皮枫斗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0063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仙斛系列”铁皮枫斗的加工方法:采集“仙斛系列”铁皮石斛鲜条,挑选去杂后,摊在竹筛子中,置于130~135℃火盆上烘烤5~10分钟使其软化,之后用剪刀进行分剪,使每个茎段的长度为6~8cm,再将分剪后的铁皮石斛茎段旋扭卷曲成具有4~6个旋纹的铁皮石斛螺旋体,将所得螺旋体用牛皮纸捆包扎紧,置于65~70℃火盆上烘烤18~30小时,进行初次定型,将经过初次定型的铁皮石斛螺旋体拆出,再次另取牛皮纸捆包扎紧,并置于35~40℃火盆上再烘烤18~30小时,进行二次定型,最后抛光即得“仙斛系列”铁皮枫斗;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规范性强,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炮制领域,涉及铁皮楓斗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仙斛系列”铁皮楓斗的加工方法。(二)
技术介绍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又名黑节草,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味甘,性微寒;入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瘘软。《本草纲目》中评价铁皮石斛“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现代研宄表明,铁皮石斛主要含石斛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菲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低血糖、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对恶性肿瘤、胃肠道疾病、糖尿病、白内障、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慢性咽炎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由于新鲜的铁皮石斛不便于运输和储藏,长期以来将新鲜的铁皮石斛通过烘烤和分剪,卷曲成螺旋体的“楓斗”,具有小巧美观、便于贮运的特点,而且用水冲泡后可以直接饮用。但是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存在卷曲的旋纹个数不一致,美观程度、规范性差,扭力过大茎条损裂,有效成分流失等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铁皮楓斗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仙斛系列”铁皮楓斗的加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仙斛系列”铁皮楓斗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I)采集、去杂:采集铁皮石斛鲜条,挑选去杂后得到去杂后的铁皮石斛;所述铁皮石斛是“仙斛系列”铁皮石斛;(2)烘烤软化:将去杂后的铁皮石斛摊在竹筛子中,置于130?135°C火盆上烘烤5?10分钟,使其软化得经过软化的铁皮石斛;(3)分剪、旋扭卷曲:将经过软化的铁皮石斛用剪刀进行分剪,使每个茎段的长度为6?8cm,再将分剪后的铁皮石斛莖段旋扭卷曲成具有4?6个旋纹的铁皮石斛螺旋体;(4)定型、抛光:将铁皮石斛螺旋体用牛皮纸捆包扎紧,置于65?70°C火盆上烘烤18?30小时,进行初次定型;将经过初次定型的铁皮石斛螺旋体拆出,再次另取牛皮纸将经过初次定型的铁皮石斛螺旋体捆包扎紧,并置于35?40°C火盆上再烘烤18?30小时,进行二次定型;最后抛光即得“仙斛系列”铁皮楓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仙斛系列”铁皮石斛为“仙斛I号”铁皮石斛或“仙斛2号”铁皮石斛。“仙斛I号”铁皮石斛品种植株高20?30cm,茎丛生、圆柱型、质地结实,直径0.5?Icm ;叶鞘不完全包被,叶纸质,矩圆状披针形,长4?7cm,宽I?2cm,顶端微钩转,边缘和中脉淡紫色,叶鞘具紫斑,鞘口张开,常与节留下I个环状间隙,具明显黑节;总状花序生于茎的上部,长2?4cm,常3?5朵;唇瓣不裂或不明显三裂,唇盘具紫红色斑点。该品种经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通过,浙江省农业厅2008年第I号公告公布,认定编号为浙认药2008003,品种名称为仙斛I号。“仙斛2号”铁皮石斛品种植株高30?50cm,茎丛生、青色、表面有紫色斑点,直径0.6?1cm,节间腰鼓形、长1.5?2.5cm ;叶鞘不完全包被,叶矩圆状披针形,长4?7cm,宽I?2.5cm,厚0.6?0.9mm,顶端微钩转,叶鞘具紫斑,鞘口张开,具长约0.3mm的明显黑节;总状花序生于莖的上部,长2?4cm,常3?5朵;花被片黄绿色,长约1.8cm ;唇_不裂或不明显三裂,唇盘具紫红色斑点。该品种经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浙江省农业厅2011年第6号公告公布,审定编号为浙(非)审药2011001,品种名称为仙斛2号。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工方法,步骤(I)中所述的采集方法具体为:在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仙斛系列”铁皮石斛,用剪刀在茎基部留一个节剪取,得到铁皮石斛鲜条。步骤(I)中所述的去杂方法具体为:去除铁皮石斛鲜条的叶片、花序梗、叶鞘。步骤(4)中所述的抛光方法具体为:将经过二次定型的铁皮石斛螺旋体放于棉布袋子中,以两人为一组,每人各拎住棉布袋子的一头来回拉动,使铁皮石斛螺旋体上的叶鞘脱落,进行抛光。本专利技术所述“仙斛系列”铁皮楓斗的加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规范性强,效率高等特点。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加工所得的铁皮楓斗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I)鲜条采集:2013年11月25日,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仙斛I号”铁皮石斛,用剪刀在茎基部留一个节剪取;(2)去杂:去除“仙斛I号”铁皮石斛的叶片、花序梗、叶鞘;(3)烘烤软化:将去杂后的“仙斛I号”铁皮石斛摊在竹筛子中,置于130°C火盆上烘烤8分钟,使其软化;(4)分剪:将软化好的“仙斛I号”铁皮石斛用剪刀进行分剪,使每个茎段的长度为6cm ;(5)旋扭卷曲:用尖嘴钳夹一下软化好的“仙斛I号”铁皮石斛茎段的节,用手旋扭卷曲成具4个旋纹的螺旋体;(6)定型:将旋扭卷曲的螺旋体用牛皮纸捆包扎紧,置于65°C火盆上烘烤24小时,进行初次定型,将初次定型好的螺旋体拆出,再次另取牛皮纸将经过初次定型的螺旋体捆包扎紧,置于35°C火盆上再烘烤24小时,进行二次定型;(7)抛光:将定型好的铁皮楓斗放于棉布袋子中,两人一组,各拎一头来回拉动使其叶鞘脱落,进行抛光。经上述步骤获得的铁皮楓斗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水分含量8.7%,总灰分4.2 %,多糖含量42.1 %,醇溶性浸出物8.5%,甘露糖含量28.0 %,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实施例2(I)鲜条采集:2014年I月6日,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仙斛2号”铁皮石斛,用剪刀在茎基部留一个节剪取;(2)去杂:去除“仙斛2号”铁皮石斛的叶片、花序梗、叶鞘;(3)烘烤软化:将去杂后的“仙斛2号”铁皮石斛摊在竹筛子中,置于132°C火盆上烘烤8分钟,使其软化;(4)分剪:将软化好的“仙斛2号”铁皮石斛用剪刀进行分剪,使每个茎段的长度为8cm ;(5)旋扭卷曲:用尖嘴钳夹一下软化好的“仙斛2号”铁皮石斛茎段的节,用手旋扭卷曲成具6个旋纹的螺旋体;(6)定型:将旋扭卷曲的螺旋体用牛皮纸捆包扎紧,置于70°C火盆上烘烤24小时,进行初次定型,将初次定型好的螺旋体拆出,再次另取牛皮纸将经过初次定型的螺旋体捆包扎紧,置于35°C火盆上再烘烤24小时,进行二次定型;(7)抛光:将定型好的铁皮楓斗放于棉布袋子中,两人一组,各拎一头来回拉动使其叶鞘脱落,进行抛光。经上述步骤获得的铁皮楓斗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水分含量8.9%,总灰分4.0 %,多糖含量54.5 %,醇溶性浸出物7.3%,甘露糖含量32.3%,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主权项】1.一种“仙斛系列”铁皮楓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采集、去杂:采集铁皮石斛鲜条,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仙斛系列”铁皮枫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采集、去杂:采集铁皮石斛鲜条,挑选去杂后得到去杂后的铁皮石斛;所述铁皮石斛是“仙斛系列”铁皮石斛;(2)烘烤软化:将去杂后的铁皮石斛摊在竹筛子中,置于130~135℃火盆上烘烤5~10分钟,使其软化得经过软化的铁皮石斛;(3)分剪、旋扭卷曲:将经过软化的铁皮石斛用剪刀进行分剪,使每个茎段的长度为6~8cm,再将分剪后的铁皮石斛茎段旋扭卷曲成具有4~6个旋纹的铁皮石斛螺旋体;(4)定型、抛光:将铁皮石斛螺旋体用牛皮纸捆包扎紧,置于65~70℃火盆上烘烤18~30小时,进行初次定型;将经过初次定型的铁皮石斛螺旋体拆出,再次另取牛皮纸将经过初次定型的铁皮石斛螺旋体捆包扎紧,并置于35~40℃火盆上再烘烤18~30小时,进行二次定型;最后抛光即得“仙斛系列”铁皮枫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焱朱惠照李振皓
申请(专利权)人:武义寿仙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