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自动化振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187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用自动化振平装置,其结构包括曲杆、把手、急停按键、支撑架、振平板、振平机主体、连接杆、接线槽、角度调节装置、连接板,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马达、锥形齿轮、配合齿轮、传动轮、连杆、传送带、齿轮、扇形齿轮、转轴板、固定支杆、外罩壳,马达的右端面与外罩壳内表面的右侧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施工用自动化振平装置,结构上设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设于振平板的上方处,在进行角度调整的过程中,马达可以带动锥形齿轮转动,锥形齿轮使配合齿轮通过传送带带动传动轮,传动轮可以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与扇形齿轮相互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振平板角度的调整,避免了坡度较大的道路的振平效果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用自动化振平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施工用自动化振平装置,属于自动化振平领域。
技术介绍
振平装置是在修理道路中十分常见也必不可少的一件设备,它可以有效的将刚铺设的混凝土迅速的整平。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20511753.8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振平装置,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承载台,承载台的相对一侧均设有辅助移动装置,辅助移动装置上固定有第一移动块,两个第一移动块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相对一侧均设有第二滑槽,但是该现有技术的角度调整幅度过小,导致坡度较大的道路的振平效果不足,限制了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用自动化振平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的角度调整幅度过小,导致坡度较大的道路的振平效果不足,限制了使用范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施工用自动化振平装置,其结构包括曲杆、把手、急停按键、支撑架、振平板、散热孔、振平机主体、连接杆、接线槽、角度调节装置、连接板,所述曲杆的左端面与把手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曲杆的右端面与支撑架的背部相焊接,所述急停按键嵌入安装于振平机主体的左端面,所述振平板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用自动化振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曲杆(1)、把手(2)、急停按键(3)、支撑架(4)、振平板(5)、散热孔(6)、振平机主体(7)、连接杆(8)、接线槽(9)、角度调节装置(10)、连接板(11),所述曲杆(1)的左端面与把手(2)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曲杆(1)的右端面与支撑架(4)的背部相焊接,所述急停按键(3)嵌入安装于振平机主体(7)的左端面,所述振平板(5)的上端面与角度调节装置(10)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散热孔(6)嵌入安装于振平机主体(7)的上端面,所述接线槽(9)嵌入安装于振平机主体(7)的正表面,所述连接板(11)的正表面与振平机主体(7)的背部相贴合,所述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用自动化振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曲杆(1)、把手(2)、急停按键(3)、支撑架(4)、振平板(5)、散热孔(6)、振平机主体(7)、连接杆(8)、接线槽(9)、角度调节装置(10)、连接板(11),所述曲杆(1)的左端面与把手(2)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曲杆(1)的右端面与支撑架(4)的背部相焊接,所述急停按键(3)嵌入安装于振平机主体(7)的左端面,所述振平板(5)的上端面与角度调节装置(10)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散热孔(6)嵌入安装于振平机主体(7)的上端面,所述接线槽(9)嵌入安装于振平机主体(7)的正表面,所述连接板(11)的正表面与振平机主体(7)的背部相贴合,所述角度调节装置(10)包括马达(1001)、锥形齿轮(1002)、配合齿轮(1003)、传动轮(1004)、连杆(1005)、传送带(1006)、齿轮(1007)、扇形齿轮(1008)、转轴板(1009)、固定支杆(10010)、外罩壳(10011),所述马达(1001)的右端面与外罩壳(10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运林江运标江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金紫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