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型腿康复辅助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O型腿康复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O”形腿是指双脚踝部并拢,双膝不能靠拢,呈“O”字形。大多是由于站立过早,行走时间过长,缺乏营养和锻炼等原因引起的,造成大、小腿内外两侧肌肉群及韧带的收缩力量与伸展力量不平衡。O型腿的人,由于膝关节内翻,身体重量就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关节面上。过度的压力和摩擦力,会导致膝关节内侧软骨面磨损,胫骨平台塌陷,继发骨性关节炎。到年龄大了,就容易出现关节痛,影响到正常的行走活动。腿部的畸形不仅仅影响体型与健美,对人体健康也有损害。也由此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O型腿的矫正方法包括:手术、仪器、夹板、绑腿、锻炼、矫正鞋垫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1.外固定器加胫骨结节倒U形截骨术。这种方法优点主要有:截骨术操作简单、安全、骨愈合快,不容易出现延迟愈合,采用外固定器便于掌握整形矫正时的角度,可使骨愈合角度准确,调整也方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下地活动,下肢肌肉不会出现萎缩。2.胫骨结节倒U形截骨术,术后管形石膏外固定。非手术矫正方法主要包括:1、夹板、绑腿方式的矫正这种方式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型腿康复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架组件(1、2)和扭矩校正组件(3),支架组件(1、2)包括上支架(1)和下支架(2),所述的上支架(1)由两块上支撑板(11)和大腿支撑板(12)构成,大腿支撑板(12)的内侧面周向弧度与人体大腿正面的圆周弧度相匹配,大腿支撑板(12)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的两块上支撑板(11)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支架(2)包括膝盖支撑板(22)、小腿支撑板(23)和两块下支撑板(21)构成,所述的膝盖支撑板(22)的内侧面周向弧度与人体膝盖正面的圆周弧度相匹配,小腿支撑板(23)的内侧面周向弧度与人体小腿正面的圆周弧度相匹配,膝盖支撑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型腿康复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架组件(1、2)和扭矩校正组件(3),支架组件(1、2)包括上支架(1)和下支架(2),所述的上支架(1)由两块上支撑板(11)和大腿支撑板(12)构成,大腿支撑板(12)的内侧面周向弧度与人体大腿正面的圆周弧度相匹配,大腿支撑板(12)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的两块上支撑板(11)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支架(2)包括膝盖支撑板(22)、小腿支撑板(23)和两块下支撑板(21)构成,所述的膝盖支撑板(22)的内侧面周向弧度与人体膝盖正面的圆周弧度相匹配,小腿支撑板(23)的内侧面周向弧度与人体小腿正面的圆周弧度相匹配,膝盖支撑板(22)和小腿支撑板(23)分别位于上下侧由两块下支撑板(21)固定连接构成,所述的膝盖支撑板(22)的上部两侧设置有铰接凸起(24),铰接凸起(24)分别与所述的两块上支撑板(11)的底部相铰接,并在左侧的交接位设置有连接轴头(25),所述的扭矩校正组件(3)设置在连接轴头(25)上,并在上支撑板(11)的左侧设置有上限位杆(13),下支撑板(21)的左侧设置有下限位杆(26);所述的扭矩校正组件(3)扭矩输出的两端分别位于上限位杆(13)和下限位杆(2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型腿康复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矩校正组件(3)包括外壳体(31)、第一调节盘(32)、中轴(33)、扭簧(34)、第二调节盘(36)和调节手柄(37),所述的第一调节盘(32)固定设置在外壳体(31)的内部,第一调节盘(32)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弹簧容置腔(321),并在第一弹簧容置腔(3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323);所述的外壳体(31)中部设置有套管(311),套管(311)穿过第一调节盘(32)和第二调节盘(36),所述的中轴(33)穿过套管(311)与所述的连接轴头(25)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调节盘(36)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弹簧容置腔(361),并在第二弹簧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363);所述的扭簧(34)设置在第一弹簧容置腔(321)和第二弹簧容置腔(361)构成的腔体内,扭簧(34)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缺口(323)和第二缺口(363)与分别固定在第一调节盘(32)和第二调节盘(36)上的定位块(38)相插接;所述的第二调节盘(36)的右侧面设置有径向的条形槽(366),条形槽(366)内设置有调节板(367),调节板(367)的下端设置调节槽(368),所述的调节槽(368)设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