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贵金属回收电极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11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贵金属回收电极组,由阳极、阴极、阳极接线柱、阴极接线柱、下封板、上盖板、阴极旋转轴、绝缘传动轴、进液口、出液口组成;所述上盖板、阳极、下封板合围形成电解槽腔体;所述阴极设置在所述电解槽腔体内,并通过阴极旋转轴分别与绝缘传动轴、下封板上的旋转槽相连;所述阴极接线柱与所述阴极碳刷式相连;所述阳极接线柱设置在所述阳极的外侧面上;所述阳极的内壁上涂覆有氧化铱、钽涂层,兼做阳极与电解槽腔体,可长期稳定使用、维护成本较低。采用碳刷式阴极接线柱,提高导电及稳定性,阴极拆装较为便捷,维护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贵金属回收电极组
本技术涉及电极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节能、拆装便捷的贵金属回收电极组。
技术介绍
铂、金、银等贵金属在PCB或电镀行业中应用较广,由于其较稀有,价格昂贵,对贵金属的回收重新利用,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对电解液中贵金属的回收,方法较多,电化学法较传统化学还原法,摈弃添加还原试剂,仅仅需要绿色试剂——“电子”,便可将电解液中贵金属离子提取到很低值。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电极组稳定性不佳,使用时间较短的问题。当需要回收贵金属时,存在着拆装不便的问题。而电极组的稳定性及性能影响着电化学反应效率,其操作性影响着制造产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贵金属回收电极组,已达到使其稳定节能、拆装便捷、维护成本低的目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贵金属回收电极组,由阳极、阴极、阳极接线柱、阴极接线柱、下封板、上盖板、阴极旋转轴、绝缘传动轴、进液口、出液口组成;所述阳极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其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绝缘的上盖板,其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绝缘的下封板,所述上盖板、阳极、下封板合围形成电解槽腔体;所述阴极设置在所述电解槽腔体内,并通过阴极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贵金属回收电极组,由阳极(1)、阴极(2)、阳极接线柱(3)、阴极接线柱(4)、下封板(5)、上盖板(6)、阴极旋转轴(7)、绝缘传动轴(8)、进液口(9)、出液口(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1)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其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绝缘的上盖板(6),其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绝缘的下封板(5),所述上盖板(6)、阳极(1)、下封板(5)合围形成电解槽腔体;所述阴极(2)设置在所述电解槽腔体内,并通过阴极旋转轴(7)分别与上盖板(6)外侧的绝缘传动轴(8)、下封板(5)上的旋转槽相连;所述阴极接线柱(4)设置在上盖板(6)上,并与所述阴极(2)碳刷式相连;所述阳极接线柱(3)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贵金属回收电极组,由阳极(1)、阴极(2)、阳极接线柱(3)、阴极接线柱(4)、下封板(5)、上盖板(6)、阴极旋转轴(7)、绝缘传动轴(8)、进液口(9)、出液口(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1)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其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绝缘的上盖板(6),其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绝缘的下封板(5),所述上盖板(6)、阳极(1)、下封板(5)合围形成电解槽腔体;所述阴极(2)设置在所述电解槽腔体内,并通过阴极旋转轴(7)分别与上盖板(6)外侧的绝缘传动轴(8)、下封板(5)上的旋转槽相连;所述阴极接线柱(4)设置在上盖板(6)上,并与所述阴极(2)碳刷式相连;所述阳极接线柱(3)设置在所述阳极(1)的外侧面上;所述阳极(1)的内壁上涂覆有氧化铱、钽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顾振华朱君军严成徐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铂瑞电极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