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93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洁部件,其包括柔性片,该柔性片的任意一面或多面设有至少一组凹孔阵列,所述凹孔阵列包括若干底部密封的凹孔,且至少一组凹孔阵列的凹孔内设有至少一个突起,利用柔性片上阵列设置的凹孔阵列,可以在清洁脸部或身体时,通过摩擦进行清洁,同时各个凹孔都可产生吸附能力,去吸附脸部或身体表面的污物,同时突起的设置一可以起到导引的作用,使得凹孔内的填充物流向更顺畅,还可以利用震动产生搅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理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清洁部件。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不断地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受到环境的影响,以及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对皮肤造成的副作用,现代人皮肤问题,尤其是脸部的皮肤问题,越来越严重,诸如皮肤出油和死皮问题较为常见,面部肌肉长期疲劳,而为了控制出油和死皮问题,人们一般采用各种各样化学制品来实现目的,但一来采用这些化学制品需要有较高的成本,洗脸后的废水也不利于环境保护,浪费水资源,二来其仍然对人的皮肤,尤其是相对脆弱的脸部皮肤存在刺激性,会导致上述问题的恶性循环,同时无法解除面部的疲劳。而现有的擦脸巾大多采用棉质或布质,在清洗时对于油脂以及死皮的清理较为复杂,而采用海绵则对把皮肤有损。其次采用海绵等清洁物品去清洁时,其造成乳液或清洁液的使用量偏大,从而导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洁部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洁部件,其包括柔性片,该柔性片的任意一面或多面设有至少一组凹孔阵列,所述凹孔阵列包括若干底部密封的凹孔,且至少一组凹孔阵列的凹孔内设有至少一个突起。所述凹孔与待清洗物表面接触时形成独立的锁水腔室。所述凹孔的边壁在所述柔性片动作时使凹孔产生负压。所述凹孔阵列经加工形成具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凹陷结构的摩擦面,且在该摩擦面压靠于待清洗物表面时,从该凹陷结构内分配填充物或在摩擦期间将累积的污物填充该凹陷结构。所述凹孔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柔性片表面。所述凹孔的形状在从圆形到包括六边形在内的多边形之间变化。所述凹孔的形状为六边形,若干个凹孔的边缘相互贴合形成蜂窝状结构。各个凹孔之间相互关联或相互独立设置。所述柔性片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突起,所述突起位于凹孔内部,且包含并不局限于突起的侧壁与凹孔内壁不接触。所述突起为圆柱状或点状结构或梅花状。所述突起在摩擦面与填充物接触时,将填充物导引至对应的凹孔内或在于待清洗物表面接触时,将凹孔的填充物引流至待清洗物表面。所述突起在摩擦面受到挤压时,自搅动凹孔内的填充物或凹孔阵列表面。所述凹孔内壁向中心延伸形成若干突起。所述突起呈线状或须状,且周向分布设置在所述凹孔内壁上。该柔性片的凹孔的深度为0.1-5mm之间变化,该柔性片的凹孔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或直径为0.2-5mm之间变化。用于清洗人体的分泌物或脏物。用于清洗牙齿表面的脏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柔性片上阵列设置的凹孔阵列,可以在清洁脸部或身体时,通过摩擦进行清洁,同时各个凹孔都可产生吸附能力,去吸附脸部或身体表面的污物,同时突起的设置一可以起到导引的作用,使得凹孔内的填充物流向更顺畅,还可以对通过震动产生搅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2或3的局部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2或3的凹孔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凹孔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洁部件,其可以作为擦手巾、洗脸巾或其他擦拭用薄片状结构,也可以用于洗脸机等清洗设备上。其包括柔性片1,该柔性片1的任意一面经加工形成若干凹孔阵列3,该凹孔阵列3略微高于柔性片的表面或与其齐平,所述凹孔阵列包括若干底部密封的用于锁水的凹孔11,且任意一个凹孔11均具有受到挤压产生吸附的效果。而且该凹孔11的外壁是由柔性片一侧向上延伸直接形成,同时在延伸的最顶端的向中间凹陷,且该凹陷的底面可与清洗面齐平,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吸附能力凹孔,该凹孔11可以吸附清洗液体或人体表面的污物,同时也能起到锁水保湿的功效,在一次吸附足量的水之后,可以实现全脸擦拭。而柔性片上表面分布凹孔阵列,各个凹孔阵列在该柔性片与皮肤接触时,可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锁水容腔,在使用时,各个锁水容腔内的水均可独立于皮肤接触,可以极大的降低水资源的使用量。而在柔性片动作时,通过凹孔边壁的动作,可以挤压凹孔,使得凹孔产生负压,更容易的将皮肤表面的脏物吸走,或者用于吸附黑头。同时该柔性片通过揉搓或者抖动即可将脏物洗去,且更容易干,适用于旅行途中的清洗。该柔性片1为硅胶材质,而任意凹孔之间均设有构成整个凹孔阵列的网格13,各个凹孔等间距分布在网格内,而网格则对各个凹孔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使其连接形成为一整体,同时该网格也可以在受到挤压时对凹孔起到一定的吸附的效果。同时相邻的凹孔之间均相互独立,各自产生吸力,而阵列设置的凹孔形成网格,通过改变网格的密度来调整整个摩擦面的清洗舒适度,且各个网格独立的吸附作用,使得相互之间的作用互不干涉,在使用时也可以利用独立的吸附作用,去吸附鼻头处的黑头,使得该清洁部件的清洗效果更佳。凹孔可以是柔性片的一个表面向另一个表面凹陷形成,也可以是由一个表面向远离另一个表面延伸形成。凹孔阵列3的表面经加工形成摩擦面2,该摩擦面2可压靠于待清洗物表面,压靠于待清洗物表面时,其可形成吸附力,利用吸附力将待清洗物表面的脏物填充进该凹孔阵列的凹陷结构11内。该凹陷结构即凹孔,同时在使用时也可以实现将清洗液填充该凹陷结构,在压靠于待清洗物表面时,利用挤压力将其释放至待清洗物表面,而该凹孔阵列产生的吸附力可以使得摩擦面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液体层,使得摩擦面并不会直接与皮肤表面接触,提高清洗的舒适度。且任意一个凹孔内设有至少一个突起12,而在凹孔11的中心,也就是凹孔的中间凹陷位置设置至少一个突起12,该突起可以是点或柱,其高度可以与凹孔的高度齐平,也可以略高于凹孔的高度,也可以低于凹孔的高度,且其一体成型在清洗面上,可以直接通过清洗面的震动传递至该突起上,使得突起具有一定的震动,在使用时,该震动可以直接作用在由凹孔吸附的液体上,从而使得其产生泡沫。若干阵列分布的凹孔的表面形成摩擦面,且该摩擦面上具有若干凹陷的结构,该摩擦面可作用在人脸或人体表面,其上的若干凹陷的结构在于人脸或人体表面接触时起到吸盘的作用,可以直接吸附人脸或人体表面的污物,并将吸附的污物填充至该凹陷的结构,也就是凹孔的中间凹陷内,而在使用前,其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吸附洗脸液或洗澡液,并将其填充至凹陷的结构内,在将该摩擦面压靠于人脸或人体表面时,由于一定的挤压力,会从该凹陷的结构内,将洗澡液或洗脸液分配到人体表面或人脸上,通过移动该清洗面,可以实现均匀分布,从而完成对整个人体表面或人脸的润滑,使得清洗更加洁净,同时凹孔在受到挤压时,会产生一定的吸附力,可以直接对黑头进行吸附,清洁更加方便。所述凹孔阵列形成凹孔网格,或紧密接触或不紧密接触,可以是通过若干连接筋将凹孔互相连接,也可以直接通过各个凹孔的外壁连接在一起,而且各个连接筋或凹孔的外壁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如硅胶,在形成凹孔网格时,也能够互相对各自的凹孔进行关联,即相互之间的受力会使得相近的凹孔受到挤压产生吸附力,而直接通过外壁连接在一起会使得产生的吸附力更强,更及时,该连接筋也可以是各个凹孔的连接在一起的外壁。在摩擦面动作时,所述突起震动凹孔内的填充物,即该突起可以更好的将整个摩擦面的动作幅度传递到凹孔内,并实现由内至外的对凹孔的填充物的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部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柔性片,该柔性片的任意一面或多面设有至少一组凹孔阵列,所述凹孔阵列包括若干底部密封的凹孔,且至少一组凹孔阵列的凹孔内设有至少一个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部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柔性片,该柔性片的任意一面或多面设有至少一组凹孔阵列,所述凹孔阵列包括若干底部密封的凹孔,且至少一组凹孔阵列的凹孔内设有至少一个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与待清洗物表面接触时形成独立的锁水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的边壁在所述柔性片动作时使凹孔产生负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阵列经加工形成具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凹陷结构的摩擦面,且在该摩擦面压靠于待清洗物表面时,从该凹陷结构内分配填充物或在摩擦期间将累积的污物填充该凹陷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柔性片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的形状在从圆形到包括六边形在内的多边形之间变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的形状为六边形,若干个凹孔的边缘相互贴合形成蜂窝状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部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凹孔之间相互关联或相互独立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部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智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森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