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73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托盘箱,托盘箱包括底盘、侧壁和上盖,底盘的角部设置有底盘角立柱,底盘角立柱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凸起。相邻的两个侧壁之间设置有侧壁立柱,侧壁立柱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凸起。上盖包括边梁部分和盖板部分。其中,配合部设置在边梁部分上,并且构造为,当托盘箱折叠时,配合部与第一凸起连接,当托盘箱组立时,配合部与第二凸起连接,并且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时延伸穿过配合部并突出于上盖的顶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托盘箱,上盖为与托盘箱独立的整体结构,可在托盘箱折叠和组立状态下与箱体连接,并且不论是否使用上盖,均能实现托盘箱之间在组立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堆码以及托盘箱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盘箱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盘箱。
技术介绍
托盘箱一般由一个底盘、四个侧壁组成,为了减少托盘箱的空箱运输、存储费用,托盘箱一般设计成可拆卸式和可折叠式,可拆卸式是将托盘箱拆卸成底盘、侧壁、上盖等分离的部件运输,可折叠式是将托盘箱的侧壁、上盖折叠到底盘上成套运输,部件之间不分离。而根据所装货物的不同,有的托盘箱不需要上盖,有的托盘箱需要上盖。上盖分为分体式的和整体式的,分体式的上盖一般是铰接在侧壁上,用于可折叠式托盘箱,分体式上盖托盘箱的折叠后高度会高一些(高出一个上盖的厚度),空箱运输量减少,物流成本增加。可拆卸式托盘箱由于是拆卸成部件运输,部件容易丢失,且托盘箱的组立、拆卸不如可折叠式托盘箱方便。托盘箱的上盖在托盘箱组立时一般要与箱体固定,防止运输中掉落,并通过加装铅封起到防盗功能。可折叠式托盘箱的上盖在折叠时放置于底盘上,最好也与底盘固定,防止运输中掉落。目前带有上盖的托盘箱基本上都是利用上盖进行托盘箱的组立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堆码,去掉上盖则托盘箱就不能使用。客户希望自己的托盘箱能操作方便、物流成本低、安全不易丢失并且多用途,需要上盖时可随时安装上盖,不需要上盖时将上盖拆掉即可,有没有上盖托盘箱都能在组立状态和折叠状态堆码,托盘箱都能正常使用,但目前的托盘箱还不能做到。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托盘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托盘箱,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角部设置有底盘角立柱,所述底盘角立柱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凸起;侧壁,所述侧壁连接至所述底盘,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之间设置有侧壁立柱,所述侧壁立柱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凸起;以及上盖,所述上盖能够覆盖于所述底盘的正上方,所述上盖包括边梁部分和盖板部分,其中,配合部设置在所述边梁部分上,并且构造为,当所述托盘箱折叠时,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当所述托盘箱组立时,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二凸起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时延伸穿过所述配合部并突出于所述上盖的顶表面。根据本技术的托盘箱,上盖为与托盘箱独立的整体结构,可在托盘箱折叠和组立状态下与箱体连接,并且不论是否使用上盖,均能实现托盘箱之间在组立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堆码以及托盘箱的正常使用。可选地,所述边梁部分搭接至所述侧壁的上端面和所述底盘角立柱的上端面,所述盖板部分连接所述边梁部分。可选地,所述边梁部分还包括台阶部以及连接所述台阶部的凸缘,台阶部包括搭接于所述侧壁和所述底盘角立柱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部分向下延伸并且与所述凸缘连接的第二部分。由此,上盖突出于侧壁或底盘角立柱的上端面的高度仅为一个台阶部的第一部分的高度。可选地,所述盖板部分连接至所述凸缘,使得所述边梁部分与所述盖板部分形成向箱体内凹陷的空间。可选地,所述盖板部分连接至所述凸缘的下表面,所述凸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所述盖板部分在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连通箱体内部的流水孔。由此,通过设置凸起部避免了流水孔直接暴露于箱外,能够防止人为通过流水孔损坏箱内货物。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梁部分的与所述底盘角立柱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处堆码板,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堆码板上。所述配合部为通孔和/或凹槽。可选地,所述托盘箱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容纳于所述边梁部分与所述盖板部分形成的空间内。可选地,所述托盘箱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连接构件,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边梁部分的台阶部的第二部分上并且与所述底盘角立柱位置对应;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底盘角立柱上并且与第一配合部相对应,使得当所述托盘箱折叠时,所述连接构件连接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以将所述上盖固定至所述底盘;和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三配合部设置在所述侧壁立柱上并且与第一配合部相对应,使得当所述托盘箱组立时,所述连接构件连接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以将所述上盖固定至所述侧壁。由此,锁定装置在上盖的台阶部在箱体内侧形成的空间中锁定上盖,避免了因意外碰撞解开锁具而导致的上盖的掉落。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三配合部分别构造为孔,所述连接构件构造为固定到所述上盖的插锁。可选地,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盖上的锁杆保持部件,所述锁杆保持部件包括:第一槽与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构成为在锁紧和打开状态下固定所述插锁;和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所述插锁上,以压缩所述插锁抵靠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可选地,所述锁杆保持部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插锁可移动地接收在所述支撑部中,使得所述插锁在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均被保持。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托盘箱组立后的正视图;图1A为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托盘箱折叠时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托盘箱折叠后的正视图;图3A为图3中的B部分的放大视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托盘箱的第一优选的上盖的正视图;图4A为图4中的C部分的放大视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托盘箱的第二优选的上盖的正视图;图5A为图5中的D部分的放大视图;图6为图1中沿Y-Y线所截的截面图;图6A为图6中的E部分的放大视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托盘箱的爆炸视图;图7A为图7中的F部分的放大视图;图7B为图7中的G部分的放大视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托盘箱的俯视图;图8A为图8中沿R-R线所截的截面的局部放大图;图8B为图8中沿T-T线所截的截面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托盘箱的上盖处于锁合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托盘箱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托盘箱。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托盘箱1在组立状态下的正视图。图1中示出的托盘箱1可以是折叠式托盘箱、拆卸式托盘箱或其他类型的托盘箱。下面将以折叠式托盘箱为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角部设置有底盘角立柱,所述底盘角立柱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凸起;侧壁,所述侧壁连接至所述底盘,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之间设置有侧壁立柱,所述侧壁立柱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凸起;以及上盖,所述上盖能够覆盖于所述底盘的正上方,所述上盖包括边梁部分和盖板部分,其中,配合部设置在所述边梁部分上,并且构造为,当所述托盘箱折叠时,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当所述托盘箱组立时,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二凸起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时延伸穿过所述配合部并突出于所述上盖的顶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角部设置有底盘角立柱,所述底盘角立柱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凸起;侧壁,所述侧壁连接至所述底盘,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之间设置有侧壁立柱,所述侧壁立柱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凸起;以及上盖,所述上盖能够覆盖于所述底盘的正上方,所述上盖包括边梁部分和盖板部分,其中,配合部设置在所述边梁部分上,并且构造为,当所述托盘箱折叠时,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当所述托盘箱组立时,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二凸起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时延伸穿过所述配合部并突出于所述上盖的顶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部分搭接至所述侧壁的上端面和所述底盘角立柱的上端面,所述盖板部分连接所述边梁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部分还包括台阶部以及连接所述台阶部的凸缘,所述台阶部包括搭接于所述侧壁和所述底盘角立柱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部分向下延伸并且与所述凸缘连接的第二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部分连接至所述凸缘,使得所述边梁部分与所述盖板部分形成向箱体内凹陷的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部分连接至所述凸缘的下表面,所述凸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所述盖板部分在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连通箱体内部的流水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梁部分的与所述底盘角立柱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堆码板,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继军孙士国鲁亮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大连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