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颗粒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683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颗粒剂,有效成分由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设定含量为10000亿芽孢/克的枯草芽孢杆菌原药为100%原药,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1~1: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两个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同,用于防治农作物青枯病协同增效显著,有利于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农药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颗粒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含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颗粒剂,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的青枯病。
技术介绍
青枯病(Ralstoniasolanacearum)是农业生产中一类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从作物幼苗至开花结果期均可发生,是茄科、豆科作物的主要病害。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青枯病的病原菌在作物种植前就已经存在于土壤中,并且能在土壤中长时间存活,一般2-3年仍保持致病力。在农业生产中,农户通常没有采用兑水喷雾法预防农作物青枯病的习惯,而在病害高峰期兑水喷雾用药的效果比较差,导致病害不能得到及时的防治而造成幼苗或植株死亡的巨大损失。因此急需一种能有效防治农作物青枯病的杀菌剂,能在作物播种期、移栽期、培土期及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施用,并能有效的控制青枯病害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主要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含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颗粒剂,应用于防治农作物青枯病。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颗粒剂,有效成分由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1)中生菌素,英文名称:zhongshengmycin,为N-糖苷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病原细菌蛋白质的肽键生成,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它不仅可以抑制真菌菌丝的生长、抑制孢子的萌发,起到防治真菌性病害的作用,还可以刺激植物体内植保素及木质素的前体物质的生成,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中生菌素能够抗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分枝杆菌,酵母菌及丝状真菌,特别对农作物致病菌如菜软腐病菌、黄瓜角斑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苹果轮纹病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2)枯草芽孢杆菌,英文名称:bacillussubtilis,是一种微生物杀菌剂,通过有效成分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和位点竞争、诱导抗性的作用方式,杀灭和控制病原菌,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所述的颗粒剂,设定含量为10000亿芽孢/克的枯草芽孢杆菌原药为100%原药,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1~1:5,优选的,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2:1或1:2。所述的颗粒剂,中生菌素的重量百分比为0.05%-0.5%,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百分比为0.05-0.5%,即枯草芽孢杆菌在杀菌剂中的含量为5亿孢子/克~50亿孢子/克。所述的颗粒剂,依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的辅助剂,制备成农业上可接受的颗粒剂。所述的颗粒剂,辅助剂包括填料、分散剂、润湿剂、粘结剂、稳定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两个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不同,相互混配协同增效明显,能够大幅提高药效,能有效控制青枯病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和用药成本;有利于延缓现有病菌对单一药剂潜在的抗性风险,延长药剂的使用周期。(2)本专利技术制备成颗粒剂,可以在作物播种期、移栽期、培土期、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施用,无需兑水,省时省工。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一、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实施例1:中生菌素、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混剂对番茄青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参照《农药生物活性评价SOP》、生测标准方法NY/T1156.16-2008及NY/T1156.6-2006。采用浑浊度法:将预先培养的生长在NA培养基斜面上的番茄青枯病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菌种用无菌水稀释为1×107个孢子/mL浓度的悬浮液,向各含药的NB培养基处理中分别接种100μL菌液,置于28℃下振荡(120r/min)培养,每处理设4次重复。开始培养前分别测定各处理的浑浊度,待对照处理达到对数生长期时,测定并记录各处理的浑浊度。根据调查数据,按公式(1)计算细菌的生长抑制率,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式中:P----生长抑制率;A0----空白对照浑浊度增加值;A1----药剂处理浑浊度增加值。将细菌的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增效作用评价方法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6.6-2006,根据Sun&Johnson(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见表1。表1中生菌素、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混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毒力测定统计表供试药剂配比EC50(μg/mL)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共毒系数(CTC)中生菌素(A)/1.54211.61//枯草芽孢杆菌(B)/3.27100.00//A:B10:12.08157.36201.4778.1A:B5:11.35242.27193.01125.5A:B4:11.31249.33189.29131.7A:B3:11.17280.13183.71152.5A:B2:11.07305.15174.41175.0A:B1:11.43227.62155.81146.1A:B1:21.28255.91137.20186.5A:B1:31.64199.68127.90156.1A:B1:52.04160.22118.60135.1A:B1:82.51129.90112.40115.6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当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1~1:5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当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2:1和1:2时,共毒系数(CTC)系数分别为175.0、186.5,增效较为显著,在田间试验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二、制备实施例实施例1:0.2%中生菌素·1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配方:依据中生菌素与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2:1,按量称取中生菌素0.2%,枯草芽孢杆菌0.1%,木质素磺酸钠3.2%(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3.5%(润湿剂),聚乙烯醇3.2%(粘结剂),白炭黑10%(填料),硅藻土(填料)补足至100%。实施例2:0.1%中生菌素·2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配方:依据中生菌素与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2,按量称取中生菌素0.1%,枯草芽孢杆菌0.2%,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5%(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5%(润湿剂),聚乙烯醇5.0%(粘结剂),白炭黑5%(填料),膨润土(填料)补足至100%。实施例3:0.05%中生菌素·5.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配方:依据中生菌素与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1,按量称取中生菌素0.05%,枯草芽孢杆菌0.05%,羧甲基纤维素3.5%(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0%(润湿剂),聚乙烯醇3.5%(粘结剂),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实施例4:0.2%中生菌素·5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配方:依据中生菌素与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设定含量为10000亿芽孢/克的枯草芽孢杆菌原药为100%原药,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1~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设定含量为10000亿芽孢/克的枯草芽孢杆菌原药为100%原药,中生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1~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付圆韦勇飞杨新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益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