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明霞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更换的汽车底盘纵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63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更换的汽车底盘纵梁,包括梁体、结合梁、固定板、螺栓杆、螺钉、减震弹簧、挡板、调节筒、支撑杆、卡板、连接板、穿孔、伸缩柱、第一螺旋弹簧、弹簧座和第二螺旋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结合梁相互之间利用螺栓杆和减震弹簧连接,使得工作中整个梁体可以由多个结合梁连接组成,使用时其中任意一个结合梁损坏后可以单独拆卸更换,避免了梁体维修,对车底盘造成安全隐患,或者更换整个梁体,费用较高,费时费力,不方便后期维护。且减震弹簧和伸缩柱在工作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使梁体在工作中不易震动,工作稳定性能好,车体不易损坏,车辆行驶舒适性更好,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更换的汽车底盘纵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底盘纵梁,具体为一种方便更换的汽车底盘纵梁,属于汽车零部件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底盘是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底盘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所以纵梁在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汽车的边梁式底盘、中梁式底盘等均含有纵梁。纵梁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型,也有的做成Z字型或者箱型等断面。纵梁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型,也有的做成Z字型或者箱型断面。但是现有的纵梁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的汽车底盘纵梁在使用时外部是一个整体,损坏时不易修复,修复后容易对底盘的整体稳定性能和安全性能产生隐患,如果更换费时费力更换成本高,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底盘纵梁损坏时不易修复,更换困难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方便更换的汽车底盘纵梁。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方便更换的汽车底盘纵梁,包括梁体、结合梁、螺栓杆和减震弹簧,所述梁体内部包含有若干个结合梁,且若干个所述结合梁两端均连接有螺栓杆,两个所述螺栓杆之间连接有调节筒,若干个所述结合梁的连接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板,若干个所述结合梁的连接处内部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内部套装有伸缩柱。所述梁体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一侧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结合梁,所述结合梁内部安装有若干个第二螺旋弹簧。优选的,所述结合梁外部设置有若干个螺孔,且固定板通过螺钉和螺孔连接结合梁。优选的,所述结合梁内部呈中空设置,且结合梁内部两端均焊接有挡板,螺栓杆连接在挡板一侧。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板呈对称设置,且卡板内部设置有穿孔。优选的,所述伸缩柱内部安装有第一螺旋弹簧,且伸缩柱两端均垂直连接两端的结合梁。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旋弹簧底部连接有弹簧座,且第二螺旋弹簧套装在弹簧座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结合梁相互之间利用螺栓杆和减震弹簧连接,使得工作中整个梁体可以由多个结合梁连接组成,使用时其中任意一个结合梁损坏后可以单独拆卸更换,避免了梁体维修,对车底盘造成安全隐患,或者更换整个梁体,费用较高,费时费力,不方便后期维护。且减震弹簧和伸缩柱在工作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使梁体在工作中不易震动,工作稳定性能好,车体不易损坏,车辆行驶舒适性更好,使用寿命延长。2、通过在梁体两端连接着连接板和卡板,使得工作中梁体通过卡板方便与外部车体零件连接,工作中不易脱落,且零件能稳定的与车底盘连接。工作中一侧的支撑杆对连接板起到支撑的作用,连接板在使用时更加牢固,受到外部撞击时不易变形,安全性能更好。且结合梁内部安装若干个第二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在内部支撑起结合梁顶部,顶部受到车体挤压时,第二螺旋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结合梁以及整个梁体受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工作中更加安全,稳定性能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伸缩柱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伸缩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合梁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梁体;2、结合梁;3、固定板;4、螺栓杆;5、螺钉;6、减震弹簧;7、挡板;8、调节筒;9、支撑杆;10、卡板;11、连接板;12、穿孔;13、伸缩柱;14、第一螺旋弹簧;15、弹簧座;16、第二螺旋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方便更换的汽车底盘纵梁,包括梁体1、结合梁2、螺栓杆4和减震弹簧6,梁体1内部包含有若干个结合梁2,且若干个结合梁2两端均连接有螺栓杆4,两个螺栓杆4之间连接有调节筒8,若干个结合梁2的连接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板3,若干个结合梁2的连接处内部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减震弹簧6,减震弹簧6内部套装有伸缩柱13,结合梁2相互之间通过螺栓杆4和调节筒8连接,拧动调节筒8,两端的螺栓杆4进出调节筒8进而调整两个结合梁2之间的距离,控制整个梁体1的长度,将固定板3通过螺钉5连接在两个结合梁2的外部,结合梁2连接更加稳定,任意一个结合梁2损坏后可以单独拆卸更换,减震弹簧6和伸缩柱13在工作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使梁体1在工作中不易震动,工作稳定性能好;梁体1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卡板10,卡板10一侧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杆9,且支撑杆9一端连接结合梁2,结合梁2内部安装有若干个第二螺旋弹簧16,梁体1通过卡板10方便与外部车体零件连接,工作中不易脱落,支撑杆9对连接板11起到支撑的作用,连接板11在使用时更加牢固,第二螺旋弹簧16在内部支撑起结合梁2顶部,起到缓冲的作用。实施例2此外,请根据图1-4所示,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结合梁2外部设置有若干个螺孔,且固定板3通过螺钉5和螺孔连接结合梁2,固定板3通过螺钉5和螺孔连接在两个结合梁2的连接处,结合梁2相互之间连接更加稳定牢固,梁体1强度更好。结合梁2内部呈中空设置,且结合梁2内部两端均焊接有挡板7,螺栓杆4连接在挡板7一侧,内部中空方便安装第二螺旋弹簧16,节省材料,降低梁体1的重量,同时挡板7在内部方便螺栓杆4的连接,使螺栓杆4受力不易变形。两个卡板10呈对称设置,且卡板10内部设置有穿孔12,卡板10使连接板11与外部零件受力均匀,且方便与外部零件连接。伸缩柱13内部安装有第一螺旋弹簧14,且伸缩柱13两端均垂直连接两端的结合梁2,工作中第一螺旋弹簧14推动伸缩柱13两端与结合梁2接触,工作中起到缓冲降震的作用,结合梁2震动减小。第二螺旋弹簧16底部连接有弹簧座15,且第二螺旋弹簧16套装在弹簧座15内部,第二螺旋弹簧13受到外部压力收缩进入弹簧座15内部,第二螺旋弹簧16不易损坏。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结合梁2相互之间通过螺栓杆4和调节筒8连接,拧动调节筒8,两端的螺栓杆4进出调节筒8进而调整两个结合梁2之间的距离,减震弹簧6和伸缩柱13安装在两个结合梁2之间。固定板3通过螺钉5和螺孔连接在两个结合梁2的连接处,结合梁2相互之间连接更加稳定牢固。梁体1通过卡板10与外部车体零件连接,工作中不易脱落,支撑杆9对连接板11起到支撑的作用,连接板11在使用时更加牢固,第二螺旋弹簧16在内部支撑起结合梁2顶部,纵梁受到外部撞击时,减震弹簧6和螺旋弹簧起到缓冲降震的作用。任意一个结合梁2损坏后可以单独拆卸更换,不用更换整个梁体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更换的汽车底盘纵梁,包括梁体(1)、结合梁(2)、螺栓杆(4)和减震弹簧(6),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1)内部包含有若干个结合梁(2),且若干个所述结合梁(2)两端均连接有螺栓杆(4),两个所述螺栓杆(4)之间连接有调节筒(8),若干个所述结合梁(2)的连接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板(3),若干个所述结合梁(2)的连接处内部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减震弹簧(6),所述减震弹簧(6)内部套装有伸缩柱(13);所述梁体(1)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卡板(10),所述卡板(10)一侧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杆(9),且所述支撑杆(9)一端连接所述结合梁(2),所述结合梁(2)内部安装有若干个第二螺旋弹簧(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更换的汽车底盘纵梁,包括梁体(1)、结合梁(2)、螺栓杆(4)和减震弹簧(6),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1)内部包含有若干个结合梁(2),且若干个所述结合梁(2)两端均连接有螺栓杆(4),两个所述螺栓杆(4)之间连接有调节筒(8),若干个所述结合梁(2)的连接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板(3),若干个所述结合梁(2)的连接处内部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减震弹簧(6),所述减震弹簧(6)内部套装有伸缩柱(13);所述梁体(1)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卡板(10),所述卡板(10)一侧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杆(9),且所述支撑杆(9)一端连接所述结合梁(2),所述结合梁(2)内部安装有若干个第二螺旋弹簧(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更换的汽车底盘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迪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