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合式倒角套及倒角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409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合式倒角套及倒角钻头,其中拼合式倒角套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圆弧状的倒角片和箍紧环,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圆弧状的倒角片构成环状的倒角环;所述倒角环套装在钻杆上,所述箍紧环套在所述倒角环上,并将所述倒角环紧固在所述钻杆上。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及调节操作均简单易行,通过箍紧环的紧固作用还能使倒角环和钻杆的配合间隙减小,减少工作面跳动,确保加工玻璃孔的内倒角形状加工精准及内倒角无崩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拼合式倒角套及倒角钻头
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拼合式倒角套及倒角钻头。
技术介绍
玻璃的孔加工普遍采用金刚石钻头打孔,采用倒角套进行倒角。现有技术方式:采用组合式金刚石倒角钻头,其倒角套装配在钻头工作环的外壁上,采用对打方式,玻璃两端的钻孔和倒角分别一次性完成。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倒角环的内径大于钻头的外径,必然和钻头形成一定量的间隙,装配在钻头上的倒角套工作面无法和钻头保证同轴度及跳动要求,出现偏心工作而带来内倒角处的崩边。第二,倒角套和钻头圆周配合的交界面是个薄弱环节,极易出现夹杂粉屑、拉槽现象,造成倒角面凸起或内倒角位爆边现象。第三,倒角套的端部尖角为锐角,受到形状的限制、加工量及受力不均的影响,尖部的金刚石极易脱落、磨损而失角变形为小平台,造成玻璃内倒角处趋于形成直角、崩边等问题。目前技术的倒角套,其金刚石工部分的内径需要尽量和钻头的钻环部分紧密配合,而紧固定位处却处在倒角套的基体部分,造成了两者的定位基准干涉,因此,现有技术的倒角套和钻头之间的装配精度无法保证加工质量要求,需要通过装配后的一个磨合过程,方能逐渐正常工作,使用过程中,倒角套若需要调节位置,则又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方能逐渐的正常工作。“一种降低玻璃孔加工应力集中的方法”(专利号:ZL201610219983.7)提供了倒角环小于钻头直径来改善倒角质量的方法,但目前技术,倒角环为整体环状,无法从直径更大的钻头钻环一侧穿越,而只能适应钻头连接头一侧小于或等于倒角环内径的情况,而从该侧穿过,对于钻头连接头一侧大于倒角环内径时,则倒角环无法装配,因此,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即便如此,即使倒角环能从钻头连接头一侧穿过,亦存在如下问题:若倒角环内径与钻头钻杆的配合间隙过大,则工作面跳动大,将造成孔内内倒角的崩边;若倒角环内径与钻头钻杆外径的配合间隙过小,将造成装配困难,并且在倒角环需要调整时,实施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合式倒角套及倒角钻头,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若倒角环内径与钻头钻杆的配合间隙过大,则工作面跳动大,将造成孔内内倒角的崩边;若倒角环内径与钻头钻杆外径的配合间隙过小,将造成装配困难,并且在倒角环需要调整时,实施困难。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拼合式倒角套,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圆弧状的倒角片和箍紧环,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圆弧状的倒角片构成环状的倒角环;所述倒角环套装在钻杆上,所述箍紧环套在所述倒角环上,并将所述倒角环紧固在所述钻杆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拼合式倒角套装配及调节操作均简单易行,通过箍紧环的紧固作用还能使倒角环和钻杆的配合间隙减小,减少工作面跳动,确保加工玻璃孔的内倒角形状加工精准及内倒角无崩边。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倒角片包括倒角片基体和处于倒角片基体前端的倒角片工作层,所述倒角片基体和所述倒角片工作层通过烧结固定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倒角片的倒角片基体构成环状的倒角环基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倒角片的倒角片工作层构成环状的金刚石工作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倒角片基体通过箍紧环的箍紧作用构成的倒角环基体,提升连接强度,两个或两个以上倒角片工作层通过箍紧环的箍紧作用,构成的金刚石工作层能保障加工玻璃孔内倒角形状的精准度。进一步,所述金刚石工作层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倒角环基体的内径。进一步,每个所述倒角片基体上远离所述倒角片工作层的一端均设置有轴向弧形面,两个或两个以上倒角片上的轴向弧形面构成环状的轴向定位面C,所述箍紧环的一端设置有环状的轴向定位面D,所述轴向定位面C和轴向定位面D相贴合;所述倒角环通过锁紧螺栓穿过轴向定位面C和轴向定位面D与箍紧环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轴向定位面C和轴向定位面D相贴合,可以确保两个或两个以上倒角片的倒角片工作层处于同一轴向位置,同轴度精度高、跳动小,使得倒角环与钻杆高精度配合实施精细加工,保障玻璃加工精度。进一步,所述箍紧环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箍紧环的开口处设置有箍紧螺钉,所述箍紧螺钉与所述箍紧环开口处的两个端部连接,并对所述箍紧环的开口处进行锁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倒角环和钻杆的配合间隙减小,减少工作面跳动,确保加工玻璃孔的内倒角形状加工精准及内倒角无崩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倒角钻头,包括所述的拼合式倒角套和钻头本体,所述拼合式倒角套可拆卸的套装在钻头本体前侧的端部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拼合式倒角套套装在钻头本体的钻杆上,使得倒角钻头装配及调节操作均简单易行,还能使拼合式倒角套和钻头本体的配合间隙减小,减少工作面跳动,确保加工玻璃孔的内倒角形状加工精准及内倒角无崩边。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钻头本体包括接头端部、钻杆和工作环,所述接头端部、钻杆和工作环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拼合式倒角套可拆卸的套装在所述钻杆上,并靠近所述工作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金刚石工作层的尖端部不在进行倒角加工,金刚石工作层尖端部的变形问题得到缓解,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加工过程中倒角环的位置调节频率和更换次数,使工效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所述倒角环的基体内径等于所述钻杆的外径,并与所述钻杆匹配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倒角环和钻杆的配合间隙减小,减少金刚石工作层和工作环跳动,确保加工玻璃孔的内倒角形状加工精准及内倒角无崩边。进一步,所述钻杆的外径小于所述工作环的外径;所述倒角环的前端与所述工作环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环形出水口,所述钻杆内设置有排出冷却水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环形出水口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经出水通道向环形出水口处输出冷却水,使得冷却水作用在拼合式倒角套的工作环上,实施冷却,提升冷却效率和全面性。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拼合式倒角套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圆弧状的倒角片与钻杆贴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倒角片依次紧贴构成环状的倒角环;在倒角环上套上箍紧环,使箍紧环上的轴向定位面D和倒角环上的轴向定位面C相贴合,通过锁紧螺栓将箍紧环和倒角环固定连接;移动倒角环,使倒角环的金刚石工作层与钻头的工作环之间构成环形出水口;旋紧箍紧环上的箍紧螺钉,箍紧环将倒角环箍紧固结在倒角钻头的钻杆上,完成装配拼合式倒角套。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拼合式倒角套装配及调节操作均简单易行,通过箍紧环的紧固作用还能使倒角环和钻杆的配合间隙减小,减少工作面跳动,确保加工玻璃孔的内倒角形状加工精准及内倒角无崩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拼合式倒角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倒角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倒角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箍紧环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倒角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钻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拼合式倒角套;1.1、倒角环,1.2、箍紧环,1.3、锁紧螺栓,1.4、箍紧螺钉;1.1.1倒角片,1.1.2、倒角环基体,1.1.3、金刚石工作层;1.1.1.1、倒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拼合式倒角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圆弧状的倒角片(1.1.1)和箍紧环(1.2),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圆弧状的倒角片(1.1.1)构成环状的倒角环(1.1);所述倒角环(1.1)套装在钻杆(2.2)上,所述箍紧环(1.2)套在所述倒角环(1.1)上,并将所述倒角环(1.1)紧固在所述钻杆(2.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拼合式倒角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圆弧状的倒角片(1.1.1)和箍紧环(1.2),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圆弧状的倒角片(1.1.1)构成环状的倒角环(1.1);所述倒角环(1.1)套装在钻杆(2.2)上,所述箍紧环(1.2)套在所述倒角环(1.1)上,并将所述倒角环(1.1)紧固在所述钻杆(2.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合式倒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片(1.1.1)包括倒角片基体(1.1.1.1)和处于倒角片基体(1.1.1.1)前端的倒角片工作层(1.1.1.2),所述倒角片基体(1.1.1.1)和所述倒角片工作层(1.1.1.2)通过烧结固定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倒角片(1.1.1)的倒角片基体(1.1.1.1)构成环状的倒角环基体(1.1.2),两个或两个以上倒角片(1.1.1)的倒角片工作层(1.1.1.2)构成环状的金刚石工作层(1.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合式倒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工作层(1.1.3)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倒角环基体(1.1.2)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合式倒角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倒角片基体(1.1.1.1)上远离所述倒角片工作层(1.1.1.2)的一端均设置有轴向弧形面,两个或两个以上倒角片(1.1.1)上的轴向弧形面构成环状的轴向定位面C,所述箍紧环(1.2)的一端设置有环状的轴向定位面D,所述轴向定位面C和轴向定位面D相贴合;所述倒角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京新蔡元沛于民荣刘人杰王志勇陈家威任杰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