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维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353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维修扳手,涉及电力维修工具技术领域;其包括套管、链条、转杆和设置在转杆前端的卡片,所述链条的两端均与套管的前端铰接,并且链条的两端分别位于套管两侧,所述转杆与套管伸缩配合,所述卡片位于链条的包围圈内;其通过套管、铰接在套管两侧的链条、转杆和卡片,实现安装或拆卸多种规格尺寸的螺母,其与螺母的贴合度好,使用效果好,不打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维修扳手
本技术涉及电力维修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维修扳手。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维修,螺母规格有很多种,需要携带相应数量规格的扳手才能保证维修,携带笨重;从众多的扳手中挑选适合的扳手使用,费时费力;大部分万能扳手,与不同螺母的贴合度差,使用过程易打滑,适用性差;有的链条式的扳手,其为了能卡住不同尺寸的螺母,伸缩机构带动链条的一个端点相对扳手的位置变动,由于伸缩机构的不稳定性,造成链条与螺母的贴合度下降,即链条对螺母的紧固度下降,使用过程易打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维修扳手,其通过套管、铰接在套管两侧的链条、转杆和卡片,实现安装或拆卸多种规格尺寸的螺母,其与螺母的贴合度好,使用效果好,不打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套管、链条、转杆和设置在转杆前端的卡片,所述链条的两端均与套管的前端铰接,并且链条的两端分别位于套管两侧,所述转杆与套管伸缩配合,所述卡片位于链条的包围圈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所述套管前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在所述套管前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片,所述链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片铰接,链条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铰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杆与套管内侧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所述转杆的后端设置有把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片与转杆的前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所述卡片上设置有贯穿的沉孔,螺钉穿过沉孔与转杆的前端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片为矩形的片状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套管、链条、转杆和卡片均为不锈钢制成的套管、链条、转杆和卡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所述卡片的前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其包括套管、链条、转杆和设置在转杆前端的卡片,所述链条的两端均与套管的前端铰接,并且链条的两端分别位于套管两侧,所述转杆与套管伸缩配合,所述卡片位于链条的包围圈内。该技术方案,链条的两个端点相对扳手的位置不变,伸缩的转杆可以前、后推动卡片活动,卡片和链条将螺母包裹紧固住,其与螺母的贴合度好,其对螺母的紧固度好,使用效果好,不打滑。第二,在所述套管前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在所述套管前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片,所述链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片铰接,链条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铰接。该技术方案,结构更牢固,加工更方便,成本更低,维护更方便。第三,所述转杆与套管内侧螺纹连接。该技术方案,结构更牢固,加工更方便,成本更低,维护更方便。第四,在所述转杆的后端设置有把手。该技术方案,使用操作更方便,手感更舒适。第五,所述卡片与转杆的前端转动连接。该技术方案,旋转转杆时,卡片可保持相对静止,不会受螺母附近的空间大小的影响,卡片不会与螺母转动摩擦,使用操作更方便,适用性更好。当螺母附近的空间较小时,如果卡片随转杆一起转动,有障碍物影响卡片转动的话,就无法进一步旋转转杆,卡片也就不能抵住螺母。第六,在所述卡片上设置有贯穿的沉孔,螺钉穿过沉孔与转杆的前端螺纹连接。该技术方案,螺钉面低于卡片前表面,卡片前表面与待操作螺母接触更好,进一步保证使用效果。第七,所述卡片为矩形的片状体。该技术方案,与待操作螺母接触面的适配性更好,进一步保证使用效果。第八,在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套。该技术方案,方便用力,使用操作更方便,手感更舒适。第九,为不锈钢制成的套管、链条、转杆和卡片。该技术方案,不易生锈,结构更牢固,使用寿命更长,成本更低,维护更方便。第十,在所述卡片的前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该技术方案,与待操作螺母接触面的适配性更好,进一步保证使用效果,不打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中套管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中转杆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卡片的结构图。其中:1套管、2链条、3转杆、4卡片、5第一连接片、6第二连接片、7把手、8沉孔、9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维修扳手,其包括套管1、链条2、转杆3、卡片4、把手7和螺钉9,在所述套管1前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5,在所述套管1前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6,所述链条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片5铰接,链条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6铰接。在所述卡片4上开有贯穿的沉孔8,螺钉9穿过沉孔8与转杆3的前端螺纹连接,把手7固定在转杆3的后端,所述转杆3与套管1内侧螺纹连接并伸缩配合;所述卡片4为矩形的片状体,其位于链条2的包围圈内并可以在螺钉9上转动。在所述卡片4的前表面上开凿有防滑纹,在所述把手7上安装有防滑套,套管1、链条2、转杆3和卡片4采用不锈钢制成。使用说明:将链条2包套住待操作螺母,手握把手7,拧动转杆3,卡片4逐渐靠近并贴紧螺母,螺母被卡紧后,搬动转杆3,即可将螺母松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维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管(1)、链条(2)、转杆(3)和设置在转杆(3)前端的卡片(4),所述链条(2)的两端均与套管(1)的前端铰接,并且链条(2)的两端分别位于套管(1)两侧,所述转杆(3)与套管(1)伸缩配合,所述卡片(4)位于链条(2)的包围圈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维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管(1)、链条(2)、转杆(3)和设置在转杆(3)前端的卡片(4),所述链条(2)的两端均与套管(1)的前端铰接,并且链条(2)的两端分别位于套管(1)两侧,所述转杆(3)与套管(1)伸缩配合,所述卡片(4)位于链条(2)的包围圈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维修扳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管(1)前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片(5),在所述套管(1)前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片(6),所述链条(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片(5)铰接,链条(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6)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维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与套管(1)内侧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维修扳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杆(3)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旭何义良高冰侯江洲赵建辉李涛徐宽红刘兆威李宁寇马军郭超张建李峻宇安坪泰丁立坤张博关巍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