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钻孔攻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31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钻孔攻丝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下部设有驱动轴,驱动轴的下端设有旋转架,旋转架的下部设有钻孔头;机架的内底部位置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上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端部设有升降座,升降座的上方设有升降台,升降座的一侧设有侧座,升降台安装在侧座的顶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升降座与升降台竖直升降稳定性更加好;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控制旋转架实现旋转,旋转架带动钻孔头实现旋转,通过钻孔头可以方便对升降台上的物件进行钻孔攻丝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钻孔攻丝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钻孔攻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攻丝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钻孔攻丝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ZL201711087528.7公开了钻孔攻丝一体机,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上的工作台、固定于工作台上的零件上下料装置、固定于工作台左上方的钻孔装置、固定于工作台右上方的攻丝装置及固定于钻孔装置及攻丝装置之间的零件固定装置;所述钻孔装置、攻丝装置和零件固定装置通过工作台背板固定于工作台上方;所述钻孔装置包括气缸一、与汽缸一相连的旋转电机一、与旋转电机相连的传感限位器一、位于旋转电机一前端的钻头;所述攻丝装置包括气缸二、与汽缸二相连的旋转电机二、与旋转电机相连的传感限位器二、位于旋转电机二前端的丝锥;所述气缸一、气缸二通过固定于工作台背板的支架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方。该钻孔攻丝一体机不具有升降调节功能,不方便对物件进行钻孔攻丝处理,钻孔攻丝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使升降座与升降台竖直升降稳定性更加好;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控制旋转架实现旋转,旋转架带动钻孔头实现旋转,通过钻孔头可以方便对升降台上的物件进行钻孔攻丝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钻孔攻丝处理的效率的自动钻孔攻丝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钻孔攻丝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下部设有驱动轴,驱动轴呈竖直布置,驱动轴的下端设有旋转架,旋转架的下部设有钻孔头;机架的内底部位置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上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呈竖直布置,活塞杆的端部设有升降座,升降座的上方设有升降台,升降座的一侧设有第一侧座,升降座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座,升降台安装在第一侧座与第二侧座的顶部之间;液压缸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架,第一侧架的上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导向管,第一导向管内套装有第一移动轴,第一移动轴的上端安装在升降座的底部一侧,液压缸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架,第二侧架的上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内套装有第二移动轴,第二移动轴的上端安装在升降座的底部另一侧;钻孔头设置在升降台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内顶部位置设有第一吊顶架与第二吊顶架,第一吊顶架与第二吊顶架的下部之间设有导向筒,导向筒套装在驱动轴的外周面。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的下端与旋转架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一固定销,驱动轴的下端与旋转架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二固定销。进一步地,所述钻孔头的一侧设有第一排屑槽,钻孔头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排屑槽。进一步地,所述钻孔头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钻孔头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凹槽。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操作者可以将待处理的物件放置在升降台上,液压缸通过活塞杆可以控制升降座实现竖直升降调节,升降座通过第一侧座与第二侧座可以控制升降台实现竖直升降调节,第一移动轴沿着第一导向管实现移动调节,第二移动轴沿着第二导向管实现移动调节,从而可以使升降座与升降台竖直升降稳定性更加好;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控制旋转架实现旋转,旋转架带动钻孔头实现旋转,通过钻孔头可以方便对升降台上的物件进行钻孔攻丝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钻孔攻丝处理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钻孔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钻孔攻丝装置,包括机架11,机架11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下部设有驱动轴13,驱动轴13呈竖直布置,驱动轴13的下端设有旋转架14,旋转架14的下部设有钻孔头17;机架11的内底部位置设有液压缸18,液压缸18的上部设有活塞杆19,活塞杆19呈竖直布置,活塞杆19的端部设有升降座20,升降座20的上方设有升降台21,升降座20的一侧设有第一侧座22,升降座20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座23,升降台21安装在第一侧座22与第二侧座23的顶部之间;液压缸18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架24,第一侧架24的上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导向管25,第一导向管25内套装有第一移动轴26,第一移动轴26的上端安装在升降座20的底部一侧,液压缸18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架27,第二侧架27的上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导向管28,第二导向管28内套装有第二移动轴29,第二移动轴29的上端安装在升降座20的底部另一侧;钻孔头17设置在升降台21的上方;机架11的内顶部位置设有第一吊顶架30与第二吊顶架31,第一吊顶架30与第二吊顶架31的下部之间设有导向筒32,导向筒32套装在驱动轴13的外周面;驱动轴13的下端与旋转架14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一固定销15,驱动轴13的下端与旋转架14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二固定销16;钻孔头17的一侧设有第一排屑槽33,钻孔头17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排屑槽34,钻孔头17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35,钻孔头17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凹槽36;本技术自动钻孔攻丝装置,操作者可以将待处理的物件放置在升降台21上,液压缸18通过活塞杆19可以控制升降座20实现竖直升降调节,升降座20通过第一侧座22与第二侧座23可以控制升降台21实现竖直升降调节,第一移动轴26沿着第一导向管25实现移动调节,第二移动轴29沿着第二导向管28实现移动调节,从而可以使升降座20与升降台21竖直升降稳定性更加好;驱动电机12通过驱动轴13控制旋转架14实现旋转,旋转架14带动钻孔头17实现旋转,通过钻孔头17可以方便对升降台21上的物件进行钻孔攻丝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钻孔攻丝处理的效率。其中,机架11的内顶部位置设有第一吊顶架30与第二吊顶架31,第一吊顶架30与第二吊顶架31的下部之间设有导向筒32,导向筒32套装在驱动轴13的外周面;所以通过导向筒32可以使驱动轴13旋转稳定性更加好。其中,驱动轴13的下端与旋转架14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一固定销15,驱动轴13的下端与旋转架14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二固定销16;所以固定更加牢固。其中,钻孔头17的一侧设有第一排屑槽33,钻孔头17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排屑槽34,钻孔头17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35,钻孔头17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凹槽36;所以通过第一排屑槽33与第二排屑槽34可以大大提高钻孔头17的钻孔攻丝处理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钻孔攻丝装置,包括机架(11),其特征在于:机架(11)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下部设有驱动轴(13),驱动轴(13)呈竖直布置,驱动轴(13)的下端设有旋转架(14),旋转架(14)的下部设有钻孔头(17);机架(11)的内底部位置设有液压缸(18),液压缸(18)的上部设有活塞杆(19),活塞杆(19)呈竖直布置,活塞杆(19)的端部设有升降座(20),升降座(20)的上方设有升降台(21),升降座(20)的一侧设有第一侧座(22),升降座(20)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座(23),升降台(21)安装在第一侧座(22)与第二侧座(23)的顶部之间;液压缸(18)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架(24),第一侧架(24)的上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导向管(25),第一导向管(25)内套装有第一移动轴(26),第一移动轴(26)的上端安装在升降座(20)的底部一侧,液压缸(18)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架(27),第二侧架(27)的上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导向管(28),第二导向管(28)内套装有第二移动轴(29),第二移动轴(29)的上端安装在升降座(20)的底部另一侧;钻孔头(17)设置在升降台(21)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钻孔攻丝装置,包括机架(11),其特征在于:机架(11)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下部设有驱动轴(13),驱动轴(13)呈竖直布置,驱动轴(13)的下端设有旋转架(14),旋转架(14)的下部设有钻孔头(17);机架(11)的内底部位置设有液压缸(18),液压缸(18)的上部设有活塞杆(19),活塞杆(19)呈竖直布置,活塞杆(19)的端部设有升降座(20),升降座(20)的上方设有升降台(21),升降座(20)的一侧设有第一侧座(22),升降座(20)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座(23),升降台(21)安装在第一侧座(22)与第二侧座(23)的顶部之间;液压缸(18)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架(24),第一侧架(24)的上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导向管(25),第一导向管(25)内套装有第一移动轴(26),第一移动轴(26)的上端安装在升降座(20)的底部一侧,液压缸(18)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架(27),第二侧架(27)的上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导向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辉林明辉黄水滨王勇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