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气室后壳焊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30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制动气室后壳焊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活动限位块、固定限位块、驱动块和丝杆;固定限位块和驱动块平行固定于底座上,且驱动块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丝杆穿过、且与丝杆的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固定限位块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丝杆穿过的第一通孔,且螺纹孔和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活动限位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螺纹孔同轴设置,第二通孔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丝杆上固定有与凹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丝杆与螺纹孔的配合,实现活动限位块与固定限位块之间距离的可调,无需频繁更换工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制动气室后壳焊接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动气室后壳焊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制动气室也称分泵,其作用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转变为使制动凸轮轴转动的机械力,实现制动动作。常用的制动气室有膜片式与活塞式两种。气压制动气室一般由制动室壳和盖组成,壳体包括了前壳体、中体和后壳体,后壳体和中体为固定连接,前壳体与盖用卡箍连接在一起,壳与盖之间有制动室膜片,当其在自由状态时,膜片与盖紧贴。膜片的另一面与推杆的圆盘相接触,推杆的另一端有一连接叉,用以连接制动凸轮调整臂。后壳体与中体固定连接时,通常需要将后壳体固定,但由于不同的汽车制动气室的大小不同,后壳体的外径大小也不同,需要更换不同的固定装置来固定后壳体,这就使加工汽车制动气室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工装,工作繁琐,成本较高,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制动气室后壳焊接固定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成本高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制动气室后壳焊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活动限位块、固定限位块、驱动块和丝杆;所述固定限位块和所述驱动块平行固定于所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制动气室后壳焊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活动限位块(2)、固定限位块(3)、驱动块(6)和丝杆(5);所述固定限位块(3)和所述驱动块(6)平行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驱动块(6)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丝杆(5)穿过、且与所述丝杆(5)的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61),所述固定限位块(3)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丝杆(5)穿过的第一通孔(31),且所述螺纹孔(61)和所述第一通孔(31)同轴设置;所述活动限位块(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1),所述第二通孔(21)与所述螺纹孔(6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2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22),所述丝杆(5)上固定有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制动气室后壳焊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活动限位块(2)、固定限位块(3)、驱动块(6)和丝杆(5);所述固定限位块(3)和所述驱动块(6)平行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驱动块(6)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丝杆(5)穿过、且与所述丝杆(5)的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61),所述固定限位块(3)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丝杆(5)穿过的第一通孔(31),且所述螺纹孔(61)和所述第一通孔(31)同轴设置;所述活动限位块(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1),所述第二通孔(21)与所述螺纹孔(6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2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22),所述丝杆(5)上固定有与所述凹槽(22)相配合的限位凸起(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气室后壳焊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上固定有两个凸起(4),且所述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广超张景天李洪泽王兆龙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泰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