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26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包括铸造装置、气源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电控气动球阀、节流阀、手动球阀、减压阀、数字组合阀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铸造装置包括上密封室、设置于上密封室中的铸型型腔、中隔板、下密封室、设置于下密封室中的坩埚和升液管,下密封室上部依次设置中隔板和上密封室,下密封室和上密封室均通过锁紧机构可拆卸安装于中隔板两侧,铸型型腔与坩埚通过升液管联通;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控制阀,并用数字组合阀替代了传统气动薄膜阀,实现了气流的走向和流量的控制,解决了实际生产中原有气路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可靠性和易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
本技术涉及反重力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反重力铸造设备中,气路控制系统是实现压力控制的关键部分,气路布局对设备的压力跟踪控制性能、自动化程度和铸件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气路控制系统的电磁阀和调节阀是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通过它们控制气路的通断和流向,从而调节气路控制系统中的压缩空气流量,进而实现上、下室压力的控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设备主体部分长期工作在高温、粉尘的环境中,锁紧环、密封圈等密封部位容易磨损和堆积异物,往往会导致设备密封不严,存在泄漏问题,当存在2个甚至多个泄漏点时就很难实现预定工艺。如差压铸造中,上室泄漏量较大时会出现提前浇注的现象,并且在保压过程中,上、下室之间的压差会持续增大,严重的会导致跑火等事故的发生,针对原有气路的不足,设计一种响应快、保压强的气路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是一种机械化、模块化、自动化的装置,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控制阀,并用数字组合阀替代了传统气动薄膜阀,实现了气流的走向和流量的控制。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包括铸造装置、为所述铸造装置提供气源的气源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电控气动球阀、节流阀、手动球阀、减压阀、数字组合阀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铸造装置包括上密封室、设置于上密封室中的铸型型腔、中隔板、下密封室、设置于下密封室中的坩埚和升液管,下密封室上部依次设置中隔板和上密封室,下密封室和上密封室均通过锁紧机构可拆卸安装于中隔板两侧,铸型型腔与坩埚通过升液管联通。所述电控气动球阀包括第一电控气动球阀、第二电控气动球阀、第三电控气动球阀第四电控气动球阀、第五电控气动球阀、第六电控气动球阀、第七电控气动球阀、第八电控气动球阀第九电控气动球阀和第十电控气动球阀;所述节流阀包括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和第四节流阀;所述手动球阀包括第一手动球阀和第二手动球阀;所述数字组合阀包括第一数字组合阀和第二数字组合阀。第一电控气动球阀与第一节流阀串联并分别与上密封室、下密封室联通,第二电控气动球阀与上密封室、下密封室联通;第四电控气动球阀和第二节流阀串联,第五电控气动球阀和第三节流阀串联,第七电控气动球阀、第一数字组合阀串联,第二数字组合阀、第九电控气动球阀和减压阀串联,第十电控气动球阀和第四节流阀串联。第四电控气动球阀、第五电控气动球阀、第六电控气动球阀、第一手动球阀、第七电控气动球阀、第八电控气动球阀、第二手动球阀、第二数字组合阀、第四节流阀彼此并联连接,第四电控气动球阀、第五电控气动球阀、第六电控气动球阀、第一手动球阀、第七电控气动球阀分别与上密封室联通,第八电控气动球阀、第二手动球阀、第二数字组合阀、第四节流阀与下密封室联通。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减压阀、第十电控气动球阀分别与储气罐联通。进一步地,所述气源装置包括储气罐和真空泵,真空泵通过输气管道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与电气控制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远程控制器和PLC控制系统。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电控气动球阀、节流阀、减压阀、数字组合阀信号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中提供的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是一种机械化、模块化、自动化的装置,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控制阀,并用数字组合阀替代了传统气动薄膜阀,实现了气流的走向和流量的控制,解决了实际生产中原有气路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可靠性和易操作性;数字组合阀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气路控制系统能够自动适应上室漏气、下室漏气以及上、下室串气等多种情况。气路控制系统采用工控机加PLC控制系统组合,用PLC软件代替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中复杂的硬件线路,故障率明显降低;硬件上采用屏蔽、多级滤波、隔离等技术,使得PLC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本技术的气路控制方式大大提高了设备整体的易操作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其中,1、上密封室,2、铸型型腔,3、中隔板,4、下密封室,5、坩埚,6、升液管,7、储气罐,8、真空泵,11、第一电控气动球阀,12、第二电控气动球阀,13、第三电控气动球阀,14、第四电控气动球阀,15、第五电控气动球阀,16、第六电控气动球阀,17、第七电控气动球阀,18、第八电控气动球阀,19、第九电控气动球阀,20、第十电控气动球阀,21、第一节流阀,22、第二节流阀,23、第三节流阀,24、第四节流阀,31、第一手动球阀,32、第二手动球阀,41、减压阀,51、第一数字组合阀,52、第二数字组合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是一种机械化、模块化、自动化的装置,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控制阀,并用数字组合阀替代了传统气动薄膜阀,实现了气流的走向和流量的控制。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包括铸造装置、为所述铸造装置提供气源的气源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电控气动球阀、节流阀、手动球阀、减压阀、数字组合阀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铸造装置包括上密封室1、设置于上密封室1中的铸型型腔2、中隔板3、下密封室4、设置于下密封室4中的坩埚5和升液管6,下密封室4上部依次设置中隔板3和上密封室1,下密封室4和上密封室1均通过锁紧机构可拆卸安装于中隔板3两侧,铸型型腔2与坩埚5通过升液管6联通;所述电控气动球阀包括第一电控气动球阀11、第二电控气动球阀12、第三电控气动球阀13、第四电控气动球阀14、第五电控气动球阀15、第六电控气动球阀16、第七电控气动球阀17、第八电控气动球阀18第九电控气动球阀19和第十电控气动球阀20;所述节流阀包括第一节流阀21、第二节流阀22、第三节流阀23和第四节流阀24;所述手动球阀包括第一手动球阀31和第二手动球阀32;所述数字组合阀包括第一数字组合阀51和第二数字组合阀52。第一电控气动球阀11与第一节流阀21串联并分别与上密封室1、下密封室4联通,第二电控气动球阀12与上密封室1、下密封室4联通;第四电控气动球阀14和第二节流阀22串联,第五电控气动球阀15和第三节流阀23串联,第七电控气动球阀17、第一数字组合阀51串联,第二数字组合阀52、第九电控气动球阀19和减压阀41串联,第十电控气动球阀20和第四节流阀24串联。第四电控气动球阀14、第五电控气动球阀15、第六电控气动球阀16、第一手动球阀31、第七电控气动球阀17、第八电控气动球阀18、第二手动球阀32、第二数字组合阀52、第四节流阀24彼此并联连接,第四电控气动球阀14、第五电控气动球阀15、第六电控气动球阀16、第一手动球阀31、第七电控气动球阀17分别与上密封室1联通,第八电控气动球阀18、第二手动球阀32、第二数字组合阀52、第四节流阀24与下密封室4联通。第二节流阀22、第三节流阀23、减压阀41、第十电控气动球阀20分别与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造装置、为所述铸造装置提供气源的气源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电控气动球阀、节流阀、手动球阀、减压阀、数字组合阀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铸造装置包括上密封室(1)、设置于上密封室(1)中的铸型型腔(2)、中隔板(3)、下密封室(4)、设置于下密封室(4)中的坩埚(5)和升液管(6),下密封室(4)上部依次设置中隔板(3)和上密封室(1),下密封室(4)和上密封室(1)均通过锁紧机构可拆卸安装于中隔板(3)两侧,铸型型腔(2)与坩埚(5)通过升液管(6)联通;所述电控气动球阀包括第一电控气动球阀(11)、第二电控气动球阀(12)、第三电控气动球阀(13)、第四电控气动球阀(14)、第五电控气动球阀(15)、第六电控气动球阀(16)、第七电控气动球阀(17)、第八电控气动球阀(18)第九电控气动球阀(19)和第十电控气动球阀(20);所述节流阀包括第一节流阀(21)、第二节流阀(22)、第三节流阀(23)和第四节流阀(24);所述手动球阀包括第一手动球阀(31)和第二手动球阀(32);所述数字组合阀包括第一数字组合阀(51)和第二数字组合阀(52);第一电控气动球阀(11)与第一节流阀(21)串联并分别与上密封室(1)、下密封室(4)联通,第二电控气动球阀(12)与上密封室(1)、下密封室(4)联通;第四电控气动球阀(14)和第二节流阀(22)串联,第五电控气动球阀(15)和第三节流阀(23)串联,第七电控气动球阀(17)、第一数字组合阀(51)串联,第二数字组合阀(52)、第九电控气动球阀(19)和减压阀(41)串联,第十电控气动球阀(20)和第四节流阀(24)串联;第四电控气动球阀(14)、第五电控气动球阀(15)、第六电控气动球阀(16)、第一手动球阀(31)、第七电控气动球阀(17)、第八电控气动球阀(18)、第二手动球阀(32)、第二数字组合阀(52)、第四节流阀(24)彼此并联连接,第四电控气动球阀(14)、第五电控气动球阀(15)、第六电控气动球阀(16)、第一手动球阀(31)、第七电控气动球阀(17)分别与上密封室(1)联通,第八电控气动球阀(18)、第二手动球阀(32)、第二数字组合阀(52)、第四节流阀(24)与下密封室(4)联通;第二节流阀(22)、第三节流阀(23)、减压阀(41)、第十电控气动球阀(20)分别与储气罐(7)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化气路控制的反重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造装置、为所述铸造装置提供气源的气源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电控气动球阀、节流阀、手动球阀、减压阀、数字组合阀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铸造装置包括上密封室(1)、设置于上密封室(1)中的铸型型腔(2)、中隔板(3)、下密封室(4)、设置于下密封室(4)中的坩埚(5)和升液管(6),下密封室(4)上部依次设置中隔板(3)和上密封室(1),下密封室(4)和上密封室(1)均通过锁紧机构可拆卸安装于中隔板(3)两侧,铸型型腔(2)与坩埚(5)通过升液管(6)联通;所述电控气动球阀包括第一电控气动球阀(11)、第二电控气动球阀(12)、第三电控气动球阀(13)、第四电控气动球阀(14)、第五电控气动球阀(15)、第六电控气动球阀(16)、第七电控气动球阀(17)、第八电控气动球阀(18)第九电控气动球阀(19)和第十电控气动球阀(20);所述节流阀包括第一节流阀(21)、第二节流阀(22)、第三节流阀(23)和第四节流阀(24);所述手动球阀包括第一手动球阀(31)和第二手动球阀(32);所述数字组合阀包括第一数字组合阀(51)和第二数字组合阀(52);第一电控气动球阀(11)与第一节流阀(21)串联并分别与上密封室(1)、下密封室(4)联通,第二电控气动球阀(12)与上密封室(1)、下密封室(4)联通;第四电控气动球阀(14)和第二节流阀(22)串联,第五电控气动球阀(1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世东叶纯华
申请(专利权)人:霍山县东胜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