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248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包含过载油缸、加压泵和油箱,所述过载油缸包含缸体、活塞和后盖,所述缸体上设有进油口,所述加压泵通过管道将液压油从油箱输送到缸体内,所述后盖密封设置在所述缸体下端,所述活塞包含一体结构的活塞杆和密封板,所述缸体上端设有法兰,所述法兰内侧设有密封面一,所述法兰上设有连通所述密封面一的泄油口,所述泄油口通过管道再经过减压油路连通到油箱内,所述密封板上设有密封面二,所述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缸体内部时,所述密封面一与密封面二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法兰对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有益的效果:过载时泄油速度更快,泄压冲击小,节省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载保护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冲床上的过载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冲床是一种能使滑块作往复运动,并按所需方向给模具施加一定压力,使坯件发生变形和断裂来加工零件的机床。它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使滑块的工作压力超过允许的范围。如:冲床型号选用不当、模具调整不准确、坯料重叠、材料强度提高、模刃变钝及有异物落入模膛中等。这常常会导致设备损伤或造成人身伤残。当设备损坏时,需要大量的时间修复才能投入使用,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的过载保护装置,一般进油口与泄油口共用,加压管道与泄压管道共用,而一般加压管道较小,当发生过载保护时,不能实现快速泄压,而且由于过载保护发生瞬间,会出现大于正常压力的泄压波峰,泄压波峰会对加压管道进行损坏,影响使用寿命。而且,现有技术中的过载保护装置没有油压检测装置,当过载发生时,加压泵还是会停向过载油缸内输送油压油,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载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包含过载油缸、加压泵和油箱,所述过载油缸包含缸体、活塞和后盖,所述缸体上设有进油口,所述加压泵通过管道将液压油从油箱输送到缸体内,所述后盖密封设置在所述缸体下端,所述活塞包含一体结构的活塞杆和密封板,所述缸体上端设有法兰,所述法兰内侧设有密封面一,所述法兰上设有连通所述密封面一的泄油口,所述泄油口通过管道再经过减压油路连通到油箱内,所述密封板上设有密封面二,所述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缸体内部时,所述密封面一与密封面二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法兰对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压油路包含并联设置的泄压阀和流量阀,泄压阀和流量阀并联形成减压油路后再串联在从泄油口到油箱之间的管道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含由压力开关和油压阀组成的油压检测装置,所述压力开关串联在从泄油口到减压油路之间的管道中,所述油压阀串联在从加压泵到进油口之间的管道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含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含电源L与电源N,所述电源L与电源N之间串联有压力开关、复位开关和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后到达电源N,所述电源L与电源N之间还串联有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和油压阀的控制线圈后到达电源N,所述压力开关两端并联有中间继电器的触点。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杆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油封,防止缸体内的液压油从活塞杆与法兰内径之间泄漏。有益的效果:泄油口一般为多个呈阵列设置,当发生过载时,液压油从泄油口排出的速度更快,可以更好的保护冲压模具。当过载时,过载油缸内的压力瞬间从泄油口排出到油箱内,对泄压油路的瞬间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泄压油路的油管开裂,减压油路可有效减少瞬间冲击力,从而保护泄压油路。当过载发生时,油压检测装置可以将油压阀关闭,切断加压泵输送到缸体内的液压油,减少泄油口的泄油量,节省能源。附图说明图1:一种过载保护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2:一种过载保护装置的过载油缸结构图。图3:一种过载保护装置的控制电路原理图。图4:一种过载保护装置的实施例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照图1-4,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包含过载油缸1、加压泵3和油箱4,所述过载油缸1包含缸体11、活塞12和后盖13,所述缸体11上设有进油口111,所述加压泵3通过管道将液压油从油箱4输送到缸体11内,所述后盖13密封设置在所述缸体11下端,所述活塞12包含一体结构的活塞杆121和密封板122,所述缸体11上端设有法兰112,所述法兰112内侧设有密封面一113,所述法兰112上设有连通所述密封面一113的泄油口114,泄油口114一般为多个呈阵列设置,当发生过载时,液压油从泄油口114排出的速度更快,可以更好的保护冲压模具,所述泄油口114通过管道再经过减压油路2连通到油箱4内,所述密封板122上设有密封面二123,所述密封板122设置在所述缸体11内部时,密封板122的外径小于缸体11的内径,确保过载发生时,液压油可以顺利从密封板122的外径与缸体11的内径之间流过,所述密封面一113与密封面二123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法兰112对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21上。所述减压油路2包含并联设置的泄压阀21和流量阀22,泄压阀21和流量阀22并联形成减压油路2后再串联在从泄油口114到油箱4之间的管道中,泄压阀21的压力设置在50公斤,(50公斤即50kg/cm2,下同),当压力超过50公斤时泄压阀21打开,流量阀22的流量可调,可以根据机器的大小进行调整,当机器较大时,需要瞬间的泄压流量较大时,可将流量阀22的流量调整大,在正常情况下,过载油缸1的工作压力一般在150公斤,当过载时,过载油缸1内的压力瞬间从泄油口114排出到油箱4内,对泄压油路的瞬间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泄压油路的油管开裂,减压油路2可有效减少瞬间冲击力,从而保护泄压油路。还包含由压力开关51和油压阀52组成的油压检测装置5,所述压力开关51串联在从泄油口114到减压油路2之间的管道中,所述油压阀52串联在从加压泵3到进油口111之间的管道中,压力开关51的触发压力为30公斤,当泄压油路内压力大于30公斤时,压力开关51的触点闭合,然后油压阀52关闭,切断加压泵3输送到缸体11内的液压油,减少泄油口114的泄油量。还包含控制电路7,所述控制电路7包含电源L与电源N形成的供电源,所述电源L与电源N之间串联有压力开关51、复位开关71和中间继电器72的线圈后到达电源N,所述电源L与电源N之间还串联有中间继电器72的触点和油压阀52的控制线圈后到达电源N,所述压力开关51两端并联有中间继电器72的触点。所述活塞杆121上设有安装槽124,所述安装槽124内设置有油封125,油封125防止缸体11内的液压油从活塞杆121与法兰112内径之间泄漏。工作原理如下:在正常情况下,加压泵3将液压油从进油口111输送到过载油缸1内,密封面一113与密封面二123上下对应设置,防止液压油从泄油口114中泄漏,使过载油缸1内的压力达到150公斤,密封面一113与密封面二123在液压油的压力下,保持密封状态。如图4:当出现连杆6带动过载油缸1向下运动达到过载压力,即连杆6向下的力F1大于液压推动活塞12向上的力F2时,缸体11由于阻力停止向下运动,而活塞12由于连杆6的向下压力使活塞12继续向下运动,密封面一113与密封面二123分离,使液压油从泄油口114排出,从而实现保护冲压模具的目的。控制电路7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过载发生瞬间,液压油从泄油口114中经过管道排出,使管道内压力瞬间达到50公斤,压力开关51触发,压力开关51的触点瞬间闭合,但由于压力下降,压力开关51的触发只是很短时间,由于复位开关71是常闭触点,所以中间继电器72的线圈得电,中间继电器72的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72的其中一个触点与压力开关51的触点并联,使中间继电器72一处于自锁状态,中间继电器72的另一个触点连通油压阀52的控制线圈,使油压阀52的控制线圈得电,使油压阀52关闭,从而实现切断加压泵3输送到缸体11内的液压油。当过载故障排除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包含过载油缸、加压泵和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油缸包含缸体、活塞和后盖,所述缸体上设有进油口,所述加压泵通过管道将液压油从油箱输送到缸体内,所述后盖密封设置在所述缸体下端,所述活塞包含一体结构的活塞杆和密封板,所述缸体上端设有法兰,所述法兰内侧设有密封面一,所述法兰上设有连通所述密封面一的泄油口,所述泄油口通过管道再经过减压油路连通到油箱内,所述密封板上设有密封面二,所述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缸体内部时,所述密封面一与密封面二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法兰对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包含过载油缸、加压泵和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油缸包含缸体、活塞和后盖,所述缸体上设有进油口,所述加压泵通过管道将液压油从油箱输送到缸体内,所述后盖密封设置在所述缸体下端,所述活塞包含一体结构的活塞杆和密封板,所述缸体上端设有法兰,所述法兰内侧设有密封面一,所述法兰上设有连通所述密封面一的泄油口,所述泄油口通过管道再经过减压油路连通到油箱内,所述密封板上设有密封面二,所述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缸体内部时,所述密封面一与密封面二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法兰对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油路包含并联设置的泄压阀和流量阀,泄压阀和流量阀并联形成减压油路后再串联在从泄油口到油箱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联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泰基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