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板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10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尾气板式冷凝器,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方筒和通风管,方筒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若干金属板,金属板将方筒内腔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间隔排列;第二通道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转动轴位于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螺旋叶,螺旋叶会在气流的带动下转动,螺旋叶会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转动,通过设置了弹簧等元件使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具有一定的伸缩性,配合引流槽,设置在横板上的毛刷即可将附着在第二通道内壁的混合物清除,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保持冷凝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气板式冷凝器
本技术属于尾气处理
,特别是涉及尾气板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尾气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去除工业生产排放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烟尘,使其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废气的基本类型分为:工业有机废气、锅炉烟尘废气、工业酸碱废气、工业生产异味及工业有害细粒子等,同时也减少尾气中的热量。现有的尾气冷凝装置中冷凝通道的内壁往往会沾附大量的冷凝产物,特别是有机物,容易导致传热障碍,不能有效的对尾气进行降温,降低了装置的作用,所以去除冷凝过程中沾附的液体或固液混合物对冷凝器的高效运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尾气板式冷凝器,通过设置了可以借助风力自动转动的毛刷,解决了冷凝的液体附着在通道表面影响导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尾气板式冷凝器,包括方筒和通风管,所述方筒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若干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将方筒内腔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间隔排列;所述第二通道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杆并延伸至第二通道的右侧,且转动轴位于第二通道右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旋叶;所述转动轴的周侧面且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板,所述第一旋转板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转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板,所述第一旋转板的一侧开设有伸缩槽,且伸缩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与伸缩槽内腔靠近转动轴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滑杆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远离滑板的一端与第二旋转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板远离第一旋转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横板,且横板远离第二旋转板的一侧设置有毛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的内腔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一通道的内腔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冷却板。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设置在方筒的顶部右侧,所述通风管通过连接管与第一通道的内腔连通,所述通风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送风机,且送风机的进风口通过连接管与通风管的内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引流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转动轴位于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螺旋叶,螺旋叶会在气流的带动下转动,螺旋叶会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转动,通过设置了弹簧等元件使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具有一定的伸缩性,配合引流槽,设置在横板上的毛刷即可将附着在第二通道内壁的混合物清除,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保持冷凝器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通道的内壁两侧设置了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增加了受冷面积,有利于提高冷凝效率。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通道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通道剖视图;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方筒、2通风管、3金属板、4第一通道、5第二通道、6第一固定杆、7第二固定杆、8转动轴、9螺旋叶、10第一旋转板、11第二旋转板、12伸缩槽、13滑杆、14滑板、15弹簧、16转动杆、17横板、18毛刷、19第一冷却板、20第二冷却板、21送风机、22引流槽、23出液口、24收集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尾气板式冷凝器,包括方筒1和通风管2,方筒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若干金属板3,金属板3将方筒1内腔分隔成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且第一通道4与第二通道5间隔排列;第二通道5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7,第一固定杆6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8,转动轴8远离第一固定杆6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杆7并延伸至第二通道5的右侧,且转动轴8位于第二通道5右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旋叶9;转动轴8的周侧面且位于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7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板10,第一旋转板10远离转动轴8的一端转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板11,第一旋转板10的一侧开设有伸缩槽12,且伸缩槽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13,滑杆13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板14,滑板14的一侧与伸缩槽12内腔靠近转动轴8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滑杆13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5,滑板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6,且转动杆16远离滑板14的一端与第二旋转板11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旋转板11远离第一旋转板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横板17,且横板17远离第二旋转板11的一侧设置有毛刷18。其中第一通道4的内腔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冷却板19,第一通道4的内腔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冷却板20,通过在第一通道4的内壁两侧设置了第一冷却板19和第二冷却板20,增加了受冷面积,有利于提高冷凝效率。其中通风管2设置在方筒1的顶部右侧,通风管2通过连接管与第一通道4的内腔连通,通风管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送风机21,且送风机21的进风口通过连接管与通风管2的内腔连通。其中第二通道5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引流槽22,引流槽22夹块液体的流动。其中第二通道5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23,出液口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箱24。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尾气通过第二通道5流出,打开送风机21,送风机21通过通风管2使冷空气在第一通道4内流动;尾气流出第二通道5时带动螺旋叶9转动,螺旋叶9会带动转动轴8转动,转动轴8转动带动第一旋转板10和第二旋转板11转动,通过设置了弹簧15等元件使第一旋转板10和第二旋转板11之间具有一定的伸缩性,配合引流槽22,设置在横板17上的毛刷18即可将附着在第二通道5内壁的混合物清除,并通过出液口23流入收集箱24,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保持冷凝器的工作效率。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尾气板式冷凝器,包括方筒(1)和通风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筒(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若干金属板(3),所述金属板(3)将方筒(1)内腔分隔成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且第一通道(4)与第二通道(5)间隔排列;所述第二通道(5)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7),所述第一固定杆(6)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远离第一固定杆(6)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杆(7)并延伸至第二通道(5)的右侧,且转动轴(8)位于第二通道(5)右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旋叶(9);所述转动轴(8)的周侧面且位于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7)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板(10),所述第一旋转板(10)远离转动轴(8)的一端转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板(11),所述第一旋转板(10)的一侧开设有伸缩槽(12),且伸缩槽(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板(14),所述滑板(14)的一侧与伸缩槽(12)内腔靠近转动轴(8)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滑杆(13)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滑板(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6),且转动杆(16)远离滑板(14)的一端与第二旋转板(11)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板(11)远离第一旋转板(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横板(17),且横板(17)远离第二旋转板(11)的一侧设置有毛刷(18)。...

【技术特征摘要】
1.尾气板式冷凝器,包括方筒(1)和通风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筒(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若干金属板(3),所述金属板(3)将方筒(1)内腔分隔成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且第一通道(4)与第二通道(5)间隔排列;所述第二通道(5)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7),所述第一固定杆(6)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远离第一固定杆(6)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杆(7)并延伸至第二通道(5)的右侧,且转动轴(8)位于第二通道(5)右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旋叶(9);所述转动轴(8)的周侧面且位于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7)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板(10),所述第一旋转板(10)远离转动轴(8)的一端转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板(11),所述第一旋转板(10)的一侧开设有伸缩槽(12),且伸缩槽(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板(14),所述滑板(14)的一侧与伸缩槽(12)内腔靠近转动轴(8)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滑杆(13)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会宁修泉蔡坷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派克斯特纤维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