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薄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471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双面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薄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极薄双面胶带包括PET单面离型膜、丙烯酸压敏胶层和PET透明膜,所述PET透明膜的上下表面分别附有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层的外表面覆盖有PET单面离型膜;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层主要由丙烯酸胶粘剂、稀释剂、改性环氧树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分散剂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极薄双面胶带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优异的贴附性,可以对细小缝隙进行无缝粘接,且粘接效果好;同时,其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延长双面胶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薄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双面胶带
,具体涉及一种极薄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早期的电子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大部分组件的固定安装采用传统的机械固定如螺丝、焊接、铆钉等,又或用溶剂胶水或热熔胶黏接等,这会造成接头应力集中,易松动脱落,而且还会导致组装效率低下,破坏污染界面等各种缺陷,同时,还增加产品的重量,导致产品外观笨拙厚重,便携性差等问题。随着现代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和新材料新工艺的蓬勃发展,电子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粘接方式变化最为明显,目前采用了可靠轻便、高效灵活的双面胶带代替了传统的机械固定,成为当前电子产品组装行业的主流应用辅材之一。专利文献CN104334666A公开了双面胶带及利用双面胶带的黏接方法,所述双面胶带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设置有由黏合剂组合物形成的黏合层,黏合剂组合物是热塑性弹性体类黏合剂或者丙烯酸类黏合剂,黏合层的厚度设定在70μm以上,基材是固体薄膜,基材的拉伸破坏强度设定在80MPa以上。制备得到的双面胶带可以在凹凸的黏接面上使用,也能够获得足够的黏接强度以确保所需要的水密性,而且在需要进行分类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薄双面胶带包括PET单面离型膜、丙烯酸压敏胶层和PET透明膜,所述PET透明膜的上下表面分别附有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层的外表面覆盖有PET单面离型膜;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层包括以下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丙烯酸胶粘剂80~90份、稀释剂5~12份、改性环氧树脂5~8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4份、分散剂2~4份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薄双面胶带包括PET单面离型膜、丙烯酸压敏胶层和PET透明膜,所述PET透明膜的上下表面分别附有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层的外表面覆盖有PET单面离型膜;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层包括以下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丙烯酸胶粘剂80~90份、稀释剂5~12份、改性环氧树脂5~8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4份、分散剂2~4份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层包括以下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丙烯酸胶粘剂94份、稀释剂8份、改性环氧树脂6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份、分散剂3份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3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由乙酸乙酯和甲苯按重量比2:5组成。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甲基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乙烯酯在温度为65~75℃进行共聚反应7~9h,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乙烯酯的重量百分比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8~22%,甲基丙烯酸丁酯40~50%,醋酸乙烯酯28~42%,即得。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由聚乙二醇和阳离子聚环氧琥珀酸按重量比(2~4):(1~3)组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由聚乙二醇和阳离子聚环氧琥珀酸按重量比3:2组成。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聚环氧琥珀酸的制备方法为:A.将顺丁烯二酸酐加入水中溶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义徐宏飞王博文黄世峰付江勇杨春吉周雄安吴荣斌罗通化门佃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古川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