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纸、转印方法及转印机技术

技术编号:194436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印纸、转印方法及转印机,所述转印纸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的基层、以及至少涂布于所述两个外表面其中之一的涂层,所述涂层设为包括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的墨水吸收材料;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使用所述转印纸的墨水转移印花方法和转印机,通过使用所述转印纸,在墨水湿润状态下进行转移印花,使得墨水可以渗入到织物纤维内部并直接与纤维接触反应,无需借助容易造成污染的印花浆料,整个印花过程也无需添加水,不用做水处理,减少了碳排放量,更环保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印纸、转印方法及转印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织物印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印纸、转印方法,使用所述转印方法制得的印花织物、以及转印机。
技术介绍
在织物上用喷墨打印机实现数码印花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将织物经过上浆处理后喷墨打印,在经过汽蒸发色和洗涤掉浆料和浮色后完成印花,亦称为数码直喷法,不足之处是印花前需要将纺织面料进行上浆预处理,数码喷绘后还需要洗涤织物,并且洗去浆料和浮色时会产生污水;另一类是用喷墨打印机将图文打印在转印纸或者转印膜上,再转移到织物上实现印花,亦称为数码转印法。数码转印法有两种工艺,一是热升华转印法,热升华转印是依靠纸面打印的分散染料在200度左右高温下受热升华到涤纶纤维分子里去实现染色印花,因此仅合于涤纶纤维织物;二是胶膜转印法,喷墨打印在热熔胶膜上再转移黏贴到织物上,常用于T恤印花,但是由于该法不透气、附加手感重、洗涤龟裂的缺陷限制了胶膜转印法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印纸,所述转印纸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的基层、以及至少涂布于两个所述外表面其中之一的涂层,所述涂层设为包括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的墨水吸收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涂层克重设置为0.5-12克/平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层设置为纤维纸,所述纤维纸克重设置为15-120克/平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层设置为高分子聚合物膜,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膜的厚度设置为0.01-0.15毫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转印纸,一方面具有保水性,既能吸收墨水又能避免墨水扩散,增强了印刷过程中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所使用的原料安全环保,不含毒素且不会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还具备轻薄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墨水转移印花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转印纸;将墨水喷印于所述涂层上以形成预设图案;在所述涂层上的墨水处于湿润状态时,通过压合所述转印纸与织物以使所述涂层上的墨水转移至所述织物上,得到转印织物;对所述转印织物干燥发色得到印花织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对所述转印织物干燥发色得到印花织物”包括:将所述转印纸与所述转印织物相分离,对所述转印织物干燥发色得到印花织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所述转印织物进行干燥时,可根据所使用墨水的性质和/或所述织物的种类调节干燥温度。本方法可以在墨水湿润状态下进行转移印花,通过压合所述转印纸与织物,使得所述涂层上的墨水可以渗入到织物纤维内部并直接与纤维接触反应,无需借助容易造成污染的印花浆料,整个印花过程也无需添加水,不用做污水处理,减少了碳排放量,更环保节能。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印花织物,所述印花织物采用如上所述的转印方法制得。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出了一种用于制造印花织物的转印机,所述转印机包括:驱动组件,包括织物收放装置和转印纸收放装置,所述织物收放装置驱动织物依次经过压合位置和加热位置后收卷;所述转印纸收放装置驱动如上所述的转印纸依次经过喷墨位置和压合位置后收卷;喷墨机构,用于当所述转印纸经过所述喷墨位置时,将墨水喷印于所述转印纸的涂层上以形成预设图案;压合组件,用于当所述转印纸和所述织物共同经过所述压合位置时,压合所述转印纸和所述织物,以使所述涂层上处于湿润状态的墨水转移至所述织物上得到转印织物;其中,所述压合组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压合温度;加热机构,用于当所述转印织物经过所述加热位置时,对所述转印织物进行干燥发色以得到印花织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织物干燥时,可根据所述墨水的性质和/或所述织物的种类调节干燥温度。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转印机,通过驱动装置将喷印有预设图案的转印纸在墨水湿润的状态下,使用压合组件与织物压合,使所述涂层上的墨水转移至所述织物上渗入到纤维内部直接与织物纤维接触反应,无需借助印花染料,不会造成污染,同时可根据所述墨水的性质和/或所述织物的种类调节干燥温度,以实现对不同的织物印花,进而实现使用一台转印机就可完成对各种织物进行印花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转印纸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转印方法的流程图;图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转印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专利技术,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或结构之间具有任何关联性。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转印纸100,所述转印纸100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的基层120、以及至少涂布于两个所述外表面其中之一的涂层110,具体的,所述涂层110包括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等墨水吸收材料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涂层110具有保水性能,既能吸收墨水又能同时避免墨水扩散,从而保持打印的清晰度。其中,基层120相对设置的具有较大表面积的两个表面定义为两个所述外表面。具体实施时,涂层110可涂布于两个所述外表面的其中之一上,或者,涂层110还可共同涂布于两个所述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等墨水吸收材料均系食品添加剂,PH值为中性,处于6.5-7.5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食品加工以改善口感;同时,这些墨水吸收材料还常被用于水处理中絮凝水中的杂质和重金属,也可以用于改善土壤的保水性,更利于植物生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涂层110的主要组份设置为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等墨水吸收材料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这样,降低了一旦墨水吸收材料附着在织物上时被儿童舔食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并且所述墨水吸收材料无论经何种途径进入土壤中,均不会造成生态危害。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涂层110设置为由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同时,所述涂层110克重设置在0.5-12克/平米,这样,当转印纸100应用于印花织物的制造时,可使喷印在所述涂层110上的墨水不糊化,从而保证印花的清晰度。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涂层110克重设置为1-7克/平米。进一步的,所述基层120可以设置为纤维纸或高分子聚合物膜。具体的,当所述基层120设置为纤维纸时,所述纤维纸的克重设置为15-120克/平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纸的克重设置为18-40克/平米,在使所述转印纸100更加轻薄的同时也保证了其韧性,以防止在使用过程被轻易扯断。当所述基层120设置为高分子聚合物基膜时,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基膜的厚度控制在0.01-0.15毫米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膜厚度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印纸,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纸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的基层、以及至少涂布于两个所述外表面其中之一的涂层,所述涂层设为包括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的墨水吸收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印纸,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纸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表面的基层、以及至少涂布于两个所述外表面其中之一的涂层,所述涂层设为包括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的墨水吸收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克重设置为0.5-12克/平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设置为纤维纸,所述纤维纸克重设置为15-120克/平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设置为高分子聚合物膜,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膜的厚度设置为0.01-0.15毫米。5.一种印花织物的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印纸;将墨水喷印于所述涂层上以形成预设图案;在所述涂层上的墨水处于湿润状态时,通过压合所述转印纸与织物以使所述涂层上的墨水转移至所述织物上,得到转印织物;对所述转印织物干燥发色得到印花织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花织物的转印方法,所述步骤“对所述转印织物干燥发色得到印花织物”包括:将所述转印纸与所述转印织物相分离,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清华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