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行李箱式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04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化行李箱式电动车,包括车箱体、两个后轮、座板、靠背板、脚踏板和转向装置,两个后轮置于车箱体的后侧;两个后轮的上方设置有车轮架和转向轮,车轮架与车箱体连接,转向轮与车轮架连接;座板水平布置在车箱体的上端;靠背板置于车箱体上端的边缘;脚踏板置于车箱体的前端,并与车箱体的前部通过折叠件连接;转向装置置于脚踏板的一端,构成电动车;靠背板转动贴紧车箱体的上端部,与车箱体构成开口向前的箱体;脚踏板可折叠至车箱体的下端;转向装置的中部转动嵌入脚踏板内,构成行李箱体。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实用;本装置通过电动车和行李箱体的转换,便于用户在出行时快速、舒适地到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行李箱式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特别涉及智能化行李箱式电动车。
技术介绍
目前技术方案中,无法对日常生活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火车出行距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时,家里距离公交站、火车站等地方只有短短一公里时,却由于没有公交车,随身物品较重无法快速、舒适地到家。所以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行李箱式电动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没有公交车,随身物品较重无法快速、舒适地到家。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智能化行李箱式电动车,包括车箱体、两个后轮、座板、靠背板、脚踏板和转向装置,两个所述后轮并列置于所述车箱体的后侧,并均与所述车箱体的后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后轮的上方设置有车轮架和转向轮,所述车轮架与所述车箱体的后部合页式连接,所述转向轮与所述车轮架转动连接;所述座板水平布置在所述车箱体的上端,并与所述车箱体连接;所述靠背板置于所述车箱体上端的边缘,所述靠背板的下端与所述车箱体边缘合页式连接;所述脚踏板置于所述车箱体的前端,并与所述车箱体的前部通过折叠件连接;所述转向装置置于所述脚踏板远离所述车箱体的一端,并与所述脚踏板转动连接,构成电动车;所述靠背板转动贴紧所述车箱体的上端部,与所述车箱体构成开口向前的箱体;所述脚踏板可通过折叠件折叠至所述车箱体的下端,并紧贴所述车箱体的底部;所述转向装置的中部转动嵌入所述脚踏板内,并随所述脚踏板折叠紧贴所述车箱体的底部,构成行李箱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实用;本装置通过电动车和行李箱体的转换,便于用户在出行时快速、舒适地到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脚踏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箱体和脚踏板可拆卸的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件能对车箱体和脚踏板的连接进行固定,提升稳固性;便于脚踏板相对车箱体进行翻转,构成行李箱体,提升便利性。进一步,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车转轴、前轮和控制车头,所述车转轴置于所述脚踏板远离所述车箱体的一端,所述车转轴与所述脚踏板转动连接;所述前轮置于所述车转轴的下端,所述前轮与所述车转轴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控制车头置于所述车转轴的上端,所述控制车头与所述车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车头的两侧均连接有车握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车转轴、前轮、控制车头和车握把进行稳固连接,车握把用于带动转向装置进行转向,提升便利性,还可以在本装置处于行李箱体处下,还可以作为拉动行李箱体移动的手把,提升便利性。进一步,两个所述后轮内均设置有控制其转动的电机,所述脚踏板内设置有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和两个电机驱动器,两个所述电机驱动器的电输入端均与所述锂电池的通电端连接,两个所述电机驱动器的电输出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锂电池的充电端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用于接入电源,调控电源输入的电压和电流,将调控后的电压和电流输出至锂电池,所述锂电池进行充电;两个所述电机驱动器均用于接入锂电池输出的电能,分别向其对应的电机输出电能,分别控制其对应的电机进行运行。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锂电池和充电管理模块协调运作,方便对锂电池的充电状况和剩余电量进行监控,同时两个电机驱动器便于对车轮的转速、转向,以及启停状况进行控制,提升控制便利性,以及车轮转动的精准性。进一步,所述转向装置上设置有主控模块、姿态传感器和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与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姿态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转向装置上设置有调节两个后轮转速的调速控制器,所述调速控制器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信号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信号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机驱动器的信号端连接;当车箱体、脚踏板和转向装置折叠成行李箱体时,所述轻触开关在脚踏板触控下,处于短接状态;所述轻触开关发送短接信号至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短接信号向所述调速控制器输出停止信号,所述调速控制器根据停止信号停止输出调速信号至主控模块;当车箱体、脚踏板和转向装置处于车体状态时,所述轻触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姿态传感器实时检测转向装置的姿态信息,并将姿态信息传输至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对姿态信息进行处理,将多个XOZ倾角数据队列进行求方差,当方差大于设定阈值时,所述主控模块生成车速信号传输至两个电机驱动器,两个所述电机驱动器根据车速信号分别控制其对应电机的转速,进而调整两个所述后轮的转速。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控模块、姿态传感器和轻触开关协调运作,在电动车和行李箱体进行转变后能有效防止本装置的误操作,给予不同的防误操作安全处理;锁定车速为某个安全车速值,防止过坑洼地带使用过高车速,保护驾驶员和车辆安全。进一步,每一个所述电机的一侧均设置有感应电机电流强度的霍尔传感器,两个所述霍尔传感器均与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线路连接;两个所述霍尔传感器均用于感应电机的电流强度,生成电流信号传输至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调整PID的Kp值限定加速度的极限值,将Kp值与调速控制器输出调速信号的速度值进行相乘,并将乘积传输至主控模块内部设置的PWM控制器,所述PWM控制器根据乘积调整其输出PWM的占空比,并将调整后的PWM的占空比传输至两个电机驱动器,两个所述电机驱动器根据调整后的PWM的占空比控制电机的输出转速,调整两个后轮的转速。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Kp值与调速信号的速度值进行相乘,利用乘积调整两个后轮的转速,实现车速的调整,与电动车的加速度的限制,防止电动车的瞬时加速度过大。进一步,所述转向装置上设置有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的信号端在设定距离内与智能终端无线连接,所述蓝牙模块的信号端还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智能终端定时向所述蓝牙模块发送问询信号,所述蓝牙模块将问询信号传输至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问询信号生成回复信号,并将回复信号通过蓝牙模块传输至智能终端;当所述智能终端发出问询信号后,设定时间内未收到回复信号,或者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蓝牙模块断开无线连接,则发出报警声音或者振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识别行李箱体或电动车是否在用户设定的范围内,当李箱体或电动车距离用户的距离超过设定值,蓝牙模块与智能终端连接就会断开,智能终端将发出警报声;本装置可以有效防止用户遗失行行李箱体或电动车,以及防偷防盗。进一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读取锂电池的电压,并内置电压与电量的曲线关系模型,利用电压与电量的曲线关系模型获取锂电池的电量值;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线路连接;当所述蓝牙模块的信号端在设定距离内与智能终端无线连接时,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生成锂电池的电量信号传输至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将电量信号通过蓝牙模块传输至智能终端进行显示;当锂电池的电量值低于其总电量的20%时,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生成低电量信号传输至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将低电量信号通过蓝牙模块传输至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对低电量信号进行显示,同时发出报警声音或者振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测量电池的电压,转换为电池的剩余电量,智能终端能对剩余电量进行显示,避免外出遇到行李箱或者电车没电的尴尬。进一步,所述转向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化行李箱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箱体(1)、两个后轮(2)、座板(3)、靠背板(4)、脚踏板(5)和转向装置(6),两个所述后轮(2)并列置于所述车箱体(1)的后侧,并均与所述车箱体(1)的后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后轮(2)的上方设置有车轮架(7)和转向轮(8),所述车轮架(7)与所述车箱体(1)的后部合页式连接,所述转向轮(8)与所述车轮架(7)转动连接;所述座板(3)水平布置在所述车箱体(1)的上端,并与所述车箱体(1)连接;所述靠背板(4)置于所述车箱体(1)上端的边缘,所述靠背板(4)的下端与所述车箱体(1)边缘合页式连接;所述脚踏板(5)置于所述车箱体(1)的前端,并与所述车箱体(1)的前部通过折叠件(9)连接;所述转向装置(6)置于所述脚踏板(5)远离所述车箱体(1)的一端,并与所述脚踏板(5)转动连接,构成电动车;所述靠背板(4)转动贴紧所述车箱体(1)的上端部,与所述车箱体(1)构成开口向前的箱体;所述脚踏板(5)通过折叠件(9)折叠至所述车箱体(1)的下端,并紧贴所述车箱体(1)的底部;所述转向装置(6)的中部转动嵌入所述脚踏板(5)内,并随所述脚踏板(5)折叠紧贴所述车箱体(1)的底部,构成行李箱体。...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化行李箱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箱体(1)、两个后轮(2)、座板(3)、靠背板(4)、脚踏板(5)和转向装置(6),两个所述后轮(2)并列置于所述车箱体(1)的后侧,并均与所述车箱体(1)的后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后轮(2)的上方设置有车轮架(7)和转向轮(8),所述车轮架(7)与所述车箱体(1)的后部合页式连接,所述转向轮(8)与所述车轮架(7)转动连接;所述座板(3)水平布置在所述车箱体(1)的上端,并与所述车箱体(1)连接;所述靠背板(4)置于所述车箱体(1)上端的边缘,所述靠背板(4)的下端与所述车箱体(1)边缘合页式连接;所述脚踏板(5)置于所述车箱体(1)的前端,并与所述车箱体(1)的前部通过折叠件(9)连接;所述转向装置(6)置于所述脚踏板(5)远离所述车箱体(1)的一端,并与所述脚踏板(5)转动连接,构成电动车;所述靠背板(4)转动贴紧所述车箱体(1)的上端部,与所述车箱体(1)构成开口向前的箱体;所述脚踏板(5)通过折叠件(9)折叠至所述车箱体(1)的下端,并紧贴所述车箱体(1)的底部;所述转向装置(6)的中部转动嵌入所述脚踏板(5)内,并随所述脚踏板(5)折叠紧贴所述车箱体(1)的底部,构成行李箱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行李箱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5)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件(10),所述固定件(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箱体(1)和脚踏板(5)可拆卸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行李箱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6)包括车转轴(6.1)、前轮(6.2)和控制车头(6.3),所述车转轴(6.1)置于所述脚踏板(5)远离所述车箱体(1)的一端,所述车转轴(6.1)与所述脚踏板(5)转动连接;所述前轮(6.2)置于所述车转轴(6.1)的下端,所述前轮(6.2)与所述车转轴(6.1)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控制车头(6.3)置于所述车转轴(6.1)的上端,所述控制车头(6.3)与所述车转轴(6.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车头(6.3)的两侧均连接有车握把(6.4)。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化行李箱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轮(2)内均设置有控制其转动的电机(11),所述脚踏板(5)内设置有锂电池(12)、充电管理模块(13)和两个电机驱动器(14),两个所述电机驱动器(14)的电输入端均与所述锂电池(12)的通电端连接,两个所述电机驱动器(14)的电输出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电机(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锂电池(12)的充电端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3)用于接入电源,调控电源输入的电压和电流,将调控后的电压和电流输出至锂电池(12),对所述锂电池(12)进行充电;两个所述电机驱动器(14)均用于接入锂电池(12)输出的电能,分别向其对应的电机(11)输出电能,分别控制其对应的电机(11)进行运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行李箱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6)上设置有主控模块(15)、姿态传感器(16)和轻触开关(17),所述轻触开关(17)与所述主控模块(15)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姿态传感器(16)与所述主控模块(15)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转向装置(6)上设置有调节两个后轮(2)转速的调速控制器(18),所述调速控制器(18)与所述主控模块(15)的信号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5)的信号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机驱动器(14)的信号端连接;当车箱体(1)、脚踏板(5)和转向装置(6)折叠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嫦娥黄意仁李寒松石光枫谭啟重柳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