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371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的生产步骤为钢筋笼加工、混凝土浇筑、振捣、蒸汽养护、水池养护和管片检测,并且通过对上述步骤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生产出耐腐蚀、强度高、抗冲击、还具有与混凝土良好的粘结性能的盾构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盾构用混凝土结构的制造方法,具体为一种盾构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盾构已经是地铁隧道、供水供气隧道、电力隧道等领域的主要施工方法。盾构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盾构管片是盾构法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影响隧道的防水性能及耐久性能。现有的盾构管片,由于其抗腐蚀能力差,盾构管片内部钢筋锈蚀往往是其受损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大大的限制了盾构管片的使用年限,并且会导致后期需要花很大的代价进行修复加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盾构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制造方法,以此生产出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的高质量盾构用管片。本专利技术的盾构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钢筋笼加工:钢筋笼加工中,弧形筋采用弯弧机加工,箍筋采用弯曲机加工,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调直;钢筋成片及成型骨架在成型模上操作;成型骨架须经试生产,并经检验合格方可成批下料加工;管片钢筋全部采用焊接,利用钢筋短料时一根结构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钢筋交叉处采用局部点焊,至少间隔二交叉点必须点焊一处,以免浇筑混凝土时变形或移动,但焊点不得影响钢筋强度;主筋与箍筋之间不得有大于10mm以上的空隙;成型后钢筋骨架按规格整齐堆放。(2)混凝土浇筑:在将钢筋笼放置于固定于模具内之前提前在模具内放置预埋件;混凝土采用搅拌站拌合,拌合完成后的混凝土,经由螺旋输送泵上料。(3)振捣:采用人工振捣,振捣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先两端后中间,并分层摊铺;待混凝土基本盖满模具内表面时,用振动棒开始振捣,分批上混凝土料,从而实现分层振动;振捣时不准碰钢模和预埋件;待全部振捣成型后,应刮平中间处混凝土,然后根据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情况,拆除上盖,进行光面处理。(4)蒸汽养护:为促进混凝土硬化时间,管片采用蒸汽养护,蒸汽养护以下列温度进行:静养时间1~2小时;最高升温速度不超过15℃/小时;最高温度不超过60℃;恒温时间2~4小时;相对湿度不小于90%;降温速度不超过10℃/小时。在整个蒸养过程中由专人负责测定,检查并做好记录,蒸养前在混凝土管片上加盖塑料薄膜以防失水。(5)水池养护:脱模后的管片经编号后,移至水池中进行水中养护至少7天,水养护7天后,吊装出水养护池,进行自然养护,直到完成28天强度养护;水养池底部铺设垫木,以防止管片吊入养护池时因碰撞而受损;管片移入水养护池前,应确定其管片混凝土表面温度已降至与水温之差不大于20℃;以避免因温差过大致使管片表面产生细小收缩裂纹;水池养护须记录水温及水养护时间。(6)管片检测:每块管片制造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合格的每块管片均印合格章,合格章上设置质检员编号。通过上述方法生产出的管片不仅耐腐蚀、强度高、抗冲击、还具有与混凝土良好的粘结性能。附图说明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盾构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钢筋笼加工:钢筋笼加工中,弧形筋采用弯弧机加工,箍筋采用弯曲机加工,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调直;钢筋成片及成型骨架在成型模上操作;成型骨架须经试生产,并经检验合格方可成批下料加工;管片钢筋全部采用焊接,利用钢筋短料时一根结构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钢筋交叉处采用局部点焊,至少间隔二交叉点必须点焊一处,以免浇筑混凝土时变形或移动,但焊点不得影响钢筋强度;主筋与箍筋之间不得有大于10mm以上的空隙;成型后钢筋骨架按规格整齐堆放。(2)混凝土浇筑:在将钢筋笼放置于固定于模具内之前提前在模具内放置预埋件;混凝土采用搅拌站拌合,拌合完成后的混凝土,经由螺旋输送泵上料。(3)振捣:采用人工振捣,振捣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先两端后中间,并分层摊铺;待混凝土基本盖满模具内表面时,用振动棒开始振捣,分批上混凝土料,从而实现分层振动;振捣时不准碰钢模和预埋件;待全部振捣成型后,应刮平中间处混凝土,然后根据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情况,拆除上盖,进行光面处理。(4)蒸汽养护:为促进混凝土硬化时间,管片采用蒸汽养护,蒸汽养护以下列温度进行:静养时间1~2小时;最高升温速度不超过15℃/小时;最高温度不超过60℃;恒温时间2~4小时;相对湿度不小于90%;降温速度不超过10℃/小时。在整个蒸养过程中由专人负责测定,检查并做好记录,蒸养前在混凝土管片上加盖塑料薄膜以防失水。(5)水池养护:脱模后的管片经编号后,移至水池中进行水中养护至少7天,水养护7天后,吊装出水养护池,进行自然养护,直到完成28天强度养护;水养池底部铺设垫木,以防止管片吊入养护池时因碰撞而受损;管片移入水养护池前,应确定其管片混凝土表面温度已降至与水温之差不大于20℃;以避免因温差过大致使管片表面产生细小收缩裂纹;水池养护须记录水温及水养护时间。(6)管片检测:每块管片制造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合格的每块管片均印合格章,合格章上设置质检员编号。通过上述方法生产出的管片不仅耐腐蚀、强度高、抗冲击、还具有与混凝土良好的粘结性能,具体性能指标如下: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木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钢筋笼加工:钢筋笼加工中,弧形筋采用弯弧机加工,箍筋采用弯曲机加工,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调直;钢筋成片及成型骨架在成型模上操作;管片钢筋全部采用焊接,利用钢筋短料时一根结构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钢筋交叉处采用局部点焊;(2)混凝土浇筑:在将钢筋笼放置于固定于模具内之前提前在模具内放置预埋件;混凝土采用搅拌站拌合,拌合完成后的混凝土,经由螺旋输送泵上料;(3)振捣:采用人工振捣,先两端后中间,并分层摊铺;待混凝土基本盖满模具内表面时,用振动棒开始振捣,分批上混凝土料,从而实现分层振动;振捣时不准碰钢模和预埋件;待全部振捣成型后,应刮平中间处混凝土,然后根据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情况,拆除上盖,进行光面处理;(4)蒸汽养护:为促进混凝土硬化时间,管片采用蒸气养护;(5)水池养护:脱模后的管片经编号后,移至水池中进行水中养护至少7天,水养护7天后,吊装出水养护池,进行自然养护,直到完成28天强度养护;水养池底部铺设垫木;管片移入水养护池前,应确定其管片混凝土表面温度已降至与水温之差不大于20℃;(6)管片检测:每块管片制造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合格的每块管片均印合格章,合格章上设置质检员编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钢筋笼加工:钢筋笼加工中,弧形筋采用弯弧机加工,箍筋采用弯曲机加工,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调直;钢筋成片及成型骨架在成型模上操作;管片钢筋全部采用焊接,利用钢筋短料时一根结构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钢筋交叉处采用局部点焊;(2)混凝土浇筑:在将钢筋笼放置于固定于模具内之前提前在模具内放置预埋件;混凝土采用搅拌站拌合,拌合完成后的混凝土,经由螺旋输送泵上料;(3)振捣:采用人工振捣,先两端后中间,并分层摊铺;待混凝土基本盖满模具内表面时,用振动棒开始振捣,分批上混凝土料,从而实现分层振动;振捣时不准碰钢模和预埋件;待全部振捣成型后,应刮平中间处混凝土,然后根据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情况,拆除上盖,进行光面处理;(4)蒸汽养护:为促进混凝土硬化时间,管片采用蒸气养护;(5)水池养护:脱模后的管片经编号后,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馈孙振川张兵韩伟锋郭海坡李凤远周建军杨延东赵海雷任颖莹高会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