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特别是一种梁构件。
技术介绍
在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框架柱通常采用钢结构柱和组合结构柱(如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框架梁通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承载力高、跨越能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用钢量大、结构造价高及需要采用适当防火保护措施等缺点;采用现浇混凝土梁虽具有抗火性能好、结构造价低等优点,但存在着自重大、现场湿作业量大、施工速度慢且混凝土梁与钢结构柱和组合结构柱连接节点存在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缺点。鉴于此,寻求一种建造和施工成本低,且与钢柱或组合结构柱连接简便的梁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梁,要解决现有的钢一混凝土组合梁用钢量大,建造和后期维护成本高,而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梁在施工中与钢柱或组合柱连接节点复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由主体梁段钢筋骨架、混凝土和两个独立的型钢梁端头组成,所述型钢梁端头为楔形,其位于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的两端,楔形的两个斜面相对设置,所述主体梁段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由主体梁段钢筋骨架、混凝土(8)和两个独立的型钢梁端头组成,所述型钢梁端头为楔形,其位于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的两端,楔形的两个斜面相对设置,所述主体梁段钢筋骨架架在两个型钢梁端头并与其通过焊接连接形成劲性骨架,所述劲性骨架整体被混凝土(8)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叠合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由主体梁段钢筋骨架、混凝土(8)和两个独立的型钢梁端头组成,所述型钢梁端头为楔形,其位于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的两端,楔形的两个斜面相对设置,所述主体梁段钢筋骨架架在两个型钢梁端头并与其通过焊接连接形成劲性骨架,所述劲性骨架整体被混凝土(8)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叠合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梁端头由上翼缘(1.1)、下翼缘(1.3)和腹板(1.2)焊接而成,其与主体梁段钢筋骨架交接处切削为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梁段钢筋骨架由受拉区纵筋(3)、受压区钢筋(6)、箍筋(4)和腰筋(5)组成,其中,所述受拉区纵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金晓飞,王玉银,王庆贺,范峰,杨晓杰,孙建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