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奥氏体耐热钢的钨极氩弧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3452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奥氏体耐热钢的钨极氩弧焊接方法,奥氏体耐热钢22Cr25NiWCoCu(UNSS31035)的无缝钢管进行焊接,焊接接头采用单边30°V型坡口并清理,采焊前先用钨极氩弧焊点焊固定位置,组合配对,再使用钨极氩弧焊进行单面焊双面成型,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同时采用全氩气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奥氏体耐热钢钢管道焊接工艺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可以降低焊接接头的脆性,抑制热裂纹的发生,实现对焊接接头塑性和韧性的改善提升,从而综合提高管道焊接后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奥氏体耐热钢的钨极氩弧焊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更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使用配套焊丝焊接新型奥氏体耐热钢的钨极氩弧焊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配套焊丝,焊接新型奥氏体耐热钢的钨极氩弧焊工艺。
技术介绍
大力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的超超临界机组是提高火电站整体发电效率、防治雾霾的重要途径。先进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主蒸汽压力突破30MPa,再热蒸汽温度提升至623℃,并采用了二次再热技术,其运行效率可提高到50%以上(现行锅炉的运行效率为35%~45%)。电站锅炉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运行后,可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并可大大减少度电耗煤量。在超超临界锅炉的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出口段,一般使用奥氏体耐热钢,主要有18%Cr系列的Super304H和20%~25%Cr系列的HR3C等。当蒸汽温度参数达到620℃后,HR3C钢在强度上难以满足要求,Super304H不仅强度不能满足要求,而且抗氧化性能也略显逊色。新型奥氏体耐热钢22Cr25NiWCoCu(UNSS31035)具有持久强度高于HR3C、抗氧化性能优于Super304H的综合优势,可在蒸汽出口温度或再热蒸汽出口温度达623℃的高效超超临界锅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奥氏体耐热钢的钨极氩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奥氏体耐热钢选用22Cr25NiWCoCu无缝钢管,焊丝采用实芯焊丝,焊接接头采用单边30°V型坡口,钝边为1—3mm,根部间隙为1—3mm,焊前先用钨极氩弧焊点焊固定位置;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的多层多道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层间温度要控制在100℃以内,焊接电流90‑120A,电压8‑12V,焊接热输入小于1KJ/mm,焊接速度不大于1.5mm/s,焊接全程采用氩气保护,流量为8‑12L/min;实芯焊丝即电焊条,由焊芯和药皮构成,药皮涂敷于焊芯外壁,所述焊芯采用合金芯线,药皮采用CaO‑CaF2‑SiO...

【技术特征摘要】
1.奥氏体耐热钢的钨极氩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奥氏体耐热钢选用22Cr25NiWCoCu无缝钢管,焊丝采用实芯焊丝,焊接接头采用单边30°V型坡口,钝边为1—3mm,根部间隙为1—3mm,焊前先用钨极氩弧焊点焊固定位置;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的多层多道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层间温度要控制在100℃以内,焊接电流90-120A,电压8-12V,焊接热输入小于1KJ/mm,焊接速度不大于1.5mm/s,焊接全程采用氩气保护,流量为8-12L/min;实芯焊丝即电焊条,由焊芯和药皮构成,药皮涂敷于焊芯外壁,所述焊芯采用合金芯线,药皮采用CaO-CaF2-SiO2渣系,合金元素采用焊条芯线过渡;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熔敷金属化学成分为:C0.03-0.10,Mn1.0-2.5,Si≤0.80,Ni24.0-26.0,Cr21.5-23.5,Mo1.5-2.5,Cu2.5-3.5,Nb0.30-0.60,W3.0-4.0,Co1.0-2.0,N0.15-0.30,余量为Fe及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耐热钢的钨极氩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22Cr25NiWCoCu无缝钢管为UNSS31035,管子的外径为φ53.8mm,壁厚8.9mm;实芯焊丝直径为Φ2.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耐热钢的钨极氩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管口坡口端面应垂直于中心线,两管口的对口间隙应均匀,焊件水平固定时,将其截面看作钟表面,焊接之前在12点钟的位置进行定位(点固)焊;氩气纯度不得低于99.90%-99.96%,焊接管道内充气时先将管内空气排出然后封闭继续充氩,氩气泄漏量应小于进气量;焊接之前先通气,焊接结束后滞后断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耐热钢的钨极氩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点固焊参数(即点固焊接层):电流为95—110A,电压为10—12V,焊接速度1—1.2mm/s,焊接热输入小于1KJ/mm;优选电流为98—102A,电压为10—11V,焊接速度1—1.1mm/s,焊接热输入小于1KJ/mm。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连勇张宇荆洪阳韩永典赵雷王登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