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更特定而言,涉及使用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以及内部压力来推定充电状态的技术。
技术介绍
搭载有行驶用的二次电池的电动车辆正在普及。在所述电动车辆中,为了合适地控制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而需要高精度地推定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SOC:StateOfCharge)的技术。作为上述那样的技术,提出了一种根据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OCV:OpenCircuitVoltage)来推定SOC的技术。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08/026476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二次电池的端子间电压充分地达到平衡的时间点求得OCV,使用表示OCV与SOC的关系的特性曲线,根据OCV来推定SOC。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根据二次电池的构成,存在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与SOC的对应关系在充电时和放电时不同的情况。因此,不能根据开路电压唯一地确定SOC,所以有时无法根据OCV来高精度地推定SOC。在国际公开第2008/026476所公开的方法中,对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与SOC的对应关系在充电时和放电时不同的情况没有任何考虑。因此,有时无法根据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历史记录来获得所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二次电池,其构成为,开路电压与充电状态的第1对应关系具有在充电时和放电时不同的部分,并且内部压力与所述充电状态的第2对应关系具有在充电时和放电时不同的部分;和电子控制单元,其构成为对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充电状态进行推定,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取得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内部压力,使用所取得的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第1对应关系来取得与充电时对应的所述充电状态的第1推定值和与放电时对应的所述充电状态的第2推定值,使用所取得的所述内部压力和所述第2对应关系来取得与充电时对应的所述充电状态的第3推定值和与放电时对应的所述充电状态的第4推定值,在所述第1推定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28 JP 2017-0896201.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二次电池,其构成为,开路电压与充电状态的第1对应关系具有在充电时和放电时不同的部分,并且内部压力与所述充电状态的第2对应关系具有在充电时和放电时不同的部分;和电子控制单元,其构成为对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充电状态进行推定,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取得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内部压力,使用所取得的所述开路电压和所述第1对应关系来取得与充电时对应的所述充电状态的第1推定值和与放电时对应的所述充电状态的第2推定值,使用所取得的所述内部压力和所述第2对应关系来取得与充电时对应的所述充电状态的第3推定值和与放电时对应的所述充电状态的第4推定值,在所述第1推定值与所述第3推定值的第1差的大小小于所述第2推定值与所述第4推定值的第2差的大小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1推定值和所述第3推定值中的至少任一方来推定所述充电状态,在所述第2差的大小小于所述第1差的大小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2推定值和所述第4推定值中的至少任一方来推定所述充电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所述第1差的大小小于所述第2差的大小且所述第1推定值与所述第3推定值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推定值与所述第3推定值之间的值推定为所述充电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将所述第1推定值与所述第3推定值的平均值推定为所述充电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将通过使总和为1的两个权重系数分别与所述第1推定值和所述第3推定值相乘之后相加而算出的值推定为所述充电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所述第2差的大小小于所述第1差的大小且所述第2推定值与所述第4推定值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推定值与所述第4推定值之间的值推定为所述充电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将所述第2推定值与所述第4推定值的平均值推定为所述充电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将通过使总和为1的两个权重系数分别与所述第2推定值和所述第4推定值相乘之后相加而算出的值推定为所述充电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所取得的所述开路电压处于预先确定的范围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1对应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贺达哉,太田健一,永井裕喜,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