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284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2:11
为了解决现有的含有不饱和磷酸酯的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和高温存储性能不能满足使用市场需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包括如下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A和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消费类电子数码产品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目前的商用锂离子电池难以满足要求。目前,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锂离子电池工作电压。锂离子电池工作电压的提高,虽然能够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但是与此同时,电池工作电压的提高往往也会劣化电池的性能。因为,一方面,电池正极的晶体结构在高电压条件下不稳定,充放电的过程中,电池正极的晶体结构会发生结构的塌陷,从而导致性能的恶化;另一方面,在高电压下,正极表面处于高氧化态下,活性较高,容易催化电解液氧化分解,电解液的分解产物容易在正极表面发生沉积,堵塞锂离子的脱嵌通道,从而恶化电池性能。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在中国申请号00801010.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含(R1a)P=(O)(OR2a)(OR3a)(其中,R1a,R2a,R3a表示独立的碳原子数为7-12的脂肪族烃基)化合物的电解液,其有效地控制了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而出现的放电容量下降和高温保存时电池特性下降的现象。然而,经大量研究发现,不饱和的磷酸酯虽然能够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A和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A和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B,所述结构式Ⅰ中,R1、R2、R3分别独立的选自C1-C5的烷基或卤代烷基、C2-C5的不饱和烃基或不饱和卤代烃基,且R1、R2、R3中至少有一个为所述不饱和烃基或不饱和卤代烃基;所述结构式Ⅱ中,R4、R5、R6、R7、R8、R9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或C1-C5基团中的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式Ⅱ中C1-C5基团选自烃基、卤代烃基、含氧烃基、含硅烃基、氰基取代的烃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R4、R5、R6、R7、R8、R9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氟原子、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三甲基硅氧基、氰基、或三氟甲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B包括下述结构所示化合物1-9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化合物B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5%。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A中,C1-C5的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中的一种;所述C1-C5的卤代烷基选自一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3,3-二氟丙基、3,3,3-三氟丙基、六氟异丙基中的一种;所述C2-C5的不饱和烃基选自乙烯基、烯丙基、3-丁烯基、异丁烯基、4-戊烯基、乙炔基、炔丙基、3-丁炔基、1-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桥林木崇胡时光贠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