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284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以及电解液,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设置在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膜片,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设置在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包括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膜片,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石墨,且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与所述负极膜片的厚度Hn之间的关系满足:6≤0.06Hn×(4‑1/D50)≤3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兼具动力学性能优异以及循环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可充电电池具有重量轻、能量密度高、无污染、无记忆效应、使用寿命长等突出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可充电电池是通过锂离子等活性离子在正负极活性材料之间嵌入和脱出完成充电和放电过程,其中正负极活性材料和正负极极片的设计将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具体而言,正负极活性材料和正负极极片设计合理与否将影响电池的快充速度、能量密度、循环和存储等性能。目前极片设计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仅关注极片(例如正极极片或负极极片)的某一个参数,如单位面积涂布重量、压实密度等,但通常某个参数的改进对电池性能的提升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电池兼具动力学性能优异以及循环寿命长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以及电解液,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设置在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膜片,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设置在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包括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膜片,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石墨,且所述正极活性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以及电解液,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设置在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膜片,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设置在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包括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石墨,且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与所述负极膜片的厚度Hn之间的关系满足:6≤0.06Hn×(4‑1/D50)≤31;其中,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的单位为μm;负极膜片的厚度Hn的单位为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以及电解液,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设置在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膜片,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设置在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包括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石墨,且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与所述负极膜片的厚度Hn之间的关系满足:6≤0.06Hn×(4-1/D50)≤31;其中,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的单位为μm;负极膜片的厚度Hn的单位为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8≤0.06Hn×(4-1/D50)≤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为0.5μm~15μm,优选为3μm~9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膜片的厚度Hn为25μm~150μm,优选为35μm~125μm。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天权申玉良康蒙王家政何立兵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