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321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壁的右侧面与电源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位于开关的上方,所述开关的左侧面与箱体外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固定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下表面与驱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装置的外表面与第二锥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通过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主动轮、皮带、从动轮、第二转轴、扇叶、电动推杆、固定块、第一滑槽、滑轮、第一齿杆、齿辊、第二齿杆、载物板、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滑杆和滑套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散热和更换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和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出行方式在近一百多年内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火车、汽车、飞机和动车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环境的污染也愈发的严重,因此,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越来越高,需要电池长时间的工作,电池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电池保护装置散热效果不好,而且大部分的新能源电池都是固定在保护装置内,当电池毁坏需要更换时,还不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池的更换,非常的麻烦,从而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因此,急需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池保护装置散热效果不好,而且大部分的新能源电池都是固定在保护装置内,当电池毁坏需要更换时,还不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池的更换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壁的右侧面与电源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位于开关的上方,所述开关的左侧面与箱体外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固定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驱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外表面与第二锥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表面卡接在第一转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箱体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卡接在主动轮的内表面,所述主动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主动轮分别位于第二锥齿轮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动轮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与从动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皮带位于通孔内,所述通孔开设在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从动轮的内表面卡接在第二转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接在第二轴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轴承位于从动轮的左侧面,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的直径一致,且第二轴承的左侧面卡接在箱体内壁的左侧面,且第二转轴的直径与第一转轴的直径一致,所述第二转轴的右侧面与扇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面通过通风网板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通风网板的形状为L形,且通风网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与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与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块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箱体的右侧面开设有通线孔。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底端与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右侧面与第一齿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杆的下表面与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齿杆的上表面与齿辊的下表面啮合,所述齿辊的内表面卡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三轴承,且两个第三轴承分别卡接在箱体内壁的正面和背面,所述齿辊的右侧面与第二齿杆的左侧面啮合,所述第一齿杆位于第二齿杆的前方,所述第二齿杆的顶端与载物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载物板的上表面卡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套分别位于载物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套的内表面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的下表面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顶端与限位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与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的下表面搭接,且两个放置板分别位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下表面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侧面通过合页与盖板的左侧面活动连接,所述盖板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左侧面与卡块的左侧面搭接,所述卡块的右侧面与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与把手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与伸缩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左端与第二凹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箱体外表面的右侧面。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左端与第二凹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右端与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内壁的左侧面和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机身的上表面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的型号为Y132S1-2,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为液压型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位于固定块下表面的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箱体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通风网孔,所述第一齿杆表面的齿牙个数小于第二齿杆表面的齿牙个数,所述第二滑槽为T形滑槽,所述滑块为T形滑块,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的高度为滑杆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限位块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滑杆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为第二凹槽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凹形,且把手的高度为连接板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盖板的长度与箱体的长度一致,所述盖板的宽度与箱体的宽度一致。(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通过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主动轮、皮带、从动轮、第二转轴、扇叶、电动推杆、固定块、第一滑槽、滑轮、第一齿杆、齿辊、第二齿杆、载物板、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滑杆和滑套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进行散热时,使得电机工作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一转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扇叶转动,从而使得扇叶转动产生的风通过通风网板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进行散热,当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进行更换时,使得电动推杆缩短带动固定块向下移动,固定块向下挤压滑轮,使得滑轮通过支撑腿带动第一齿杆向右移动,第一齿杆带动齿辊转动,齿辊带动第二齿杆转动,第二齿杆带动载物板向上移动,使得载物板带动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向上移动,使得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移出箱体,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的更换,从而达到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散热和更换的目的。(2)、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通过卡块、第一凹槽、把手、伸缩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打开盖板时,工作人员向右拉动把手,把手带动连接板向右移动,使得伸缩杆和第一弹簧受到连接板的拉力均伸长,使得连接板带动卡块向右移动,当卡块完全移出第一凹槽时,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打开盖板。(3)、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通过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和主动轮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外壁的右侧面与电源(4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41)位于开关(42)的上方,所述开关(42)的左侧面与箱体(1)外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固定板(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的下表面与驱动装置(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的外表面与第二锥齿轮(6)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6)的内表面卡接在第一转轴(4)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一轴承(3),且两个第一轴承(3)分别卡接在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表面卡接在主动轮(43)的内表面,所述主动轮(4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主动轮(43)分别位于第二锥齿轮(6)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动轮(43)的外表面通过皮带(8)与从动轮(9)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皮带(8)位于通孔(7)内,所述通孔(7)开设在固定板(2)的下表面;所述从动轮(9)的内表面卡接在第二转轴(10)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转轴(10)的外表面套接在第二轴承(11)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轴承(11)位于从动轮(9)的左侧面,所述从动轮(9)与主动轮(43)的直径一致,且第二轴承(11)的左侧面卡接在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且第二转轴(10)的直径与第一转轴(4)的直径一致,所述第二转轴(10)的右侧面与扇叶(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通过通风网板(13)与固定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通风网板(13)的形状为L形,且通风网板(13)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固定板(2)的上表面与电动推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4)的顶端与固定块(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块(15)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箱体(1)的右侧面开设有通线孔(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外壁的右侧面与电源(4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41)位于开关(42)的上方,所述开关(42)的左侧面与箱体(1)外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固定板(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的下表面与驱动装置(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的外表面与第二锥齿轮(6)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6)的内表面卡接在第一转轴(4)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一轴承(3),且两个第一轴承(3)分别卡接在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表面卡接在主动轮(43)的内表面,所述主动轮(4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主动轮(43)分别位于第二锥齿轮(6)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动轮(43)的外表面通过皮带(8)与从动轮(9)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皮带(8)位于通孔(7)内,所述通孔(7)开设在固定板(2)的下表面;所述从动轮(9)的内表面卡接在第二转轴(10)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转轴(10)的外表面套接在第二轴承(11)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轴承(11)位于从动轮(9)的左侧面,所述从动轮(9)与主动轮(43)的直径一致,且第二轴承(11)的左侧面卡接在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且第二转轴(10)的直径与第一转轴(4)的直径一致,所述第二转轴(10)的右侧面与扇叶(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通过通风网板(13)与固定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通风网板(13)的形状为L形,且通风网板(13)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固定板(2)的上表面与电动推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4)的顶端与固定块(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块(15)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箱体(1)的右侧面开设有通线孔(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6),所述第一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滑轮(17),所述滑轮(17)的底端与支撑腿(1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18)的右侧面与第一齿杆(19)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杆(19)的下表面与滑块(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0)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21)内,所述第二滑槽(21)开设在固定板(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齿杆(19)的上表面与齿辊(22)的下表面啮合,所述齿辊(22)的内表面卡接有第三转轴(23),所述第二转轴(10)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三轴承(24),且两个第三轴承(24)分别卡接在箱体(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所述齿辊(22)的右侧面与第二齿杆(25)的左侧面啮合,所述第一齿杆(19)位于第二齿杆(25)的前方,所述第二齿杆(25)的顶端与载物板(2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26)的上表面卡接有滑套(27),所述滑套(2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套(27)分别位于载物板(26)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套(27)的内表面套接有滑杆(28),所述滑杆(28)的底端与固定板(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育宝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超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