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21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包括壳体、缓冲基座、电池底板、吸热板、导热丝、排热板、缓冲气囊、上顶盖、电池监控器、配电盒。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电池外壳方便快速的对电池进行散热,同时还能有效监控电池状况,并作出实时提醒,还能够有效防止撞击、震荡等对电池内部产生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的
,特别是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的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而新能源汽车中都配置有蓄电池,根据车辆的不同类型,每辆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的大小、尺寸、重量都会有所不同。一般的蓄电池都包括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外壳,蓄电池外壳为塑料外壳,而蓄电池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长时间运行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散热不及时会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安全,同时蓄电池内加载有电解液,如果没有合适的防护手段,极易在碰撞过程中破损漏液,甚至短路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能够使电池外壳方便快速的对电池进行散热,同时还能有效监控电池状况,并作出实时提醒,还能够有效防止撞击、震荡等对电池内部产生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包括壳体、缓冲基座、电池底板、吸热板、导热丝、排热板、缓冲气囊、上顶盖、电池监控器、配电盒,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缓冲基座,所述缓冲基座顶部设置有电池底板,所述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缓冲气囊的内侧设置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上连接有若干导热丝,所述导热丝穿过壳体与排热板相连,所述排热板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外侧面上,所述上顶盖安装在壳体的顶部,所述上顶盖的中部设置有电池监控器,所述电池监控器与配电盒相连,所述配电盒设置在上顶盖的顶部。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基座固定粘附在壳体的底部,所述缓冲基座为泡沫板,所述缓冲基座均匀平铺在壳体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电池底板为水平设置的光滑陶瓷板,所述电池底板固定粘附在缓冲基座上,所述电池底板不与壳体相接触,所述电池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池感应器,所述电池感应器与缓冲气囊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气囊为椭圆形自充气囊,所述缓冲气囊上设置有自充气阀,所述缓冲气囊的数量有多个,所述缓冲气囊均匀环绕分布在壳体的内侧壁上。作为优选,所述吸热板为竖直设置的光滑平板,所述吸热板的数量有多块,所述吸热板沿着壳体的内侧壁竖直环绕设置,所述导热丝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导热丝外侧套设有隔热软管。作为优选,所述排热板为镂空平板,所述排热板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排热板的外侧面设置有散热风扇。作为优选,所述上顶盖的右侧设置有变声报警器,所述电池监控器与配电盒、电池感应器、变声报警器、自充气阀、散热风扇一一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壳体、缓冲基座、电池底板、吸热板、导热丝、排热板、缓冲气囊、上顶盖、电池监控器、配电盒结合在一起,经过试验优化,缓冲基座、电池底板互相配合可以有效缓解底部冲撞对电池的影响,吸热板、导热丝、排热板、缓冲气囊互相配合可以缓解侧面冲撞对电池的影响,同时气囊膨胀使吸热板贴紧电池,便于快速导出热量,镂空排热板结合散热风扇可以快速将热量散入空气中,电池感应器可以实时监控电池的温度状况并将信息传递给电池监控器,电池监控器可以监控电池传输中的电流与电压并接受电池感应器传输过来的温度信息,在异常情况下,电池监控器断开配电盒的供电并控制变声报警器发出警报声。本专利技术能够使电池外壳方便快速的对电池进行散热,同时还能有效监控电池状况,并作出实时提醒,还能够有效防止撞击、震荡等对电池内部产生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缓冲基座、3-电池底板、4-吸热板、5-导热丝、6-排热板、7-缓冲气囊、8-上顶盖、9-电池监控器、10-配电盒、11-电池感应器、12-自充气阀、13-隔热软管、14-散热孔、15-散热风扇、16-变声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包括壳体1、缓冲基座2、电池底板3、吸热板4、导热丝5、排热板6、缓冲气囊7、上顶盖8、电池监控器9、配电盒10,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缓冲基座2,所述缓冲基座2顶部设置有电池底板3,所述壳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缓冲气囊7,所述缓冲气囊7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缓冲气囊7的内侧设置吸热板4,所述吸热板4上连接有若干导热丝5,所述导热丝5穿过壳体1与排热板6相连,所述排热板6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面上,所述上顶盖8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上顶盖8的中部设置有电池监控器9,所述电池监控器9与配电盒10相连,所述配电盒10设置在上顶盖8的顶部,所述缓冲基座2固定粘附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缓冲基座2为泡沫板,所述缓冲基座2均匀平铺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电池底板3为水平设置的光滑陶瓷板,所述电池底板3固定粘附在缓冲基座2上,所述电池底板3不与壳体1相接触,所述电池底板3的顶部设置有电池感应器11,所述电池感应器11与缓冲气囊7相连,所述缓冲气囊7为椭圆形自充气囊,所述缓冲气囊7上设置有自充气阀12,所述缓冲气囊7的数量有多个,所述缓冲气囊7均匀环绕分布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吸热板4为竖直设置的光滑平板,所述吸热板4的数量有多块,所述吸热板4沿着壳体1的内侧壁竖直环绕设置,所述导热丝5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导热丝5外侧套设有隔热软管13,所述排热板6为镂空平板,所述排热板6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散热孔14,所述排热板6的外侧面设置有散热风扇15,所述上顶盖8的右侧设置有变声报警器16,所述电池监控器9与配电盒10、电池感应器11、变声报警器16、自充气阀12、散热风扇15一一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壳体1、缓冲基座2、电池底板3、吸热板4、导热丝5、排热板6、缓冲气囊7、上顶盖8、电池监控器9、配电盒10结合在一起,经过试验优化,缓冲基座2、电池底板3互相配合可以有效缓解底部冲撞对电池的影响,吸热板4、导热丝5、排热板6、缓冲气囊7互相配合可以缓解侧面冲撞对电池的影响,同时气囊膨胀使吸热板4贴紧电池,便于快速导出热量,镂空排热板6结合散热风扇15可以快速将热量散入空气中,电池感应器11可以实时监控电池的温度状况并将信息传递给电池监控器9,电池监控器9可以监控电池传输中的电流与电压并接受电池感应器11传输过来的温度信息,在异常情况下,电池监控器9断开配电盒10的供电并控制变声报警器16发出警报声。本专利技术能够使电池外壳方便快速的对电池进行散热,同时还能有效监控电池状况,并作出实时提醒,还能够有效防止撞击、震荡等对电池内部产生的影响。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缓冲基座(2)、电池底板(3)、吸热板(4)、导热丝(5)、排热板(6)、缓冲气囊(7)、上顶盖(8)、电池监控器(9)、配电盒(10),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缓冲基座(2),所述缓冲基座(2)顶部设置有电池底板(3),所述壳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缓冲气囊(7),所述缓冲气囊(7)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缓冲气囊(7)的内侧设置吸热板(4),所述吸热板(4)上连接有若干导热丝(5),所述导热丝(5)穿过壳体(1)与排热板(6)相连,所述排热板(6)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面上,所述上顶盖(8)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上顶盖(8)的中部设置有电池监控器(9),所述电池监控器(9)与配电盒(10)相连,所述配电盒(10)设置在上顶盖(8)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缓冲基座(2)、电池底板(3)、吸热板(4)、导热丝(5)、排热板(6)、缓冲气囊(7)、上顶盖(8)、电池监控器(9)、配电盒(10),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缓冲基座(2),所述缓冲基座(2)顶部设置有电池底板(3),所述壳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缓冲气囊(7),所述缓冲气囊(7)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缓冲气囊(7)的内侧设置吸热板(4),所述吸热板(4)上连接有若干导热丝(5),所述导热丝(5)穿过壳体(1)与排热板(6)相连,所述排热板(6)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面上,所述上顶盖(8)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上顶盖(8)的中部设置有电池监控器(9),所述电池监控器(9)与配电盒(10)相连,所述配电盒(10)设置在上顶盖(8)的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基座(2)固定粘附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缓冲基座(2)为泡沫板,所述缓冲基座(2)均匀平铺在壳体(1)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底板(3)为水平设置的光滑陶瓷板,所述电池底板(3)固定粘附在缓冲基座(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晨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