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正新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Cu掺杂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313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Cu掺杂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的方法,步骤如下:将Cu(NO3)2·3H2O溶于无水乙醇中,加入正硅酸乙酯和去离子水,搅拌,加入DMF和浓硝酸,继续搅拌6.5‑7.5h,将溶胶倒入培养皿中,陈化3‑5d,即得前驱体复合醇凝胶;将所得醇凝胶于25‑35℃下继续老化23‑25h后,在34‑36℃恒温下用正硅酸乙酯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浸泡2‑3d,洗涤,在34‑36℃下恒温干燥14‑16h,再在60‑65℃下恒温干燥71‑73h,最后将样品放入电炉中,于740‑760℃处理4‑6h,冷却即得。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气凝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微观结构完善,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Cu掺杂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Cu掺杂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过渡金属Cu由于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和催化还原性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物环氧化、CO及NOx的催化氧化、碳氢化合物的加氢及脱氢反应等化学工程。将Cu掺杂到各种催化剂载体中,往往会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SiO2气凝胶是一种新型多孔性非晶固态纳米材料,因其具有高比表面、高孔隙率、低密度等独特的性能,在许多领域,特别是作为催化剂及载体方面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即使铜少量(如1%-5%,质量分数)负载于SiO2载体中,也会有效改善复合凝胶的催化性能,因此这类材料已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传统制备金属掺杂SiO2复合气凝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浸渍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但用这两种方法制备气凝胶,颗粒组分易团聚,干燥时易引起气凝胶网络大量坍塌,比表面低,催化活性较差,且后者还受原材料的限制。溶胶-凝胶-超临界干燥工艺可以制备活性物种均匀分散的气凝胶,但超临界干燥工艺条件苛刻,设备昂贵,且存在不安全因素,阻碍了金属掺杂SiO2气凝胶的推广及应用。与超临界干燥工艺相比,由于在非超临界条件下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Cu掺杂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15‑25份Cu(NO3)2·3H2O溶于60‑70份无水乙醇中,然后缓慢加入8‑14份正硅酸乙酯和35‑45份去离子水,于44‑48℃的恒温磁力搅拌机上搅拌10‑15min,加入5‑10份DMF和5‑7份浓硝酸,继续搅拌6.5‑7.5h后,将溶胶倒入培养皿中,25‑35℃下陈化3‑5d形成凝胶,即得天蓝色前驱体复合醇凝胶;将所得醇凝胶于25‑35℃下继续老化23‑25h后,在34‑36℃恒温下用90‑100份体积比为1:1的正硅酸乙酯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浸泡2‑3d进行老化,每24h换一次溶剂,使凝胶中的水分置换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Cu掺杂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15-25份Cu(NO3)2·3H2O溶于60-70份无水乙醇中,然后缓慢加入8-14份正硅酸乙酯和35-45份去离子水,于44-48℃的恒温磁力搅拌机上搅拌10-15min,加入5-10份DMF和5-7份浓硝酸,继续搅拌6.5-7.5h后,将溶胶倒入培养皿中,25-35℃下陈化3-5d形成凝胶,即得天蓝色前驱体复合醇凝胶;将所得醇凝胶于25-35℃下继续老化23-25h后,在34-36℃恒温下用90-100份体积比为1:1的正硅酸乙酯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浸泡2-3d进行老化,每24h换一次溶剂,使凝胶中的水分置换出来,再用无水乙醇洗涤3-5次,在34-36℃下恒温干燥14-16h,再在60-65℃下恒温干燥71-73h,最后将样品放入电炉中,于740-7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新
申请(专利权)人:陈正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