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淋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2928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治疗淋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治疗淋浊的药物由生地、水牛角、茯苓、滑石、麦冬、黄连、桅枝、黄苓、人参、天然冰片、木通、甘草、知母、石菖浦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各种中药分类,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混合,药材中的成分能充分地相互作用,制得的药物疗效更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药物,对淋浊引起的尿频、尿痛、尿道口流脓的膀胱问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见效快,不复发,同时具有健脾、补肝肾、活血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淋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尤其是一种治疗淋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淋浊是小便异常及排尿困难的不同征候的疾患。淋者小便滴沥涩痛;浊者小便混浊不清。淋的发病原因,则皆由阴阳乖舛,清浊相干,或膀胱蓄热,水道瘀寒,所以欲通不通,滴沥涩痛。浊病之原,大抵多由败积瘀腐及湿热下注而成。淋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流脓或淋菌性结膜炎、肠炎、咽炎。目前,治疗淋浊的药物主要为西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存在副作用,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淋浊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因此,不少学者也开始对治疗淋浊的中药药物进行研发。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762265.9的文件公开了一种治疗淋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建兰根、珍珠草、南烛子、荠菜、韭子、鬼目、亮菌、鬼针草、穿心草、独脚柑、洋蓍草、扁藤、费菜、绒毛鸭脚木、桐根、桉叶、莳萝子、夏天无、钻石风、铁马豆、称钩风为主要原料,将上述药物磨成药粉,再将药粉与炼蜜混合后制成药丸;该专利直接将药物磨成粉制成药丸,药效发挥慢,人体从药丸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较少,容易造成药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淋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淋浊的药物,由以下原料制成:生地、水牛角、茯苓、滑石、麦冬、黄连、桅枝、黄苓、人参、天然冰片、木通、甘草、知母、石菖浦。优选地,所述的治疗淋浊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5-30份生地、10-15份水牛角、15-20份茯苓、15-20份滑石、17-20份麦冬、6-8份黄连、15-20份桅枝、12-15份黄苓、8-10份人参、0.1-0.3份天然冰片、25-30份木通、6-10份甘草、7-10份知母、8-10份石菖浦。优选地,所述的治疗淋浊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2)将滑石、水牛角磨成粉,加入2-3倍温水浸泡10-15h,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A,将滤渣A进行隔水蒸20-30min后趁热放到滤液A中浸泡3-4h,滤过,得到提取液A;(3)将生地、黄连、人参、木通、知母、石菖浦粉碎得到混合物A,向混合物A加入酶搅拌均匀,再加入6-8倍80-90%乙醇在煎煮2-3h,滤过,得到滤液B和滤渣B;(4)将滤渣B加到提取液A中浸泡3-4h,过滤,得到提取液C;(5)将茯苓、麦冬、桅枝、黄苓、天然冰片、甘草混合粉碎,加到滤液B中搅拌混合均匀,发酵12-16h得到混合物C,向混合物C中加入2-3倍水煎煮2-2.5h,滤过,得到滤液C,回收滤液C中的乙醇得到提取液B;(6)将提取液B与步骤(4)所得的提取液C混合均匀,加热浓缩成稠膏;(7)向稠膏中加入糊精、甘草甜素混合均匀,真空干燥至含水率低于5%,冷却,分装成袋,每袋状10-11g,即得治疗淋浊的药物。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温水的温度为30-40℃。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发酵的温度为22-25℃。优选地,所述的步骤(5),酶为纤维酶和果胶酶的混合酶,酶的量为混合物A质量的0.2-0.5%。优选地,所述的步骤(7),稠膏、糊精、甘草甜素的质量比为3-5:20-30:5-7。本专利技术使用的中药具有以下特性:生地:味甘、苦,性凉;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水牛角:味苦、咸,性寒;归心经、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滑石:味甘、淡,性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的功效。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黄连:味苦,性微寒;归胃、肝、心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生血,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天然冰片:味辛、苦,性凉;归心、脾、肺经;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木通:味微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活血通脉的功效。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知母:味苦,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石菖蒲:味辛,性温;归胃、心经;具有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的功效。黄苓:味苦,性寒;归肝、心、肺、大肠经;具有止血,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桅枝: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生地、茯苓、滑石、木通、知母、桅枝、黄苓、黄连、石菖蒲具有良好的利湿通淋和去浊的效果,能够缓解淋浊引起的尿痛,而且配合水牛角、麦冬、天然冰片、甘草、人参可以很好地调节脾经湿热,对尿频、尿道口流脓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这些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补肝肾、活血等功效,在治疗淋浊的同时也能增强体质。本专利技术将各种中药分类,使用不同的方法方法处理后再进行混合,药材中的成分能够相互作用,具有更好的疗效。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药物,对淋浊引起的尿频、尿痛、尿道口流脓的膀胱问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可达92%以上,10天就能见效,不复发;同时具有健脾、补肝肾、活血的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治疗淋浊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5g生地、10g水牛角、15g茯苓、15g滑石、17g麦冬、6g黄连、15g桅枝、12g黄苓、8g人参、0.1g天然冰片、25g木通、6g甘草、7g知母、8g石菖浦。优选地,所述的治疗淋浊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2)将滑石、水牛角磨成粉,加入2倍温水浸泡10h,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A,将滤渣A进行隔水蒸20min后趁热放到滤液A中浸泡3h,滤过,得到提取液A;(3)将生地、黄连、人参、木通、知母、石菖浦粉碎得到混合物A,向混合物A加入酶搅拌均匀,再加入6倍80%乙醇在煎煮2h,滤过,得到滤液B和滤渣B;(4)将滤渣B加到提取液A中浸泡3h,过滤,得到提取液C;(5)将茯苓、麦冬、桅枝、黄苓、天然冰片、甘草混合粉碎,加到滤液B中搅拌混合均匀,发酵12h得到混合物C,向混合物C中加入2倍水煎煮2h,滤过,得到滤液C,回收滤液C中的乙醇得到提取液B;(6)将提取液B与步骤(4)所得的提取液C混合均匀,加热浓缩成稠膏;(7)向稠膏中加入糊精、甘草甜素混合均匀,真空干燥至含水率低于5%,冷却,分装成袋,每袋状10-11g,即得治疗淋浊的药物。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温水的温度为40℃。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发酵的温度为22℃。优选地,所述的步骤(5),酶为纤维酶和果胶酶的混合酶,酶的量为混合物A质量的0.2%。优选地,所述的步骤(7),稠膏、糊精、甘草甜素的质量比为3:20:5。实施例2一种治疗淋浊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0g生地、12g水牛角、18g茯苓、16g滑石、18g麦冬、7g黄连、18g桅枝、14g黄苓、9g人参、0.2g天然冰片、28g木通、8g甘草、8g知母、9g石菖浦。优选地,所述的治疗淋浊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淋浊的药物,由以下原料制成:生地、水牛角、茯苓、滑石、麦冬、黄连、桅枝、黄苓、人参、天然冰片、木通、甘草、知母、石菖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淋浊的药物,由以下原料制成:生地、水牛角、茯苓、滑石、麦冬、黄连、桅枝、黄苓、人参、天然冰片、木通、甘草、知母、石菖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淋浊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5-30份生地、10-15份水牛角、15-20份茯苓、15-20份滑石、17-20份麦冬、6-8份黄连、15-20份桅枝、12-15份黄苓、8-10份人参、0.1-0.3份天然冰片、25-30份木通、6-10份甘草、7-10份知母、8-10份石菖浦。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治疗淋浊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2)将滑石、水牛角磨成粉,加入2-3倍温水浸泡10-15h,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A,将滤渣A进行隔水蒸20-30min后趁热放到滤液A中浸泡3-4h,滤过,得到提取液A;(3)将生地、黄连、人参、木通、知母、石菖浦粉碎得到混合物A,向混合物A加入酶搅拌均匀,再加入6-8倍80-90%乙醇在煎煮2-3h,滤过,得到滤液B和滤渣B;(4)将滤渣B加到提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思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苗之源苗药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