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振德专利>正文

伞骨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86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伞骨改良结构,主要是指对四折伞第二节主骨的改进,使第二节主骨的中部截面呈扁平形,两端呈圆形;或者整根第二节主骨的截面全呈扁平形,但在一端扭转90°。第二节主骨的一端与第一节主骨铆合,另一端嵌入第三节主骨中。(*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骨结构,特别指折伞第二节主骨的结构改进。现有四折伞第二节主骨的截面形状是圆形的,因伞骨的截面细小,加以圆形伞骨与伞布易于滑动,因此在开闭折伞或外力过大时,易产生翻转及左右偏移现象,造成折伞易受损坏,使用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折伞伞骨上述缺点,提出一种把第二节伞骨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扁平形,对伞骨间的连结予以改进,使之改善现有第二节主骨的缺点。本技术的改进方案是把伞骨截面由圆形改为扁形,这样有利于伞骨不易左右滑动,且扁形截面抗翻转的能力要大于圆形截面;另外对伞骨间的连结作了改进。本技术结合附图详述如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20第一实施例改良结构21第二节主骨22扁平形23圆杆形24第三节主骨25第一节主骨30第二实施例改良结构31第二节主骨32第三节主骨33第一节主骨311 第二节主骨端部截面扭转90°请参阅图1的第一实施例改良结构20,四折式伞的第二节主骨21是一根整体压制的杆,但其中部一定长度的截面呈扁平形22,而两端的截面呈圆杆形23;其一端圆杆形23嵌入第三节主骨24,另一端圆杆形23与第一节主骨25铆合。上述结构可以减少第二节主骨21左右偏移及翻转现象,还能改善折伞的开闭功能。图2表示第二实施例改良结构30,即第二节主骨31的截面全长都呈扁平形;其一端嵌入第三节主骨32,另一端与第一节主骨33铆合,且第二节主骨31端部截面扭转90°311后,才与第一节主骨33铆合,这样可减少伞骨左右移动与翻转的缺点,增进折伞开闭之方便。本技术提出的第二节伞骨之改进,显然并不会增加折伞的制造成本,却可以收到改进折伞的显著效果,是一种有价值的改进。权利要求1.一种伞骨的改良结构,主要指四折伞的第二节骨,其特征为第二节主骨(21)是一根整体压制杆,其中部一定长度的截面呈扁平形(22),两端截面呈圆杆形(23),圆杆形(23)的一端嵌入第三节主骨(24)中,圆杆形(23)的另一端与第一节主骨(25)铆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改良结构,其特征为第二节主骨(31)的截面全长均呈扁平形,且在第二节主骨(31)端部截面扭转90°311以与第一节主节(33)铆合,另一端嵌入第三节主骨(32)。专利摘要一种伞骨改良结构,主要是指对四折伞第二节主骨的改进,使第二节主骨的中部截面呈扁平形,两端呈圆形;或者整根第二节主骨的截面全呈扁平形,但在一端扭转90°。第二节主骨的一端与第一节主骨铆合,另一端嵌入第三节主骨中。文档编号A45B25/02GK2262364SQ96234830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振德, 郭基春 申请人:刘振德, 郭基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骨的改良结构,主要指四折伞的第二节骨,其特征为第二节主骨(21)是一根整体压制杆,其中部一定长度的截面呈扁平形(22),两端截面呈圆杆形(23),圆杆形(23)的一端嵌入第三节主骨(24)中,圆杆形(23)的另一端与第一节主骨(25)铆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德郭基春
申请(专利权)人:刘振德郭基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