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榨面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54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色榨面的配方与生产工艺,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指榨面为中国浙江嵊州所产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指多色为区别传统白色榨面的颜色,包括紫黑色,淡红色,淡黄色和淡绿色。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紫黑色榨面的原料包括:籼米粉、紫米或黑米粉、马铃薯粉;淡红色榨面的原料包括:籼米粉、红豆粉、马铃薯粉;淡黄色榨面的原料包括:籼米粉、玉米粉、马铃薯粉;淡绿色榨面的原料包括:籼米粉、绿豆粉、马铃薯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色榨面的配方与生产工艺,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得到的多色榨面具有营养丰富,耐蒸煮,不易断条,复水效果好,色彩多样等忧点,能够提升榨面的产品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色榨面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色榨面的生产工艺,属于食品加工

技术介绍
榨面是嵊州地方知名美食,也是嵊州传统特产,其历史悠久,驰名省内。作为嵊州重要的农副产品。在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时代,榨面产品的多样化也是提升榨面消费水平,提升榨面产业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市场销售的传统嵊州榨面完全以籼米为原料制得,产品颜色为米白色,颜色单一,营养成分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人群市场需求。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开发出一种多色榨面及其生产工艺,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色榨面,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多色榨面,包括淡红色榨面、紫黑色榨面、淡黄色榨面、淡绿色榨面;所述紫黑色榨面的原料包括籼米粉、红豆粉、马铃薯粉;所述紫黑色榨面、淡黄色榨面、淡绿色榨面的原料是将淡红色榨面原料中的红豆粉分别替换为紫/黑米粉、玉米粉、绿豆粉。本专利技术中的淡红色榨面的原料包括:籼米粉、红豆粉、马铃薯粉。本专利技术中的紫黑色榨面原料包括:籼米粉、紫米或黑米粉、马铃薯粉。本专利技术中的淡黄色榨面的原料包括:籼米粉、玉米粉、马铃薯粉。本专利技术中的淡绿色榨面的原料包括:籼米粉、绿豆粉、马铃薯粉。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色榨面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色榨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淡红色榨面生产工艺、紫黑色榨面生产工艺、淡黄色榨面生产工艺、淡绿色榨面生产工艺,所述淡红色榨面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浸泡籼米;(2)沥干籼米;(3)研磨籼米成籼米粉;(4)按照籼米粉:红豆粉:马铃薯粉为(7:2:1)~(4:5:1)比例混合后得到混合粉;(5)蒸熟混合粉得到熟粉;(6)将熟粉压制成湿榨面;(7)将湿榨面冷却阴干;(8)干燥获得榨面成品。所述紫黑色榨面生产工艺、淡黄色榨面生产工艺、淡绿色榨面生产工艺是将所述淡红色榨面生产工艺步骤(4)中的马铃薯粉分别替换为紫/黑米粉、玉米粉、绿豆粉。所述步骤(7)后再次蒸制熟化。二次蒸制目的是使榨面口感更好,不粗糙,耐煮。所述步骤(8)中,湿榨面干燥程序为先60℃-70℃干燥0.5-3小时,再40℃-45℃干燥1-3小时。所述步骤(1)中,浸泡籼米11-13小时。所述步骤(3)中,采用大米研磨机研磨籼米。本专利技术的淡红色榨面主要制作流程为:浸泡籼米-沥干籼米-研磨籼米成籼米粉-按照籼米粉、红豆粉、马铃薯粉按照7:2:1~4:5:1比例混合-混合粉蒸制成熟粉-熟粉两次压制成湿榨面-湿榨面室温阴干-阴干后榨面再次蒸制熟化-二次熟化榨面室温冷却-干燥获得淡红色榨面成品。本专利技术的紫黑色榨面主要制作流程为:浸泡籼米-沥干籼米-研磨籼米成籼米粉-按照籼米粉、紫/黑米粉、马铃薯粉按照7:2:1~4:5:1比例混合-混合粉蒸制成熟粉-熟粉两次压制成湿榨面-湿榨面室温阴干-阴干后榨面再次蒸制熟化-二次熟化榨面室温冷却-干燥获得紫黑色榨面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淡黄色榨面主要制作流程为:浸泡籼米-沥干籼米-研磨籼米成籼米粉-按照籼米粉、玉米粉、马铃薯粉按照7:2:1~4:5:1比例混合-混合粉蒸制成熟粉-熟粉两次压制成湿榨面-湿榨面室温阴干-阴干后榨面再次蒸制熟化-二次熟化榨面室温冷却-干燥获得淡黄色榨面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淡绿色榨面主要制作流程为:浸泡籼米-沥干籼米-研磨籼米成籼米粉-按照籼米粉、绿豆粉、马铃薯粉按照7:2:1~4:5:1比例混合-混合粉蒸制成熟粉-熟粉两次压制成湿榨面-湿榨面室温阴干-阴干后榨面再次蒸制熟化-二次熟化榨面室温冷却-干燥获得淡绿色榨面成品。上述方法,干燥程序为先60℃-70℃干燥0.5-3小时,再40℃-45℃干燥1-3小时。优选的干燥程序是干燥程序为先65℃干燥1.5小时,再40℃-45℃干燥2小时。上述方法,优选的籼米粉:紫/黑米粉:马铃薯粉为5:4:1。上述方法,优选的籼米粉:红豆粉:马铃薯粉为6:3:1。上述方法,优选的籼米粉:玉米粉:马铃薯粉为6.5:3:0.5。上述方法,优选的籼米粉:绿豆粉:马铃薯粉为6:3.5:0.5。本专利技术中,对于配方成分的含量比,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指重量比。本专利技术所用专业术语说明:℃是温度单位,kg是质量单位。本专利技术能实现如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首次制作出具有单一紫黑色,淡红色,淡黄色和淡绿色四种颜色的榨面;(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色榨面与生产工艺,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得到的多色榨面具有营养丰富,耐蒸煮,不易断条,复水效果好,色彩多样等忧点,能够提升榨面的产品多样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更清楚更完善的揭露,兹提供了4个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用方法。所用设备、原料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紫黑色榨面的生产步骤如下:(1)称取籼米50kg,清除杂质并用清水淘洗5遍,浸泡11小时后沥干,室温阴干至米粒表面基本无水分;(2)将阴干的籼米经过研磨机研磨成籼米粉;(3)参照本实施例步骤(1)、(2)的方法研磨制得紫米粉;(4)按照籼米粉、紫米粉、马铃薯粉(市售)质量比为5:4:1复配形成混合原料粉;(5)用常压蒸制法蒸制混合粉1小时,制成熟粉(块状);(6)将熟粉块机械搅碎、打散成粒度为1cm左右的熟粉颗粒;(7)将熟粉颗粒逐步倒入挤压机,采用两次挤压法制成湿榨面;(8)将湿榨面收集,在室温中过夜阴干。阴干完成的湿榨面采用高压蒸汽蒸制法蒸制2分钟,得到二次熟化的湿榨面,将二次熟化的湿榨面在室温冷却;(9)将冷却后的湿榨面放入烘箱中,以先60℃干燥0.5小时,再40℃干燥1小时的程序进行干燥,获得榨面成品。实施例2淡红色榨面的生产步骤如下:(1)称取籼米50kg,清除杂质并用清水淘洗5遍,浸泡12小时后沥干,室温阴干至米粒表面基本无水分;(2)将阴干的籼米经过研磨机研磨成籼米粉;(3)参照本实施例步骤(1)、(2)的方法研磨制得红豆粉;(4)按照籼米粉、红豆粉、马铃薯粉(市售)质量比为6:3:1复配形成混合原料粉;(5)用常压蒸制法蒸制混合粉1小时,制成熟粉(块状);(6)将熟粉块机械搅碎、打散成粒度为1cm左右的熟粉颗粒;(7)将熟粉颗粒逐步倒入挤压机,采用两次挤压法制成湿榨面;(8)将湿榨面收集,在室温中过夜阴干。阴干完成的湿榨面采用高压蒸汽蒸制法蒸制2分钟,得到二次熟化的湿榨面,将二次熟化的湿榨面在室温冷却;(9)将冷却后的湿榨面放入烘箱中,以先65℃干燥1.5小时,再42℃干燥2小时的程序进行干燥,获得榨面成品。实施例3淡黄色榨面的生产步骤如下:(1)称取籼米50kg,清除杂质并用清水淘洗5遍,浸泡12小时后沥干,室温阴干至米粒表面基本无水分;(2)将阴干的籼米经过研磨机研磨成籼米粉;(3)按照籼米粉、玉米粉(市售)、马铃薯粉(市售)质量比为6.5:3:0.5复配形成混合原料粉;(4)用常压蒸制法蒸制混合粉1小时,制成熟粉(块状);(5)将熟粉块机械搅碎、打散成粒度为1cm左右的熟粉颗粒;(6)将熟粉颗粒逐步倒入挤压机,采用两次挤压法制成湿榨面;(7)将湿榨面收集,在室温中过夜阴干。阴干完成的湿榨面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色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淡红色榨面、紫黑色榨面、淡黄色榨面、淡绿色榨面;所述紫黑色榨面的原料包括籼米粉、红豆粉、马铃薯粉;所述紫黑色榨面、淡黄色榨面、淡绿色榨面的原料是将淡红色榨面原料中的红豆粉分别替换为紫/黑米粉、玉米粉、绿豆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色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淡红色榨面、紫黑色榨面、淡黄色榨面、淡绿色榨面;所述紫黑色榨面的原料包括籼米粉、红豆粉、马铃薯粉;所述紫黑色榨面、淡黄色榨面、淡绿色榨面的原料是将淡红色榨面原料中的红豆粉分别替换为紫/黑米粉、玉米粉、绿豆粉。2.一种多色榨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淡红色榨面生产工艺、紫黑色榨面生产工艺、淡黄色榨面生产工艺、淡绿色榨面生产工艺,所述淡红色榨面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浸泡籼米;(2)沥干籼米;(3)研磨籼米成籼米粉;(4)按照籼米粉:红豆粉:马铃薯粉为(7:2:1)~(4:5:1)比例混合后得到混合粉;(5)蒸熟混合粉得到熟粉;(6)将熟粉压制成湿榨面;(7)将湿榨面冷却阴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郦金龙张潇洒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