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43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所述水冷板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U型冷却管机构,所述壳体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U型冷却管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相连通,所述U型冷却管机构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管和弯管,多个所述竖管之间通过所述弯管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还固定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散热片,所述竖管自上而下顺次贯穿多个所述散热片,所述竖管的外侧面固定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翘片,所述竖管的内表面固定有多个凸起点结构;在充分利用机箱内有限的空间的同时能够达到优良的散热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脑配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
技术介绍
计算机的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散热其实就是一个热传递的过程,目的是将热量带到其它介质上,将温度控制在一个稳定范围之内。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导致发热量增大,为了保障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人们在计算机上加装散热器,并不断地提高计算机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按照当前的风冷散热器的制造工艺,提高散热性能,就需要相应地增加散热器的重量,使用风扇进行风冷散热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散热技术。由于这种方法制造相对简单,只需要使用风扇带走散热板所吸收的热量。目前,也出现了多种水冷机箱,通过内部冷却水的循环进一步将机箱内部的热量带走,达到降温散热的效果,由于机箱内部的空间有限,合理有效的布控冷却管就成为水冷机箱的设计关键,使得在充分利用机箱内有限的空间的同时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在在充分利用机箱内有限的空间的同时能够达到优良的散热降温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所述水冷板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U型冷却管机构,所述壳体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U型冷却管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相连通,所述U型冷却管机构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管和弯管,多个所述竖管之间通过所述弯管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还固定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散热片,所述竖管自上而下顺次贯穿多个所述散热片,所述竖管的外侧面固定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翘片,所述竖管的内表面固定有多个凸起点结构。优选地,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不少于10组,多个所述散热片在所述壳体内沿竖直方向等距间隔设置。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散热片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cm。优选地,所述竖管的数量不少于5组,多个所述竖管在所述壳体内沿水平方向等距间隔设置。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竖管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5cm。优选地,多个所述翘片在所述竖管的外侧面等距环绕分布。优选地,所述竖管和/或所述弯管的表面涂覆有散热硅胶。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所述水冷板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U型冷却管机构,所述壳体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U型冷却管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相连通,所述U型冷却管机构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管和弯管,多个所述竖管之间通过所述弯管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还固定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散热片,所述竖管自上而下顺次贯穿多个所述散热片,所述竖管的外侧面固定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翘片,所述竖管的内表面固定有多个凸起点结构;该水冷板机构主要应用于电脑机箱内部,通过对冷却管的合理布控,在充分利用机箱内部有限的空间的同时,使得水冷板机构能够充分发挥优良的散热效果,且该水冷板机构中的散热片和设置在竖管表面的翘片能够增加与机箱内部热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吸热效果,同时,竖管内部的凸起点结构能够增加冷却水在竖管内流动的湍流程度,大大增加冷却水与竖管内部的有效接触,提高冷却水的吸热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中U型冷却管机构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中竖管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散热片3-U型冷却管机构4-进液管5-出液管301-竖管302-弯管303-翘片304-凸起点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所述水冷板机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U型冷却管机构3,所述壳体1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液管4和出液管5,所述U型冷却管机构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4和所述出液管5相连通,所述U型冷却管机构3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管301和弯管302,多个所述竖管301之间通过所述弯管302相连通,所述壳体1内还固定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散热片2,所述竖管301自上而下顺次贯穿多个所述散热片2,所述竖管301的外侧面固定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翘片303,所述竖管301的内表面固定有多个凸起点结构304。该水冷板机构主要应用于电脑机箱内部,通过对冷却管的合理布控,在充分利用机箱内部有限的空间的同时,使得水冷板机构能够充分发挥优良的散热效果,且该水冷板机构中的散热片和设置在竖管表面的翘片能够增加与机箱内部热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吸热效果,同时,竖管内部的凸起点结构能够增加冷却水在竖管内流动的湍流程度,大大增加冷却水与竖管内部的有效接触,提高冷却水的吸热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水冷板机构的散热能力,所述散热片2的数量不少于10组,多个所述散热片2在所述壳体1内沿竖直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水冷板机构的散热能力,相邻的两个散热片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c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水冷板机构的散热能力,所述竖管301的数量不少于5组,多个所述竖管301在所述壳体1内沿水平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水冷板机构的散热能力,相邻的两个所述竖管301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5c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水冷板机构的散热能力,多个所述翘片303在所述竖管301的外侧面等距环绕分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水冷板机构的散热能力,所述竖管301和/或所述弯管302的表面涂覆有散热硅胶。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专利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机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U型冷却管机构(3),所述壳体(1)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液管(4)和出液管(5),所述U型冷却管机构(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4)和所述出液管(5)相连通,所述U型冷却管机构(3)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管(301)和弯管(302),多个所述竖管(301)之间通过所述弯管(302)相连通,所述壳体(1)内还固定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散热片(2),所述竖管(301)自上而下顺次贯穿多个所述散热片(2),所述竖管(301)的外侧面固定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翘片(303),所述竖管(301)的内表面固定有多个凸起点结构(3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箱的水冷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机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U型冷却管机构(3),所述壳体(1)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液管(4)和出液管(5),所述U型冷却管机构(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4)和所述出液管(5)相连通,所述U型冷却管机构(3)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管(301)和弯管(302),多个所述竖管(301)之间通过所述弯管(302)相连通,所述壳体(1)内还固定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散热片(2),所述竖管(301)自上而下顺次贯穿多个所述散热片(2),所述竖管(301)的外侧面固定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翘片(303),所述竖管(301)的内表面固定有多个凸起点结构(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板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尚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