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225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加工装置,包括分料室、加工室和集料室,集料室上设有排料口;加工室内设有横向的若干隔板,若干隔板将加工室分为若干揉捻室,揉捻室均与集料室连通,揉捻室内均设有揉捻机构;分料室上端开口,分料室内设有若干分料孔,各分料孔分别与各揉捻室连通,分料室内设有分料机构。本装置为连续工作,可用于连续化生产线上,实现红茶的连续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将茶叶分多层进行揉捻,使茶叶揉捻得更均匀,提高茶叶的揉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的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红茶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红茶的基本加工工艺是:采摘鲜叶、萎凋、揉念、发酵、干燥成品,红茶揉捻发酵后就可以焙干成红茶。揉捻是工夫红茶塑造优美外形和形成内质的重要工序。茶叶揉捻指的是将萎凋叶或杀青叶在一定压力下进行旋转运动,破坏茶叶细胞组织,使茶汁溢出,同时使茶叶卷紧呈条索状的过程。现有的茶叶揉捻机,多采用桶盘结构,仅能一桶一桶的进行揉捻,生产效率低。如公开号为CN10762491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主体,主体内侧底端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转盘,主体上设有横梁,横梁一侧下部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立式滚轮,横梁另一侧下部设有水平滚轮,通过横梁上的立式滚轮、水平滚轮分别对转盘上的茶叶进行揉捻。上述方案中的揉捻机为间歇工作,只能一盘一盘的揉捻,很难实现揉捻工序的连续化,生产效率低;而且在完成揉捻后,揉捻机不能自动排出茶叶,需人工排出茶叶,排料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红茶的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揉捻机为间歇工作,难以实现揉捻工序的连续化,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料室、加工室和集料室,所述集料室上设有排料口;所述加工室内设有横向的若干隔板,若干隔板将加工室分为若干揉捻室,揉捻室均与集料室连通,揉捻室内均设有揉捻机构,揉捻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加工室内壁上的揉捻电机,揉捻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传动轴;隔板上均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均与集料室连通;隔板上均设有螺旋状的揉捻管,揉捻管顶部倾斜设置,揉捻管的高端为揉捻入口,揉捻管的低端为揉捻出口,揉捻出口位于隔板的中心孔处;所述传动轴穿过接料盒、中心孔和揉捻管,揉捻管固定连接在传动轴上。;所述分料室上端开口,分料室内设有若干分料孔,各分料孔分别与各揉捻室连通,分料室内设有分料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料室、加工室和集料室,所述集料室上设有排料口;所述加工室内设有横向的若干隔板,若干隔板将加工室分为若干揉捻室,揉捻室均与集料室连通,揉捻室内均设有揉捻机构,揉捻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加工室内壁上的揉捻电机,揉捻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传动轴;隔板上均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均与集料室连通;隔板上均设有螺旋状的揉捻管,揉捻管顶部倾斜设置,揉捻管的高端为揉捻入口,揉捻管的低端为揉捻出口,揉捻出口位于隔板的中心孔处;所述传动轴穿过接料盒、中心孔和揉捻管,揉捻管固定连接在传动轴上。;所述分料室上端开口,分料室内设有若干分料孔,各分料孔分别与各揉捻室连通,分料室内设有分料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分料室内壁上的分料电机,分料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打开或者关闭分料口的分料板,分料板上设有分料槽,分料口处均固定连接有输料管,输料管分别与各揉捻室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幸
申请(专利权)人:余庆县正泰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