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揉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224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43
本申请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揉捻装置,包括揉捻箱,揉捻箱内转动连接有揉捻桶,揉捻桶包括揉捻桶颈部、揉捻桶腹部和揉捻桶尾部,揉捻桶颈部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上侧连通有进料仓,进料管远离揉捻桶颈部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的末端连接有风机;所述揉捻桶尾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揉捻桶腹部面向第二揉捻筒且靠近揉捻桶尾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茶叶揉捻的连续化工作,在进料仓中持续加入茶叶,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揉捻桶,经过揉捻桶的揉捻从第三出料口流出,再掉入收集箱中,完成连续化的揉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揉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揉捻装置。
技术介绍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目前,红茶均是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机包括揉桶、压盖、揉盘、曲柄连杆机构和电动机,揉桶、压盖和揉盘组成揉捻空间,将杀青(或萎凋)后的叶团投入揉捻空间中,然后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揉桶在揉盘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叶团受到揉桶、压盖、揉盘、棱骨及叶团自身的多方向力的复合作用,使其沿各自叶片主脉揉搓成紧结圆浑的条索状,同时将叶细胞破碎,从而完成揉捻过程。茶叶从揉桶的上方投入其中,揉捻完毕的茶叶从揉盘中央的出茶门排出。由上述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得出传统揉捻机存在以下问题:效率不高;原因是上料、调整压力和下料均靠人工操作,效率较低。同时,揉捻机是间歇工作,只能一桶一桶的揉捻,很难实现揉捻工序的连续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茶叶揉捻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茶叶揉捻机不能连续揉捻导致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方案:一种茶叶揉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设有揉捻箱,揉捻箱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设有通孔,通孔转动连接有揉捻桶,揉捻桶包括揉捻桶颈部、揉捻桶腹部和揉捻桶尾部,揉捻桶腹部的一端与揉捻桶颈部之间设有第一锥形筒,揉捻桶腹部的另一端与揉捻桶尾部之间设有第二锥形筒,揉捻桶尾部和揉捻桶颈部的内径相同,揉捻桶腹部的内径大于揉捻桶颈部的内径,所述揉捻桶颈部的外壁与其中一个通孔转动连接,所述揉捻桶尾部的外壁与另一个通孔转动连接;所述揉捻桶颈部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上侧连通有进料仓,进料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进料管远离揉捻桶颈部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的末端连接有风机;所述揉捻桶腹部内间隔设有第一揉捻筒和第二揉捻筒,第一揉捻筒、第二揉捻筒与揉捻桶共轴,第一揉捻筒的一端与第一锥形筒连接,第一揉捻筒的另一端与第二锥形筒之间留有第一进料口,第二揉捻筒的一端与第二锥形筒连接,第二揉捻筒的另一端与第一锥形筒之间留有第二进料口,第一揉捻筒和第二揉捻筒相互面对的一侧均间隔并列设有若干柔性杆,柔性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球,第二揉捻筒上的柔性杆与第一揉捻筒上的柔性杆交错设置,所述揉捻箱的底部设有第四出料口,第四出料口位于第三出料口的正下方,第四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收集箱;所述揉捻桶尾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萎凋后的茶叶放置在进料仓中,茶叶掉入到进料管中,在风机产生的风力的作用下吹到揉捻桶中,此时,电机带动密封塞转动,密封塞和揉捻桶尾部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以揉捻桶也随密封塞同步转动,当茶叶进入到揉捻桶颈部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揉捻桶颈部运动到第一锥形筒上,再从第一锥形筒上运动到第一揉捻筒上,而第一揉捻筒靠近揉捻桶尾部的一侧与揉捻桶腹部侧壁之间留有第一进料口,当茶叶运动到第一进料口处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就会从第一进料口进入到第一揉捻筒和第二揉捻筒之间,然后往揉捻桶颈部方向运动,由于第一揉捻筒和第二揉捻筒相互面对的一侧均设有柔性杆和橡胶球,橡胶球与茶叶产生摩擦,进行揉捻工作,当茶叶移动到第二出料口处时,在离心力和风力作用下又会进入到第二揉捻筒和揉捻桶腹部侧壁之间,然后再从第三出料口流出到揉捻箱中,在重力作用下从第四出料口掉到收集箱中。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茶叶揉捻的连续化工作,在进料仓中持续加入茶叶,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揉捻桶,经过揉捻桶的揉捻从第三出料口流出,再掉入收集箱中,完成连续化的揉捻。2、本专利技术对茶叶进行多次揉捻,并按照轻揉、重揉、轻揉的顺序进行揉捻,茶叶进入揉捻桶后在第一揉捻筒上运动时,茶叶与第一揉捻筒之间的摩擦完成第一次揉捻;然后茶叶进入第一揉捻筒和第二揉捻筒之间,与第一揉捻筒、第二揉捻筒以及橡胶球的摩擦为第二次揉捻;茶叶进入第二揉捻筒与揉捻桶腹部侧壁之间,与第二揉捻筒与揉捻桶腹部侧壁的摩擦为第三次揉捻;茶叶从第三出料口甩出与揉捻箱之间的摩擦为第四次揉捻,其中第一、第三、第四次揉捻属于轻揉,第二次揉捻属于重揉,这样的揉捻过程既能破损叶内细胞壁,揉捻出茶叶多余的水分,使茶叶品质更好,且茶叶受到第一揉捻筒、第二揉捻筒、揉捻桶腹部侧壁及茶叶自身的多方向力的复合作用,使茶叶变为条索状。3、本专利技术中还可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加强揉捻效果。进一步,所述进料仓上设有调节进入进料管中的茶叶量的阀门。通过阀门的设置,可以调节进入进料管茶叶的流量大小。进一步,所述进料仓与进料管的连接处设有倾斜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连接处靠近进气管的一侧,挡板位于进料仓的正下方。其目的是对风进行遮挡,避免风吹向进料仓,所述挡板位于连接处靠近进气管的一侧,挡板位于进料仓的正下方。进一步,所述进料管远离揉捻桶颈部的一端还连通有水蒸气发生器。通过水蒸气增加茶叶的重量,提高茶叶与第一揉捻筒、第二揉捻筒、揉捻桶腹部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和碰撞力,加强揉捻效果。进一步,所述密封塞远离电机的一端延伸至揉捻桶腹部,且该端的端部为弧形状,该弧形端靠近揉捻桶颈部。其目的是对茶叶和风起到引流作用,同时也增加了茶叶在第一揉捻筒和密封塞之间的揉捻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茶叶揉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第三支撑杆101、第一支撑杆102、风机2、进气管3、进料管4、阀门5、进料仓6、挡板7、揉捻桶颈部8、揉捻桶腹部9、第二揉捻筒10、第一揉捻筒11、揉捻桶尾部12、滚珠轴承13、密封塞14、电机15、揉捻箱16、第四出料口17、收集箱18、柔性杆19、橡胶球20、第二支撑杆21、导气管22、水蒸气发生器23。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茶叶揉捻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第一支撑杆102,第一支撑杆102的顶端设有揉捻箱16,揉捻箱16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个设有一个通孔,两个通孔共轴,两个通孔转动连接有一个揉捻桶,揉捻桶包括揉捻桶颈部8、揉捻桶腹部9和揉捻桶尾部12,揉捻桶颈部8和揉捻桶腹部9之间通过第一锥形筒连接,揉捻桶腹部9和揉捻桶尾部12之间通过第二锥形筒连接,揉捻桶尾部12和揉捻桶颈部8的内径相同,揉捻桶腹部9的内径大于揉捻桶颈部8的内径,揉捻桶颈部8的外壁与其中一个通孔通过一个滚珠轴承13转动连接,揉捻桶尾部12的外壁与另一个通孔通过又一个滚珠轴承13转动连接,上述滚珠轴承13上均设有密封轴承圈。揉捻桶颈部8的内壁通过再一个滚珠轴承13转动连接有进料管4,该滚珠轴承13上也设有密封轴承圈,进料管4的上侧连通有进料仓6,进料仓6出料口上端设有阀门5,进料仓6与进料管4的连接处设有向下倾斜的挡板7,挡板7位于连接处靠近进气管3的一侧,挡板7位于进料仓6的正下方;进料管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进料管4远离揉捻桶颈部8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3和导气管22,进气管3的末端连接有风机2,导气管22的末端连接有水蒸气发生器23。揉捻桶腹部9内间隔设有第一揉捻筒11和第二揉捻筒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设有揉捻箱,揉捻箱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设有通孔,通孔转动连接有揉捻桶,揉捻桶包括揉捻桶颈部、揉捻桶腹部和揉捻桶尾部,揉捻桶腹部的一端与揉捻桶颈部之间设有第一锥形筒,揉捻桶腹部的另一端与揉捻桶尾部之间设有第二锥形筒,揉捻桶尾部和揉捻桶颈部的内径相同,揉捻桶腹部的内径大于揉捻桶颈部的内径,所述揉捻桶颈部的外壁与其中一个通孔转动连接,所述揉捻桶尾部的外壁与另一个通孔转动连接;所述揉捻桶颈部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上侧连通有进料仓,进料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进料管远离揉捻桶颈部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的末端连接有风机;所述揉捻桶腹部内间隔设有第一揉捻筒和第二揉捻筒,第一揉捻筒、第二揉捻筒与揉捻桶共轴,第一揉捻筒的一端与第一锥形筒连接,第一揉捻筒的另一端与第二锥形筒之间留有第一进料口,第二揉捻筒的一端与第二锥形筒连接,第二揉捻筒的另一端与第一锥形筒之间留有第二进料口,第一揉捻筒和第二揉捻筒相互面对的一侧均间隔并列设有若干柔性杆,柔性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球,第二揉捻筒上的柔性杆与第一揉捻筒上的柔性杆交错设置,所述揉捻箱的底部设有第四出料口,第四出料口位于第三出料口的正下方,第四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收集箱;所述揉捻桶尾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设有揉捻箱,揉捻箱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设有通孔,通孔转动连接有揉捻桶,揉捻桶包括揉捻桶颈部、揉捻桶腹部和揉捻桶尾部,揉捻桶腹部的一端与揉捻桶颈部之间设有第一锥形筒,揉捻桶腹部的另一端与揉捻桶尾部之间设有第二锥形筒,揉捻桶尾部和揉捻桶颈部的内径相同,揉捻桶腹部的内径大于揉捻桶颈部的内径,所述揉捻桶颈部的外壁与其中一个通孔转动连接,所述揉捻桶尾部的外壁与另一个通孔转动连接;所述揉捻桶颈部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上侧连通有进料仓,进料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进料管远离揉捻桶颈部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的末端连接有风机;所述揉捻桶腹部内间隔设有第一揉捻筒和第二揉捻筒,第一揉捻筒、第二揉捻筒与揉捻桶共轴,第一揉捻筒的一端与第一锥形筒连接,第一揉捻筒的另一端与第二锥形筒之间留有第一进料口,第二揉捻筒的一端与第二锥形筒连接,第二揉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幸
申请(专利权)人:余庆县正泰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