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96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06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设有燃烧主腔、灰腔和隔热腔,所述燃烧主腔的一端设有进料口,燃烧主腔的另一端与灰腔相连通;所述隔热腔设置于燃烧主腔的侧面和下方,隔热腔的一端设有隔热腔进风口,燃烧主腔的底部设有与隔热腔连通的隔热腔出风口。能够防止燃烧器外壳升温过快过高,保证安全性,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提升燃烧器的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的炉灰可以作为肥料,促进新的植物生长,进入新的循环,使生物资源的供应源源不断,具有持续利用、环保、再生、方便运输等优点。但是由于使用不便,长期以来一般限于农村地区使用,在烹饪行业例如饭店、食堂等需要大量能源供给的场所基本没有应用。将传统的生物质燃料制成生物质颗粒能够解决使用不便的问题,但是生物质颗粒在传统炉膛里燃烧时,颗粒燃烧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较大的烟雾,使用时比较浪费颗粒。基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目标,在专利申请2018101687885、专利申请2018202816412和专利申请2018202816446中提出了一种生物质颗粒蒸汽灶及其燃烧器,通过燃烧室的独特结构及其与螺旋输送装置的配合,能保证生物质颗粒充分燃烧供锅具使用。并且能够快速送料,易于清灰。专利技术人在上述装置的使用中进一步发现,由于燃烧室中燃烧比较充分,通过传统技术手段设置的耐火泥等耐火材料无法保证燃烧器外壁及周边的隔热效果,燃烧器外壳升温过快过高,影响了使用安全性,也会降低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并会降低燃烧器的耐用性。专利技术人还发现,生物质颗粒燃烧时的出灰方式和出灰速度对燃烧效果也有明显的影响,将出灰结构与燃烧结构统筹考虑将有助于提升燃烧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情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能够防止燃烧器外壳升温过快过高,保证安全性,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提升燃烧器的耐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设有燃烧主腔、灰腔和隔热腔,所述燃烧主腔的一端设有进料口,燃烧主腔的另一端与灰腔相连通;所述隔热腔设置于燃烧主腔的侧面和下方,隔热腔的一端设有隔热腔进风口,燃烧主腔的底部设有与隔热腔连通的隔热腔出风口。将传统的生物质燃烧时的燃烧室隔热方式改进为风冷隔离,采取隔热腔替代传统使用的耐火泥等耐火材料,在燃烧主腔的侧壁及底部开设隔热腔,在使用时通过隔热腔进风口吹入外部冷空气,并从燃烧主腔底部设置的隔热腔出风口吹入燃烧主腔中。采用外部冷空气来替代耐火泥等耐火材料,由于冷空气可以不断更替,迅速将热量带出,并且不会有固体隔离在长时间使用时累积热量的问题,冷却效果更好,能够防止燃烧器外壳升温过快过高,保证安全性,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提升燃烧器的耐用性。另一方面,经过隔热腔的冷空气经过加热后,能够带出散失在燃烧主腔侧面和底部的热量,这部分热量原本不参与燃烧器对生物质颗粒蒸汽灶的供热,采用本申请的隔热及传导方式后,可以将带出的热量也提供给对生物质颗粒蒸汽灶的供热,使燃烧供热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同时,经过隔热腔提供给燃烧主腔后,能够带入外部新鲜空气,给燃烧主腔提供更加充足的氧气,进一步提高生物质颗粒燃烧效果。优选地,所述燃烧主腔内设有网孔板,网孔板位于所述隔热腔出风口上方。网孔板的作用在于承载燃烧中的生物质颗粒并使进入隔热腔出风口的空气能够向上吹至燃烧主腔中。优选地,所述燃烧主腔的底部设有主腔凹部,所述网孔板设置在所述主腔凹部两侧的燃烧主腔底板上。可以减少网孔板与燃烧主腔底板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力,便于推动网孔板,并能提高部件寿命。优选地,还设有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输送螺旋、输送支架、输送传动件、输送电机和送料斗;所述输送管固定在燃烧主腔的外壁上并通过进料口与燃烧主腔连通,输送螺旋设置在输送管中,输送管的另一端以及输送电机均固定在输送支架上,输送螺旋的从动端和输送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输送传动件连接,送料斗固定在输送管上并与输送管内部连通。螺旋输送装置将生物质颗粒送入输送螺旋并由输送螺旋带动送入燃烧主腔中进行燃烧。优选地,还设有大料斗,大料斗的底部出口接入送料斗中,用于储存并向送料斗中提供生物质颗粒。大料斗可以固定在安装架上,大料斗的上口也可以根据需要另行设置输送装置以便长时间持续供料。优选地,还包括助燃风机,所述助燃风机通过助燃管道与隔热腔进风口连通。主要用于向隔热腔及燃烧主腔提供新鲜冷空气,进行冷却和助燃,使所有火力热量集中在燃烧主腔中。优选地,所述助燃管道设有一个助燃分支管道,所述助燃分支管道在送料斗与燃烧主腔之间接入输送管。在送料斗与燃烧主腔之间的输送管接入助燃分支管道,有助于向进入燃烧主腔中的生物质颗粒充分供氧,帮助其燃烧。同时也具备一定程度的帮助生物质颗粒推进的作用。本实施例中,输送螺旋的尖端伸入燃烧主腔中。但在助燃分支管道的作用下,即使在设置螺旋输送装置时输送螺旋的尖端不伸入燃烧主腔中,也能顺利将生物质颗粒送入燃烧主腔中。优选地,所述燃烧主腔顶部设有燃烧口,燃烧口上方设有燃烧圈。使用时,燃烧口及燃烧圈设置于生物质颗粒蒸汽灶的炉膛内胆底部开口下方。所述燃烧圈的下口与燃烧口连通,燃烧圈主要用于聚拢火焰进入生物质颗粒蒸汽灶炉膛内胆内,燃烧圈的上口通过炉膛内胆底部设置的开口伸入炉膛内胆内,便于聚拢火苗,集中热量。在采取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外部冷空气来替代耐火泥等耐火材料,由于冷空气可以不断更替,迅速将热量带出,并且不会有固体隔离在长时间使用时累积热量的问题,冷却效果更好,能够防止燃烧器外壳升温过快过高,保证安全性,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提升燃烧器的耐用性。2)另一方面,经过隔热腔的冷空气经过加热后,能够带出散失在燃烧主腔侧面和底部的热量,这部分热量原本不参与燃烧器对生物质颗粒蒸汽灶的供热,采用本申请的隔热及传导方式后,可以将带出的热量也提供给对生物质颗粒蒸汽灶的供热,使燃烧供热效果更好,效率更高。3)同时,经过隔热腔提供给燃烧主腔后,能够带入外部新鲜空气,给燃烧主腔提供更加充足的氧气,进一步提高生物质颗粒燃烧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仅部分剖切示意;图3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图4为图1的C部放大图;图5为图4的D-D向剖面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点火棒安装结构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与生物质颗粒蒸汽灶配合使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包括帮助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它们只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同时,为了使说明书更加清楚简洁,将省略对本领域熟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设有燃烧主腔1、灰腔2和隔热腔3,所述燃烧主腔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11,燃烧主腔1的另一端与灰腔2相连通;所述隔热腔3设置于燃烧主腔1的侧面和下方,隔热腔3的一端设有隔热腔进风口31,燃烧主腔1的底部设有与隔热腔3连通的隔热腔出风口32。将传统的生物质燃烧时的燃烧室隔热方式改进为风冷隔离,采取隔热腔替代传统使用的耐火泥等耐火材料,在燃烧主腔1的侧壁及底部开设隔热腔3,在使用时通过隔热腔进风口31吹入外部冷空气,并从燃烧主腔1底部设置的隔热腔出风口32吹入燃烧主腔1中。采用外部冷空气来替代耐火泥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燃烧主腔(1)、灰腔(2)和隔热腔(3),所述燃烧主腔(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11),燃烧主腔(1)的另一端与灰腔(2)相连通;所述隔热腔(3)设置于燃烧主腔(1)的侧面和下方,隔热腔(3)的一端设有隔热腔进风口(31),燃烧主腔(1)的底部设有与隔热腔(3)连通的隔热腔出风口(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燃烧主腔(1)、灰腔(2)和隔热腔(3),所述燃烧主腔(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11),燃烧主腔(1)的另一端与灰腔(2)相连通;所述隔热腔(3)设置于燃烧主腔(1)的侧面和下方,隔热腔(3)的一端设有隔热腔进风口(31),燃烧主腔(1)的底部设有与隔热腔(3)连通的隔热腔出风口(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主腔(1)内设有网孔板(4),网孔板(4)位于所述隔热腔出风口(32)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主腔(1)的底部设有主腔凹部(10),所述网孔板(4)设置在所述主腔凹部(10)两侧的燃烧主腔(1)底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螺旋输送装置(5),所述螺旋输送装置(5)包括输送管(51)、输送螺旋(52)、输送支架(53)、输送传动件(54)、输送电机(55)和送料斗(56);所述输送管(51)固定在燃烧主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加荣顾加华诸葛俊斌杨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工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