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筑混凝土门窗口可折叠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1700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浇筑混凝土门窗口可折叠模板装置,包括折叠模框,折叠模框包括上模框、下模框、左模框、右模框,上模框一端铰接左模框的上端部,上模框另一端铰接右模框上端部;左模框下端部铰接下模框的一端;右模框下端部铰接下模框另一端;上模框和下模框结构相同;左模框和右模框结构相同,左模框和右模框均为两段式结构;上半左模框与上模框之间连接左上支撑调整组件,上半右模框与上模框之间连接右上支撑调整组件;下半左模框与下模框之间连接左下支撑调整组件,下半右模框与下模框之间连接右下支撑调整组件;上半左模框和上半右模框之间连接有中间支撑调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快速拆模、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重复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筑混凝土门窗口可折叠模板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现浇筑混凝土门窗口可折叠模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高层建筑混凝土墙体施工中,普遍采用散支方式支撑加固门窗口的模板,即用木方加铁钉或用钢管加对拉螺栓散拼加固。这种加固方式存在三个弊端:一是加固效果差,容易发生胀模或模角漏浆,因门窗口这个薄弱环节降低混凝土墙体的构件质量,并为后续工序增加清凿和修补工作量;二是未形成周转式的工具,散支材料周转率低,浪费材料;三是耗费作业工时多,不仅增高人工费成本,而且拖延墙体施工进度。这种模板加固技术因门窗口模板施工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所占的质量安全权重不大而长期未改进,又因门窗口作为量大面广的构件而在高层建筑混凝土墙体施工中形成了阻碍提高技术、经济效率的短板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快速拆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重复利用率高的现浇筑混凝土门窗口可折叠模板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浇筑混凝土门窗口可折叠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模框,所述折叠模框包括上模框、下模框、左模框、右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筑混凝土门窗口可折叠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模框,所述折叠模框包括上模框、下模框、左模框、右模框,上述的上模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片铰接左模框的上端部,上模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片铰接右模框上端部;所述左模框的下端部通过第三连接片铰接下模框的一端;右模框的下端部通过第四连接片铰接下模框的另一端;上述的上模框和下模框的结构相同,上模框和下模框的两端与左模框和右模框邻接处均设有圆弧过渡面;上述的左模框和右模框的结构相同,左模框和右模框均为两段式结构;所述左模框包括上半左模框和下半左模框,所述上半左模框和下半左模框通过第五连接片铰接,上半左模框的上端部和下半左模框的下端部对应上模框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筑混凝土门窗口可折叠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模框,所述折叠模框包括上模框、下模框、左模框、右模框,上述的上模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片铰接左模框的上端部,上模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片铰接右模框上端部;所述左模框的下端部通过第三连接片铰接下模框的一端;右模框的下端部通过第四连接片铰接下模框的另一端;上述的上模框和下模框的结构相同,上模框和下模框的两端与左模框和右模框邻接处均设有圆弧过渡面;上述的左模框和右模框的结构相同,左模框和右模框均为两段式结构;所述左模框包括上半左模框和下半左模框,所述上半左模框和下半左模框通过第五连接片铰接,上半左模框的上端部和下半左模框的下端部对应上模框和下模框的圆弧过渡面侧设有斜坡过渡面;所述右模框包括上半右模框和下半右模框,所述上半右模框和下半右模框通过第六连接片铰接,所述上半右模框的上端部和下半右模框的下端部对应上模框和下模框的圆弧过渡面侧设有斜坡过渡面;所述上半左模框与上模框之间连接有左上支撑调整组件,所述上半右模框与上模框之间连接有右上支撑调整组件;所述下半左模框与下模框之间连接有左下支撑调整组件,所述下半右模框与下模框之间连接有右下支撑调整组件;在左模框和右模框的分段处,所述上半左模框和上半右模框之间或下半左模框和下半右模框之间连接有中间支撑调整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筑混凝土门窗口可折叠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模框的上半左模框和下半左模框的连接处、右模框的上半右模框和下半右模框的连接处均设有向内倾斜的45°斜面,所述第五连接片的两端铰接在上半左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营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卓锐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