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弧控制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46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弧控制元件,由喉部区域、第一急速扩张区域、第一慢速扩张区域、第二急速扩张区域、第二慢速扩张区域依次连接组成。电弧控制元件可以应用在额定短路开断电流较高的SF6断路器中,设置在断路器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之间,将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大电流电弧控制在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之间。在高压断路器开断过程中产生跨音速SF6气流,实现稳定的开断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了在断路器开断大电流过程中对电弧的控制和对灭弧SF6气流的控制,满足高压断路器对大电流开断性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弧控制元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大电流电弧控制元件,属于高压电力设备

技术介绍
高压断路器(或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器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高压断路器可分为:油断路器(多油断路器、少油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SF6断路器)、真空断路器、压缩空气断路器等。然而,当短路开断电流高达50kA或63kA时,对高压断路器来讲,开断任务非常艰巨,往往出现控制结果不稳定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大电流(50kA及以上)电弧控制元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弧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由喉部区域、第一急速扩张区域、第一慢速扩张区域、第二急速扩张区域、第二慢速扩张区域依次连接组成。优选地,所述喉部区域为圆柱形结构,直径为35-40mm,长度为25-35mm。优选地,所述第一急速扩张区域为锥形结构,扩张角为30-35度,长度为15-20mm。优选地,所述第一慢速扩张区域为锥形结构,扩张角为3-5度,长度为80-100mm。优选地,所述第二急速扩张区域为锥形结构,扩张角为35-40度,长度为10-15mm。优选地,所述第二慢速扩张区域为锥形结构,扩张角为1-3度,长度为100-120mm。整个电弧控制元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烧制而成,为提高耐电弧烧蚀能力,也可以在聚四氟乙烯材料中添加氮化硼添加剂或二硫化钼添加剂。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弧控制元件可以应用在额定短路开断电流较高的SF6断路器中,设置在断路器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之间,将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大电流电弧控制在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之间。在高压断路器开断过程中产生跨音速SF6气流,实现稳定的开断控制。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了在断路器开断大电流过程中对电弧的控制和对灭弧SF6气流的控制,满足高压断路器对大电流开断性能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弧控制元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弧控制元件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电弧控制元件100包括:直径相对小的喉部区域10、紧挨着喉部局域10的第一急速扩张区域20、紧挨着第一急速扩张区域20的第一慢速扩张区域30、紧挨着第一慢速扩张区域30的第二急速扩张区域40、紧挨着第二急速扩张区域40的第二慢速扩张区域50。也就是喉部区域10、第一急速扩张区域20、第一慢速扩张区域30、第二急速扩张区域40、第二慢速扩张区域50依次连接。其中,喉部区域10为圆柱形结构,直径在35-40mm之间,长度在25-35mm之间。第一急速扩张区域20为锥形结构,扩张在30-35度之间,长度在15-20mm之间。第一慢速扩张区域30为锥形结构,扩张在3-5度之间,长度在80-100mm之间。第二急速扩张区域40为锥形结构,扩张在35-40度之间,长度在10-15mm之间。第二慢速扩张区域50为锥形结构,扩张在1-3度之间,长度在100-120mm之间。整个电弧控制元件100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烧制而成,为提高耐电弧烧蚀能力,也可以在聚四氟乙烯材料中添加氮化硼添加剂或二硫化钼添加剂。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弧控制元件可以应用在额定短路开断电流较高(50kA及以上)的SF6断路器中,设置在断路器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之间,将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大电流电弧控制在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之间。在高压断路器开断过程中产生跨音速SF6气流,实现稳定的开断控制。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弧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由喉部区域(10)、第一急速扩张区域(20)、第一慢速扩张区域(30)、第二急速扩张区域(40)、第二慢速扩张区域(50)依次连接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弧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由喉部区域(10)、第一急速扩张区域(20)、第一慢速扩张区域(30)、第二急速扩张区域(40)、第二慢速扩张区域(50)依次连接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弧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部区域(10)为圆柱形结构,直径为35-40mm,长度为25-3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弧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急速扩张区域(20)为锥形结构,扩张角为30-35度,长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福煜孟维东魏俊梅汤伟李传阳杨震张聪明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中发上海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