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23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触头,其包括黄铜连接部和镍铬铁静触桥,黄铜连接部一端与断路器电路相连,另一端与镍铬铁静触桥的一端相连,镍铬铁静触桥另一端设置静触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静触头易加工、限流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触头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触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低安培断路器,其静触头在产品短路试验对电流的限制效果不好,试验中容易把热双金属片熔断,大大降低了产品试验的合格率和产品使用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些断路器将静触头直接采用高电阻材料设计,而这些材料由于硬度高,成形工艺差,攻丝难度大,造成零部件的合格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易加工、限流效果好的静触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触头,其包括黄铜连接部1和镍铬铁静触桥2,黄铜连接部1一端与断路器电路相连,另一端与镍铬铁静触桥2的一端相连,镍铬铁静触桥2另一端设置静触点4。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黄铜连接部1和静触点4之间的引弧角3,引弧角3下端与镍铬铁静触桥2相连,上端向黄铜连接部1折弯。优选的,所述引弧角3为十字形结构,包括设置在其下部与镍铬铁静触桥2相连的第一端31、设置在引弧角3上部且向黄铜连接部1折弯的第二端30,以及分别设置在引弧角3中部向其两侧延伸的两个定位臂32。优选的,所述镍铬铁静触桥2为U字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静触桥第一板20和静触桥第三板22,静触桥第一板20通过静触桥第二板21与静触桥第三板22相连,静触桥第一板20的自由端上侧设置静触点4,静触桥第三板22一端与静触桥第二板21相连,另一端与静触桥第四板23相连,静触桥第四板23向上折弯且与黄铜连接部1相连。优选的,还包括与镍铬铁静触桥2相连的引弧角3;所述静触桥第三板22中部设置第一凹槽221,静触桥第三板22的与静触桥第四板23相连的一端设置第一安装孔220,引弧角3的第一端31插装在第一安装孔220内。优选的,所述黄铜连接部1包括连接部接电板10以及与连接部接电板10折弯相连的连接部连接板11,连接部接电板10与镍铬铁静触桥2的静触桥第一板20平行设置,连接部连接板11与静触桥第四板23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接部接电板10中部设置第一连接孔100,第一连接孔100一侧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孔101,第一连接孔100下端外侧设置第一连接孔环形台1000,第二连接孔101下端外侧设置第二连接孔环形台1010。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黄铜连接部1和静触点4之间的引弧角3,引弧角3为十字形结构,其下端与静触桥第三板22相连,上端向黄铜连接部1折弯,引弧角3中部两侧各设置一个定位臂32;所述镍铬铁静触桥2为U字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静触桥第一板20和静触桥第三板22,静触桥第一板20的自由端设置静触点4,静触桥第三板22与黄铜连接部1相连;所述黄铜连接部1包括与静触桥第一板20平行设置的连接板接电板10。本技术的静触头的镍铬铁静触桥电阻高,可限流断路器内部通过的电流,避免断路器的热元件或双金属片因产热过大而被烧毁的情况发生;其黄铜连接部易加工,有利于提高静触头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此外,所述镍铬铁静触桥的U字形结构,与动触头配合时,有利于提高静触桥和动触头之间的电动斥力,有利于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所述第一连接孔环形台和第二连接孔环形台可分别延长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内螺纹长度,有利于增强连接部接电板与断路器电路的连接的可靠性。所述引弧角可以将动静触头分断产生的电弧引入灭弧室,避免静触头被过度烧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黄铜连接部与镍铬铁静触桥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黄铜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黄铜连接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镍铬铁静触桥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引弧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静触头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静触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静触头,其包括黄铜连接部1和镍铬铁静触桥2,黄铜连接部1一端与断路器电路相连,另一端与镍铬铁静触桥2的一端相连,镍铬铁静触桥2另一端设置静触点4。本技术的静触头,其镍铬铁静触桥电阻高,可限流断路器内部通过的电流,避免断路器的热元件或双金属片因产热过大而被烧毁的情况发生;其黄铜连接部易加工,有利于提高静触头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静触头的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静触头包括左侧黄铜连接部1和右侧的镍铬铁静触桥2,黄铜连接部1左端与断路器电路相连,右端与镍铬铁静触桥2相连,镍铬铁静触桥2的自由端上侧设置静触点4。如图5所示,所述镍铬铁静触桥2为U字形结构,其包括依次相连的静触桥第一板20、静触桥第二板21、静触桥第三板22和静触桥第四板23,静触桥第一板20左端上侧设置静触点4,静触桥第一板20与静触桥第三板22平行设置,静触桥第四板23与静触桥第三板22的左端相连且向上折弯,静触桥第四板23的自由端与黄铜连接部1相连。所述镍铬铁静触桥2的U字形结构,与动触头配合时,有利于提高静触桥和动触头之间的电动斥力,有利于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静触桥第一板20中部位于静触点右侧设置两个突起。两个突起用于定位静触头上的静触头罩的安装高度。如图3和4所示,所述黄铜连接部1包括折弯相连的连接部接电板10和连接部连接板11,连接部接电板10与镍铬铁静触桥2的静触桥第一板20平行设置,连接部连接板11与镍铬铁静触桥2的静触桥第四板23相连,连接部接电板10中部设置第一连接孔100,第一连接孔100右侧并排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孔101。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孔100下端外侧设置第一连接孔环形台1000,第二连接孔101下端外侧设置第二连接孔环形台1010。所述第一连接孔环形台1000和第二连接孔环形台1010可分别延长第一连接孔100、第二连接孔101的内螺纹长度,有利于增强连接部接电板10与断路器电路的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提高本技术静触头与断路器壳体装配的稳定性。本技术的静触头,其黄铜连接部1采用黄铜材料制成,材料可塑性强、易成型,降低了第一连接孔100和第二连接孔101的攻丝难度;其镍铬铁静触桥2采用镍铬铁合金材料支撑,材料的电阻率高,可显著提高镍铬铁静触桥2的电阻,限制断路器内流过的电流,避免断路器的热元件或双金属片因大电流产热过高而损毁的情况发生;所述黄铜连接部1和镍铬铁静触桥2配合使本技术的静触头,一则加工难度小,易成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二来可对断路器有效限流,有利于延长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静触头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本技术的静触头还包括设置在静触点4和黄铜连接部1之间的引弧角3,引弧角3下端与镍铬铁静触桥2相连,引弧角3用于将动静触头分断产生的电弧引入灭弧系统,有利于保护静触头,避免其被电弧过度烧蚀。如图5所示,所述镍铬铁静触桥2的静触桥第三板22包括设置在其中部向后侧开口的第一凹槽221以及设置在静触桥第三板22左端的第一安装孔220,引弧角3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安装孔220内。所述第一凹槽221有利于加长限流的有效长度,增大镍铬铁静触桥2的电阻,提升其限流效果。如图1和6所示,所述引弧角3为十字形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其下部与镍铬铁静触桥2相连的第一端31、设置在引弧角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触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黄铜连接部(1)和镍铬铁静触桥(2),黄铜连接部(1)一端与断路器电路相连,另一端与镍铬铁静触桥(2)的一端相连,镍铬铁静触桥(2)另一端设置静触点(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触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黄铜连接部(1)和镍铬铁静触桥(2),黄铜连接部(1)一端与断路器电路相连,另一端与镍铬铁静触桥(2)的一端相连,镍铬铁静触桥(2)另一端设置静触点(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黄铜连接部(1)和静触点(4)之间的引弧角(3),引弧角(3)下端与镍铬铁静触桥(2)相连,上端向黄铜连接部(1)折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角(3)为十字形结构,包括设置在其下部与镍铬铁静触桥(2)相连的第一端(31)、设置在引弧角(3)上部且向黄铜连接部(1)折弯的第二端(30),以及分别设置在引弧角(3)中部向其两侧延伸的两个定位臂(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铬铁静触桥(2)为U字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静触桥第一板(20)和静触桥第三板(22),静触桥第一板(20)通过静触桥第二板(21)与静触桥第三板(22)相连,静触桥第一板(20)的自由端上侧设置静触点(4),静触桥第三板(22)一端与静触桥第二板(21)相连,另一端与静触桥第四板(23)相连,静触桥第四板(23)向上折弯且与黄铜连接部(1)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镍铬铁静触桥(2)相连的引弧角(3);所述静触桥第三板(22)中部设置第一凹槽(221),静触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同雄付居典郑英川夏苗苗钱萍黄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